讲 解:无央老师
文字整理:扎西德勒
中文校对:当下泥士
英文校对:慈悦
藏文校对:慈悦
编 辑:自由自在
审 定: Xiaolan
目录
我们现在以阿底上师瑜伽开始,然后唱金刚歌(金刚歌 略)。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无上之源》,电子法本的110页,已经到了第38章,上一次讲了一点,没有讲完。这章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学一下。
首先,这个超越禅修我们之前讲过,因为当我们说禅修的时候,总是有一个能修和所修,当我们说修的时候总是在修正、修改、修饰,总之它暗含着一种“改变”的意思,所以叫修,对不对?但是我们说,所谓的大圆满阿底瑜伽之道是无修之修,它并不是要改变什么,只是发现一切现象的本质、发现我们自心本性的真实状态,所以这个状态根本不是一种禅修,不是一种我们一般说的能修所修这样的能所对立的二元的禅修,所以叫超越禅修。超越意味着不在这个能所对立的二元的层面。
“显宗菩萨乘的遵循者志在证得名为‘普光地’的证悟次第,并判断和分析二谛,他们认为诸法的真实本性是空犹如虚空。阿底瑜伽之大乐是清净圆满识,超越了判断与分析。超越判断与分析者被经乘所阻碍:对大圆满进行判断与分析意味着落入经乘遵循者的误导性偏差之中。”
关于这一段,虽然上次讲过了,但是我想再重复一下这个重点。因为有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以前有显宗的中观以及有一些格鲁派修学背景的人,因为宗喀巴大师曾经讲这个。有一些修行者,比如说当时格鲁派有一些人士认为觉囊派或者大圆满等等这些见解和修行是所谓的真常唯心,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觉囊派或者他空见还有大圆满这样的方式是属于类似于他空见的这种方式。他空见的意思是说觉性本身是不空的,觉性之外的其他的东西都是空的,所以承许这个觉性本身是永恒的,是超越一切的遍在一切的,这个是一般所谓的他空见。但是大圆满见的话,实际上跟这种他空间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并不是一个什么心智头脑层面的见解。我们一直在说大圆满真正的见是现量见到本性,而不是头脑判断、思维分别在那边进行这种哲学性见解的分析。从这个本质上来说,所有的(思维分析的方式)见解都是如此,包括他空见、自空见、中观见、如来藏见、唯识等等都没有区别。
包括宗喀巴大师他也曾经批评过,他们认为所谓禅修当中总是需要有思维修、观察修,而那些所谓不分别的这种禅修,他们认为这里面会有一些问题,它没有观慧。因为格鲁派秉承显宗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这种见解,认为究竟的状态是通过“止观”两个根本方式来进入的,“止”意味着我们能够发现诸法的空性,或者寂止的经验;“观”意味着我们发现所谓的这个光明的方面;那么“止观”的话,我们常会说“静则修止动修观”。所以当我们观察事物的生住灭,包括自心的生住灭的时候,我们就是进行所谓的观察修,包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比如说认为“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样的思维,然后去分析,然后抉择它的这个本质是空的或者叫自性空,所以格鲁派总是在秉承这种自空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现象、任何一法它的自性是实有的——无论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所以他们认为他们秉承了中观应成见的见解。
他们对密法的一些禅修的方式(比如大手印、大圆满、包括觉囊派的他空见的禅修),他们认为这些禅修方式不去做这个分别有这种过失。但是我们要知道,实际上这样的见解是有误区的,因为大圆满的见并不是通过思维判断分析,我们并不是显宗的这种止和观的方式,我们是直接通过直指心性,处在超越了止和观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这个状态当中没有判断分析,所以我们这个时候不需要由止而生的定以及由观而生的观慧,因为不管是“止而生定”还是“观而生慧”这两者都是在二元的层面。虽然观生起智慧,但这个智慧,在涅槃智证得之前都叫“二元的智慧”,并不是究竟的智慧,或者说就是世间智慧。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大圆满明觉的状态是超越止观二元的,所以它并没有这样的过失,只是那些不了解这个超越心意识层面的究竟状态的诸乘、那些见解、那些传统、那些学派、尤其是格鲁派的一些人士,他们认为好像缺乏了一种观察思维等等,但这显然是他们所不了解的、他们的见解所无法企及的层面。
今天我看到了有个人发了一篇文章,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特别好,祖古乌金仁波切的一篇文章,很简单的一小段话:“祖古邬金仁波切开示修行的次第说明:大圆满有别于传统,它先传授直指心性的教法,再依序教授前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看到了吗?这是真正的大圆满的方式,而不是那些(近代加行传统的方式),这是真正原始的大圆满方式。那些近代几百年以来形成的加行传统,他们总是说要先加行先前行,然后生圆次第等等,然后大圆满。你看他(祖古邬金仁波切)是怎么说:大圆满它是有别于传统,大圆满方式跟这种所谓的传统是不一样的,先传授直指心性,然后再教前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实际上我们大圆满同修会也是类似的,我们先是直指心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排斥了那些(其它的方式),比如说佛教显宗的小乘、大乘,金刚乘我们都有。比如我们的短坐法,我们的荟供,我们任何一个辅助修法里面一开始都是有皈依,皈依是小乘的精髓,发菩提心是大乘的精髓,转化道、本尊法、生圆次第这是金刚乘的精髓,所以我们并不排斥,因为我们无法总是安住在禅观——大圆满的状态当中,我们相对层面有很多需要,我们总是会采用这样的一些方法,我们并不拒绝传统上的这些(方法)。跟佛教显宗金刚乘的这种融合,这是没有问题的,大圆满并不拒绝,只要对我们有帮助我们都可以采用。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见解是怎样,我们的修行是怎样,就算我们在修小乘、大乘、金刚乘的这些内容,我们也要用大圆满的见去摄持。
我接着念一下祖古乌金仁波切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直指心性的口诀为何如此重要?”
Why is the pointing out instruction considered so important?
我一定要念一下英文啊,因为他当时是用英文来讲的(问和答都是英文)。
然后祖古仁波切回答说:“That is self-evident”
这是不言自明的,或者叫自明自显的。他问为什么直指心性的口诀如此重要?祖古乌金仁波切就说“That is self-evident”也就是说这一点是自明的,或者不言自明的。
“Isn’t the naked knowing the actual path for attaining enlightenment?”这个问题祖古乌金仁波切说,难道赤裸的知--the naked knowing这个词跟我用的是一模一样的knowing,知,纯粹的知,他用的是naked就是赤裸的意思。难道赤裸的知或者赤裸的觉知不是获得证悟的实修之道吗?
There’s no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recognizing it and becoming a Buddha。就是说没有比这个还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说,我们认出它来,认出我们的明觉,我们的本觉来,然后进而成佛,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
然后他说“if you put all the riches in the world on one side and the pointing out of naked knowing on the other, this knowing is more valuable for enlightenment”,他说对于获得证悟而言,把全世界的财富all the riches in the world放在天平的一边,然后把直指这个赤裸的觉知,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他说this knowing is more valuable for enlightenment他说这个觉知,这个知,this Knowing纯粹的知,他说比对于获得证悟而言,比整个世界的财富还要重要,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
所以我这里想说的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刚才我念的第一段,就是对于大圆满真实的传统来说,直指心性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的开始,其他的都不是真正大圆满,只是在一些外围做一些准备等等。但是这样的准备适合其他的所有的藏传佛教的这些重要的教法,包括大手印,包括金刚乘,任何的金刚乘的这些内续部的修法都要修加行,所以你不能说加行是大圆满的前行,这个是我们人为起了一个名字,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加行都是一样的,你怎么能说是大圆满必须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说这个赤裸的觉知(什么叫赤裸的?那天我引用了他的儿子明就仁波切说的一句话,他说心的本性或者心的本质,就是没有对境的觉知。记得我说的话吗?大概十天前,我引用了他这句,没有对境的觉知这就是心的本性)他在这里说的赤裸的觉知,他说直指心性让我们认识这个赤裸的觉知,就是说对于成佛或者觉悟而言比所有的其他都要重要。
所以我(在)《无上之源》的这个讲课当中,从头到尾都是围绕这一条主线。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明白我的这个意思,从头到尾我都是在做这件事情——直指心性,这个直指心性不是说寻求一个特殊的状态、一个殊胜的境界,而是了解这个没有对境的这个觉知本身,赤裸的觉知本身,我说的是无分别的觉知本身。这三个词一模一样,意思是一样,没有分别,没有主客分别,没有对境,赤裸的,都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我很少引用别的上师的教言,我唯一引用过的大概两三个,因为我知道哪一些是真正比较纯粹的,哪些是掺杂各种东西的。很多所谓的大圆满上师没有区分金刚乘和大圆满,这当然就很混乱了。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见解,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你就搞不清:“宗大师说了要思维修,要观察修……”,包括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也有说这个思维修观察修,还有安住修,然后是轮番修。轮番修就是说,观察思维发现诸法的本质是空性,然后安住,安住就意味着放松、不分别,这两者要轮番来进行。但是这种安住修,它更多的还是在思维的层面来放松,因为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里面一直是在讲解这些见解,(在讲)大圆满跟其他的八乘佛法以及外道的见、修、行、果这个区别在哪里。
有的人就总是脱离不了以前的这种认识,说“既然宗大师是文殊的化身,那么他说的这个肯定就是对的,那我们一定要按照宗大师的来……”,那你别忘记了每一个大师有他的使命,有他的教学的对象,有他的因缘,对不对?他(宗大师)的受众就是格鲁派的这些众生,就是修学格鲁派教法新噶当派的这些众生,秉承阿底峡尊者的这个传承,同样的精神主旨。那么,它就跟噶举派的大手印是不一样的,和顿道大手印也是不一样的,那跟大圆满更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因为有的人总是从以前的体系当中来判断大圆满,他总是觉得哪里好像不放心。我们必须超越这样的一些错误的见解。好,往下看。
“事部的遵循者志在证得“持明”果位,已步入三清净之道的他们持有清净的主体和清净的客体的想法。阿底瑜伽之大乐是清净圆满识,超越主客能所。超越主客能所者被事部所障碍:以主客能所来构想大圆满意味着落入事部遵循者的误导性偏差之中”这种我们讲过很多次了,这个事部的行者总是有清净的主体、清净的客体这样的见解,他们在修一种净化道,以本尊为净化道。
“行部遵循者(遵循者就是follower)他们的自身行为遵循事部的原则,修法则遵循瑜伽部的原则。然而,因为他们没有能将见与行融为一体,他们没有领悟不二的含义。”大家记得我曾经说过很多次,行部他们是一种中间过渡阶段,在外续部和内续部当中都有一个过渡。外续部当中,从事部过渡到瑜伽部就是行部;内续部当中,从玛哈瑜伽过渡到阿底瑜伽,那就是阿努瑜伽。因为中间的这一步都有前一步的原则,也有后一步的原则,一般都是前一步的身体行为方面的原则,后一步的见解方面的原则,它们处于中间状态,这里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它们没有将见与行融为一体,因为见是瑜伽部的,行是事部的,当然实际上是有一点分裂的,所以他们没有领悟不二的含义。
“阿底瑜伽的大乐是清净圆满识。不二者被行部所障碍:以二元分别来构想大圆满意味着落入行部遵循者的误导性偏差之中。”比如说有的人他来修学大圆满,但是以前有一些概念说要修一些什么手印啊,一定要念一个什么咒啊,然后观想本尊啊等等,有的人总是说大圆满本尊是什么,他们总是有这种二元分别,这都是各种偏差,大圆满根本不需要本尊。
“瑜伽部的遵循者志在证得‘密严’并已步入‘有相’及‘无相’之道,他们主要修持四手印。于是,他们未能实践‘不取不舍’的原则。阿底瑜伽之大乐是清净圆满识,超越取与舍。”瑜伽部的遵循者他们主要是四手印,就是我们说的这些事业手印、身手印、语手印、大手印等等,这个大手印不是后面说的嘠举派的那种大手印,而是说的是整个人的一个大的完整的象征,这些知识在《妙善宝瓶》里面有详细的记述,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学习,这里就不说了。有的人如果被瑜伽部的这种见解所障碍的话,他们就会落入到这种局限当中,有取和舍这种方式。然后我们看下一段是玛哈瑜伽。
“玛哈瑜伽的遵循者志在证得金刚持,并已步入方便与智慧之道,他们于其自身心意之清净坛城中修持近修成就四支。阿底瑜伽之大乐是清净圆满识,超越努力造作。超越努力造作者被玛哈瑜伽所障碍:通过勤勉努力来证得大圆满意味着落入玛哈瑜伽遵循者的误导性偏差之中。”我也说过很多次的,这个玛哈瑜伽的修行,他们要证得金刚持,因为他们所谓的金刚持Vajradhara就是金刚总持——他们认为的法身的境界。因为玛哈瑜伽总是在使用这种生圆次第的方式,他们总是要进行近修成就四支,这个我说了无数次了,就不解释了。于是有这样的见解或者禅修的这种局限的人,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解释大圆满,来局限大圆满,他们就总是处在一种所谓的努力和造作当中。
就像前两天还有人问:“《妙善宝瓶》(大圆满同修会基础教程教材)里面说住心法、轮涅分别法这些修法一般也就是一天到七天,以前这些密法不都是说要闭关修好几年嘛?很多时候要修很长时间嘛!那么这个七天就可以了吗?”这就叫做用金刚乘的这种见解或者说这种习惯来判断大圆满,用努力造作来障碍大圆满。谁告诉我们大圆满必须这样长期闭关?谁说过了啊?你说以前的祖师好多人都在山里闭关,有的人闭关一辈子,有的人闭关至少七年七个月零七天,至少三年三个月零三天,但是你要去了解他们的这种三年或者七年或者长期一辈子闭关,他闭的是什么关?——没有例外那都是金刚乘(的闭关)。大圆满的闭关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南师说过很多次了,如果一定要闭关的话,都是这种相对来说中短期的闭关。那么他们修什么呢?比如说很多大圆满窍诀部的传承(这也是大圆满实修的主要的方式)他们都是跟上师瑜伽有关系的,有很多人就是在闭关当中修上师瑜伽,实际上师瑜伽里面大圆满的内容是少数的,所以他们也把这个叫大圆满闭关,有的人长期闭这种关,他可能也会闭上几年等等,也有这种情况。但实际上纯粹的大圆满闭关,那就跟金刚乘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进行我刚才提到的住心法、轮涅分别法、第七修心法,这些闭关根据《妙善宝瓶》的建议,差不多要半年左右,如果你要每个都完成,这是最长的,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三个月。但是你想完成《妙善宝瓶》中建议的这个修法的话,你得比较长时间,当然这是一般人,如果有的人修的比较好(所谓比较精进)的话,他可能3个月也足够。但我们说这个也是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这么做,只是这样的话会更加地确信你的这种明觉的经验,因为明觉经验的确信是大圆满修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圆满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了,不是这样,我们还要进一步融摄身语意的二元状态。大圆满闭关除了刚才说的这些大圆满基础的闭关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金刚歌、金刚舞闭关,也可以进行比如说界部、仰滴、托嘠这些闭关,都是可以的,这些都不是很长,比如说黑关,仰滴黑关一般我们不会超过七七四十九天,就像中阴有七七,而我们仰滴也是,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当然,你看南师的一个女性上师阿育康卓,她从五十七岁闭关一直到一百一十五岁圆寂,她的半辈子五十年,半个世纪都在黑关房,她是传统的方式,她是一个金刚乘修行者,也是一个大圆满修行者,就是说两种都修,她会有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有的人有这种条件,可能进到关房就不出来了,阿育康卓就是一个例子。但有的人会以为大圆满行者就是必须一辈子的呆在关房里,这是我们的想象,不是这样子。以前有一些祖师是常年闭关的,但我刚才已经说了,那很多都是在修金刚乘,大圆满的话,总的来说都是比如说七天啊,最多3个月,一般是这样子。我们继续往下看。
“阿努瑜伽的遵循者志在证得“无分”之地,并已步入空性层面与本初智慧之道,他们了悟诸法之因皆是清净圆满识,而他们的证果是智慧坛城。阿底瑜伽之大乐是清净圆满识,超越因与果。超越因与果者被阿努瑜伽所障碍:以因果来构想大圆满意味着落入阿努瑜伽遵循者的误导性偏差之中。(而这些就是有关见与行的偏差和障碍。)”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因为我们的修法里有大量的阿努瑜伽,南师传授的辅助修法里面,据说(有人统计过)有108种(应该有100种左右),绝大部分都是阿努瑜伽,少数有一些外续部或者玛哈瑜伽的修法。那为什么说阿努瑜伽已经具有大圆满的基了?我们说大圆满的基,基到底是什么?就是关于众生的本性的见解。比如说众生的本性是什么?本来清净与本自圆满的不二,简单的说,空明不二,这就是我们的本性。小乘的基是什么?认为众生的本性是五蕴无我;大乘的基是什么?法无我。这就是基,明白吗,一定要了解,你不了解这个我们就没法沟通,因为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讲基道果而你从来不知道基是什么。一定要懂这些东西,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基就是基础,这是一个修行的基础,就跟你的见解有关。
阿努瑜伽关于基的见解跟大圆满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说阿努瑜伽是一个过渡性的修行——从玛哈瑜伽过渡到阿底瑜伽大圆满?因为它的基虽然与大圆满相同,但它的修行还是金刚乘的方式,它是转化道生圆次第,只不过是刹那间的转化来修生起次第。比如他们怎么观想本尊呢,很简单,有本尊的种子字,然后念一个本尊的种子字(比如“哄”)刹那间就转化为这位本尊,然后观想他的咒轮,有的时候没有咒轮,然后念咒,观想这个本尊坛城眷属等等,这就是生起次第。这个就是刹那间完成的,当然了,“刹那间”不是说一秒钟整个观想过程就完成了,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刹那”是指种子字刹那间显现了本尊,但是具体还要观想一阵子,包括咒轮围绕着种子字旋转,有的时候做昌度放光收摄,有的时候还观想四方佛(或四方空行母),正中央佛部或者空行母等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气脉明点,这就是阿努瑜伽的圆满次第。比如说曼达拉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修)曼达拉瓦,我们每次都是先自观为曼达拉瓦,然后再修这些索提、扎龙,这就是它的圆满次第。
但是,这里为什么说阿努瑜伽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局限呢?你想想阿努瑜伽它为什么基是大圆满或者说关于众生本性的见解是大圆满,但是修起来它又不是直接认识心的本性?——它有它特殊的使命、特殊的这种因缘,这意味着它跟金刚乘玛哈瑜伽或者叫无上瑜伽有甚深的关系,所以它修的内容其实是跟玛哈瑜伽一样的,只不过它的方式是刹那间完成。为什么可以刹那间观想本尊呢?因为它关于众生的本性基的见解跟大圆满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本具这个本尊的本性,或者说我们的本性已经是本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慢慢地转化,而是刹那间,就像照镜子一样,镜子当中显现了本尊的形象。我们照镜子并不是说像无上瑜伽部修行一开始观想空性,然后莲花日月垫,然后种子字,然后显现本尊形象,然后整个坛城等等,就像建房子一样,建一个巨型的宫殿一样,对不对?但是阿努瑜伽是刹那间,就像照镜子一样,刹那间镜子里面就显现了我们的形象,所以观想时也是一样,因为镜子就代表着我们的本性,本尊实际上就是明觉的状态,本尊的藏文叫“益当”,就是心的清净的状态或者叫神圣的状态,当然这就是大圆满状态。但是它还是会局限在这个当中,所以它仍然是一种因果之道。
虽然金刚乘我们称之为果乘,但是里面还是暗含了一定的因果。在外续部当中,这个因果的层面是非常二元对立的——我是誓言尊,本尊是智慧尊,慢慢地本尊加持我,净化我,我一直供养服侍本尊,慢慢地我转化成本尊,这是非常二元的。慢慢地这种二元在内续部玛哈瑜伽当中被超越了,直接转化为本尊,但是它还是有因果,它认为必须转化为本尊,然后渐次地构造这个本尊的境界,然后再修圆满次第气脉明点,才可以达到跟本尊一样的状态。阿努瑜伽基的见解跟大圆满是一样,所以它可以刹那观修,但是它仍然有一种因果,意味着它不是象大圆满那样直接发现心的本性,而是通过刹那间修生圆次第才实现对我们的究竟的本性的证悟,所以它仍然是一种通过因来生起果。因就是在空性的境界,这个本尊的观修,它的本质仍然是空性的,就像本尊观想,在阿努瑜伽当中本尊的身体就像水中花、镜中月一般,就是这样如梦如幻的,不是一个实有的,这点是阿努瑜伽本尊观的一个特点,非常的重要。它的潜在的见解就是:这一切都是空性。它以空性为因,然后在这个境界当中观想生圆次第,最终生起这种果。明白吗?所以它是以空性为因,以智慧为果,这就是阿努瑜伽的因果,所以仍然是二元的方式,唯有大圆满是不一样的。
“谛听,大士!大圆满之见行与基于因果之修法之见行不一样。清净圆满识之见与行就如虚空:虚空超越思维与分析。凡想要推论思维和分析者,永远不能证得如虚空一般的觉悟:(升起判断与分析就意味着偏差和障碍)。”
之前我已经说了,有一些格鲁派的人说大圆满没有去思维判断分析,因为没有这种思维修、观察修,所以他们觉得是外道,是有问题的。我们虽然没有去做这个思维、判断、分别、分析、观察,但是,当我们“呸”这个当下,你发现这个纯然的觉知本身。然后你现在来思维一下这个状态,这个状态本身是怎样?它是一个赤裸的觉知,它没有对象,它没有主体客体,没有对境的一个单纯的觉知,这个觉知本身当然是没有判断思维分析的,但是,难道它就处在昏睡当中吗?没有啊,我们有一个明朗的觉性,对不对?当在我们“呸”的这个刹那,是什么知道这个刹那一切是静止的状态、一切都断开的空的这个状态?是什么知道这个空?是什么知道这一片寂静?这个本身就是光明,就是智慧,但是这个状态本身没有判断思维分析,对不对?这样的境界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所以他们总是在误解,就是这样。
很多人来学大圆满放不下以前的那一套,总是说“哎呀,我们以前是怎么样怎么样分析的,怎么样分析我执有这样的层面,那样的层面”……,你别忘了这一切都在思维、判断、分析的层面,思维、判断、分析的层面不能够让你超越思维、判断、分析,心意识的层面无法让你超越心意识,在轮回的大海当中游泳无法让你超越轮回的大海,对吗?你怎么超越?通过你的思维,通过中观,通过分析就可以成佛吗?就算是显宗当中说止和观,止和观一开始是二元的,但是到最终,它也得超越这个二元,成为一个根本的觉性的状态,那就是止观平等的定慧等持的状态,这个状态本身和大圆满的状态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所以你怎么能说我们必须进行这种判断思维分析?只是你不了解。有人问我很长的问题,我真的没有时间和意乐去回答那些问题,你得了解大圆满是怎么样的,不要总是用你的那些眼光、那些见解来判断大圆满是应该怎么样的,明白吗?否则你为什么不直接修以前的?如果你认为以前的这么重要,那你就直接修以前的好了,既然你认为大圆满有可能是很好的,那你要放下你以前的那些,直接来看大圆满是怎样的。所以大家观察一下自己,也许不是我说的这种情况,但是你有可能有其他的一些情况,不管是在见的方面,修的方面,行为的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局限和障碍。你看这《无上之源》从头到尾总是在讲八乘佛法这个那个,好像总是跟它们过不去似的,其实没有跟谁过不去,只是让我们超越以前的这些局限、这些障碍。
所以这里说“凡想要推论思维和分析者,永远不能证得如虚空一般的觉悟”,这好比是抓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面一样,没有这种可能,在因果的层面怎么超越因果?因为因果本身就是幻相,你怎么去分析判断思维也是没有用的,你最多在思维的层面得出一个空性的见解,空性的见解不足以让你成佛,不足以让你解脱,因为它还是在心意识的层面,还是在人类的业相的局限当中。下一段。
“凡以主客来实践犹如虚空一般的见与行者,永远不能证悟如虚空一般的觉悟:升起判断与分析就是偏差和障碍。”你看这里甚至说判断和分析都是偏差障碍,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啊,但是如果你总是执着在这个层面的话,就会有问题。
“有人将见与行分开,但就如虚空不可分一般,清净圆满识也不能被降格为二元。那些割裂者将永不能证得觉悟之虚空:把见与行分开就构成了偏差和障碍。”
什么叫见与行分开?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大圆满见是怎样的?大圆满的见是没有一个外在的境界,一切都是我的自身的能量的展现,我这个自身是什么?就是普贤王如来,就是觉性本身,就是无上之源,本初状态当中具足无尽的潜能,结合一定的因缘助缘展现出来,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的世间的万法。这个见,很多人说起来:“我知道。我理解”,他们接受这些直指或者引导,有的人也会明白一些其中的精髓,他也可能在某些时候可以发现这个状态,但是他们的行为跟见解有很大的割裂。为什么呢?他的见是大圆满而他的行为是显宗,他的见是自解脱道而行为是出离道,这就是割裂。这意味着你还是在用以前的方式,以前的习惯,你放不下,因为你觉得那些东西很重要,你无法成功超越或者说你总是在这种执着当中,你无法想象或者说你无法接受这个大圆满的见所指导的行。大圆满的见意味着一切都是“我”的能量展现,没有真正的这种二元分别,那你为什么拒绝这个、接受那个?你选择这个、那个:“我就是这个身份,我就是这个习惯,我就要这样,我就是这个模式……”当你说这个也很重要,那个也很重要的时候,我们的觉性就被这一重一重的障碍慢慢地遮起来。不要怪我们说好像成佛有多难,最终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太多的这些习气、太多的局限,不是别的。我们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我们,所以才叫本性。现在有这些清晰的方法帮你发现,可是你的行为和见解是两码事,拒绝这个接受那个,就是这样子。
大圆满的行者应该是怎样的?南师说过很多次,大圆满行者,看起来你不会觉得他好像是一个非常的spiritual(灵性)的人,spiritual就是一个所谓的修行人;看起来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跟普通人看起来没多大的区别,该吃什么吃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是他总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他总是回到觉性的这个源泉,因为一切是从它当中生起的。而我们总是落入到种种的现象当中去追逐,所以我们的这个自我的模式时时刻刻在覆盖我们自己。
我经常开玩笑说,有的人是大圆满的见解,小乘的行为,金刚乘的戒律,总之非常非常分裂。我们不说别的,我们就看看南师就好了,南师是一个当今公认的大圆满上师(总的来说,不是所有人都公认,但是至少官方已经认定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大圆满上师),所以我们可以以他为典范。南师有没有像有的人那样“我这个不吃,我那个不做,我这个不可以,我那个不可以”?(没有!)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你不要以为仅仅因为他是这样子所以他这样,南师以前可不是这样。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也不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无央,我以前跟很多人是一样的。我跟大家说过我吃过十二年的纯素,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每天至少要(有)两、三个小时,三、四个小时的打坐,很长的时间,可能有十几年,因为以前的这个习惯或者见解、见修行都是这样子的。
南师在十几岁,在他见到蒋秋多杰之前,他在萨迦派佛学院里面差不多呆了九年,他遇到蒋秋多杰之前获得了各种重要的大圆满或者金刚乘的传承,他又是一个被认证的不丹国的第一位法王的转世大活佛,所以从小就在德格根庆寺,就是当时德格国王(那时候还有所谓的国王)的宫殿里面,那时根庆寺专门有好几个上师教他,有的时候照顾他的生活,教他一些世俗的知识,教法的知识等等。在遇到蒋秋多杰之前,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他的行为基本上就像出家人那样,因为他虽然从来没出过家,但是他在萨迦佛学院里面主要还是出家的方式(当时他这种有活佛身份的人,他们不会去要求他必须出家),所以他就有很多以前的这种习气,比如他很害羞的,你知道这个书里面他说过,他说他都不敢接近女性,因为一直是在寺院里嘛。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见解不含糊,他的确很聪明,背这些经典,人家一天只能背一页,他能背十二页,你想想他的能力很强的,他也是以前的那种藏地金刚乘修行者的习惯,总是在追求灌顶,求法等等。遇到蒋秋多杰的时候,他还是保持了这个习惯,他期望上师蒋秋多杰给他灌顶(这个著名故事,绝大部分人都听过,没有听过你去看《水晶与光道》,里面说的很清楚),后来蒋秋多杰用非常平常的语言,让他明白了眼镜和镜子的区别。
因为在我们明白大圆满之前,我们都是眼镜,我们都在观察、判断、思维、分别一切,眼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外面是什么,只有镜子才能看自己,就是这样。所以蒋秋多杰以这种方式,就像我们这种说话聊天的方式,跟他讲大圆满基道果,进行了直指,而不是那种传统的方式——我们来灌个顶、叮叮当当的、各种吃喝、各种仪式、各种加持……看起来很神圣,很震撼,但是绝大多数的人,灌顶完了还是老样子,没有真正的有多大的变化或者利益,当然有一些结缘,有一些加持,这是肯定的。南师在此之前一直追求这种(传统)方式,直到那天晚上,他就发现“我以前的知见,我的习惯,我的见解,就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样崩塌了”。比如很多人听《无上之源》这个课,这几个月下来,很多人说“哎呀,这个太颠覆我以前的见解了,很多的东西都被颠覆了”,这个是对的,就像南师被蒋秋多杰颠覆了一样。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体验,没有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你还是停留在以前那种方式,我向你保证你还没有明白什么是大圆满。
大圆满不是外在你表现的怎么样像一个修行人,很多时候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一个模式。真正的大圆满的要点是:随时在自己觉知心的本性的状态的当中,而不是总在外在去制造出一个模式或者“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放不下以前的各种的说法。南师都说的那么清楚了,比如关于吃素啊,关于荟供要有酒和肉,我已经解释过无数次了,但是很多人无法超越,无法从这种习气当中解脱出来,他觉得以前这个东西很重要,因为有很多大德或者佛经都这么说,他就觉得这个(很重要),可是你要知道你这是一种行为上的分裂。比如我们荟供当中要有酒和肉,结果你从来不碰,你荟供的时候都不碰酒和肉,这是违反誓言的,(如果这样)我劝你还是不要修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违反这个誓言,你愿意(接受)显宗的吃素模式拒绝酒和肉,那你修什么呢?这就没有意义呀,是不是啊?你根本不接受这个(金刚乘的誓言),人家十四种根本誓言不可以拒绝荟供的酒和肉,你就是要拒绝,那你修它干什么呢?有意义吗?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有过失,是不是?这我还没有说(到)大圆满,我还在说金刚乘,你连金刚乘这种方式都接受不了,大圆满的方式连这个都是超越的,甚至不以这十四种根本誓言为对境。我们很多人就是有强烈的这种执着,所以我想那些人应该把这些事情从头到尾想清楚,你到底要什么?你到底要怎么样?与其搞成一个割裂的状态,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你还不如单纯地做一件事情,真的,不要搞得自己很分裂。当然我们并没有强迫你必须吃肉或者怎么样,不是这个意思啊,千万不要误解!比如说我自己也是吃了十二年纯素,我过渡到这种大圆满的方式当中,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大圆满同修会没有人会强迫你做任何事情,但是出于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得把所有的这些见修行弄清楚。你不能“这一部分我接受大圆满,那一部分我拒绝大圆满,另一部分又觉得大圆满好……”你这样是对你自己不负责任,是不是啊?我们没有强迫你做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好吧?OK,现在继续来看。
“就是那些割裂者永远不能证得如觉悟之虚空,或者如虚空之觉悟,把见和行分开就构成了偏差和障碍”。你看这不是我在说的,这是《无上之源》在说,也就是普贤王如来本身在说,不是我在说。“那些见和行割裂者”就如我说的见是大圆满,行为是显宗,然后很多时候又是金刚乘,反正割裂的,永远无法证得觉悟之虚空,见与行分开就是偏差和障碍。
有的人说“我不能吃肉,因为虽然我修了大圆满,但是我没有能力去度那些众生,那些有能力的修密法的或者修大圆满的人,他们能度,人家才吃……”这都是你的理解。如果是这样理解,我早就告诉你了。南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我们如果获得了金刚乘或者大圆满的传承和教法,我们很快就能获得解脱”对不对?只要你按照这个见修行去修去做就好了,当你解脱的时候谁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那些跟你有善缘或者恶缘的众生。那么你荟供的时候或者日常生活饮食当中跟这些众生结缘,你将给他们最大的解脱道的利益,他们一定能走上解脱道,不是说你现在没有证悟大圆满它们就没有办法(获得利益)。你现在要证得很高才能度那些众生——这是你的想象,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只要你修大圆满,比如我们说大部分的大圆满行者都可以在法性中阴获得解脱,当你解脱的时候,那些跟你结过缘的众生,他们立刻就会走上解脱道,他们立刻就会学大圆满,甚至成为你的弟子,你下一次初转法轮的弟子。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心,否则那些众生永远没有一个解脱之因,永远在轮回,今生它没有被杀,下一世还有被杀的各种因缘等着它呢,对不对?你不是要讲慈悲吗,哪一种更慈悲呀?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割裂,就是在这儿。
“清净圆满识犹如虚空,而虚空超越取舍。那些取舍者将永不能证得觉悟之虚空:取舍二元构成了偏差和障碍。清净圆满识犹如虚空,而虚空超越勤勉之行。那些努力修行者将永不能证得觉悟之虚空:勤勉修行构成了偏差和障碍。清净圆满识犹如虚空,而虚空超越因果。那些用因果来将其构想者将永不能证得觉悟之虚空:认为有因与果构成了偏差和障碍。”
有的人会说“哎呀,你这个大圆满动不动就说超越因果,那我们佛教当中是经常说不昧因果、不落因果这些著名的公案”,很多人就拿这个来说事儿,就像当初人们对噶绕多杰的这种质疑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说在相对层面你不要尊重因果,就像莲师说的“见比天高行为比粉细”对不对?在我们解脱二元之前,相对层面我们身语意还存在,我们得承认这件事,是吧?虽然你已经证悟了明觉,你得承认身语意在二元层面还是存在,它会影响到你,对不对?你也不要把它们视为是割裂的东西,你(应该)把身语意视为也是觉性的展现,既然说一切都是觉性的展现,身语意当然也是了,所以你应该融摄它,而不是拒绝它或者忽视它。虽然如此,我们在相对的层面还是遵循因果,我们仍然会非常有觉知地去避免造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一切相对层面都是虚幻,虽然它暂时显得非常真实,这才是你的正确的见解,你不要把因和果当做一个真实的、真正的、实有的东西。就像有的所谓大德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看了这句话,觉得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因果,他根本不明白整个万法就是因和果。他这个意思就是要强调因和果是不虚的,这个谁都知道,但是这“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和因果难道不是一个层面吗?所以我们学习大圆满的人一定要了解,真实状态是没有因和果的,所以这里最后一句说“认为有因与果构成了偏差和障碍”。有因和果这是在相对的层面,相对层面只在一定的时空当中、一定的业力的众生的境界当中存在,当你不在这个层面它就不存在,当你发现了心的本性,确立这个真实状态的时候,这一切对你来说都是如梦如幻的,最终你一定会从当中解脱出来,或者说你融摄这些虚幻的因果,你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你的大圆满根本就没有开始。
“谛听,大士!万法皆为虚空之自性:虚空无实质,虚空超越一切譬喻,虚空超越一切度量。此即为领悟万法真实含义之道。谛听,大士,要领悟!每一乘都有其自己之知见,但真实之见不在外:清净圆满识,即根本之体性,不可成为见之对境。因此,持有见就是错误。”你看看,这说的多么的根本,多么的究竟。有见就是错误,因为我们说的见、见地,根本上都是心智头脑层面的,唯有一种见,就是现量地见到心的本性才是真实的见。所以其他的八乘这些见,都是外在的见,都是带着眼镜在分析这个、分析那个。我们唯一要见的就是自心的本性,这个根本的体性、究竟的本性不是一个见的对境,所以我们总是说“心的本性是没有对境的纯然的知、赤裸的觉知”一定要领悟这一点。
“每一乘都有它的誓言要持守,就如伴随通向觉悟之道的一位护卫。然而,因为清净圆满识是超越主客能所的,并无外在的可持守:因此就没有什么誓言要持守。”所以从究竟的层面来讲,大圆满或者清净圆满识的这个层面没有誓言、没有戒律,你一定要说有戒律或者誓言,那就是安住在觉性当中,这是唯一的誓言,当你做不到的时候,至少你要保持觉知,这是大圆满同修会南师一直在讲的我们唯一的所谓的誓言。
“每一乘都有它修行事业的根器能力,就如伴随通向觉悟之道的一位帮手。然而,因为清净圆满识是超越主客能所的,无需获得修行的根器能力。本自圆满并非通过有为造作来证得。”上一个说是通向觉悟之道的护卫,指的是誓言,誓言保护我们,戒律是干嘛的?戒律实际上是保护我们的,保护我们不被恶业的凶险所吞噬,就像法律,实际上法律禁止我们做这个做那个,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的保护,因为当你违反了法律,就一定会有这些后果。这里说“修行事业的根器能力是帮手,但是清净圆满识无需获得修行的根器能力(capacity)”,我们并不需要像金刚乘总是在说的要获得息增怀诛各种事业的成就各种能力等等,大圆满唯一关注的就是处在这个赤裸的觉知本身,而不是在任何的现象当中散乱。当你把握了这个根本的体性的时候,这就是最高的能力,这就是最高的护卫。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誓言要持守,没有什么能力要获得。
“每一乘都有它的证悟次第,就如伴随通向觉悟之基,或者所依。然而,因为三世诸佛,三身之诸位上师,三界众生,以及情器世界中的万有都安住在大圆满(清净圆满识)的境界,无需按照次第逐级进阶修行。”这一点我要详细地说说。因为很多人都跟我说:“哎呀,《无上之源》这个教法太好了啊,以前从来没有了解到大圆满有这样究竟的直接的证悟之道,以前想象的大圆满都是要先做各种准备,各种加行前行,然后修这个那个”。包括以前修南师教法的一些人,他们以前要修住心法轮涅分别法,然后证悟了明觉,然后就修界部、彻却、妥嘠,就是这样子。但是在《无上之源》里面没有呈现这样一个次第,实际上在早期心部的密续部当中,界部、窍诀部的这些东西根本还没有展开。
我跟大家说过很多次,在公元八世纪以后,莲师把窍诀部的大圆满带到了西藏,在此之前,在印度,在邬金国,很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大圆满心部,心部有二十一位祖师(那些没有听过这本书最开始这部分的人,一定要看看这些历史),心部有二十一位祖师,包括龙树菩萨,包括贡玛德威,包括很多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早期的最伟大的大圆满祖师,前五层都是大圆满心部的祖师,实际上不止,有二十多位,窍诀部是靠后的,尤其是公元十二世纪以后,形成了更加近代的这种(不能说近代吧,因为十二世纪还是属于古代,但是古代当中已经靠近近代的部分),这些大圆满已经受到相当的佛教的影响,就是佛教显宗、金刚乘的影响,不管是窍诀部还是界部,都是后来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原始大圆满是如此的简单直接。
那很多人就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修这个那个(比如辅助修法)?关于这一点,南师说过,是因为我们不能总是安住在这个状态中。比如很多人都说他已经发现了明觉,或者甚至说他已经很确信,因为我们接受过无数次的引导直指,有的人已经开始修法很长时间了,修大圆满各种窍诀方法阿底上师瑜伽等等,虽然这个状态你比较确信,但是大多数时候你还是没有处于这个状态,这是事实吧?假如有人不是这样的,二十四小时当中你有大部分时间处于明觉状态的人,可以告诉我,我很想认识你。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心,它的习惯就是要抓取一个东西,所以我们总是会用一些这样的方法让它来抓一下,抓什么呢?显宗的、金刚乘的方法,但是我们用大圆满见去摄持它,(因而)我们不会过于落入到二元的方式当中,我们用大圆满的见来摄持这些。
比如小乘的精髓是皈依。我们皈依的时候不只是皈依佛法僧,因为显宗小乘里面只是皈依佛法僧,那么以大圆满的见解来摄持,我们究竟的皈依是皈依我们的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的大圆满的三身,法报化三身,这是我们皈依的究竟,对不对?当然了,还有比如说,外层面是皈依佛法僧,内层面皈依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秘密层面皈依风、脉、明点,极密的层面皈依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也就是显宗金刚乘大圆满的皈依都在里面了,但是你应该用大圆满的皈依——究竟的见来摄持。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修曼达拉娃修法的时候,我对面虚空观想曼达拉娃显现出来,首先我要意识到,这就是我的本性的显现,其次我才会说,曼达拉娃的本质是我们上师的显现,是把这个教法传承给你的这位上师的显现,然后这个显现的曼达拉娃她代表了所有的佛法僧、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佛、菩萨、阿罗汉等等全部总集为一身,所有的法脉传承总集为一身,这样的话,圆满的外、内、密、极秘皈依你就都有了,这就叫做用大圆满见来摄持,这样又跟上师、跟传承都相连了,我们又获得了传承的加持,我们还昌度放光收摄,这些在明觉的层面来讲都是二元的,有一个放光的主体,有一个接受光的客体,这当然是二元的,但是我们说了,我们身语意还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完全忽略它,你还得照顾你的身语意,你用最好的方式来照顾它,那就是让它获得加持,获得净化,最完美的照顾那就是让明觉来融摄它。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修法,但是你不要迷失了,你修这些得知道,比如皈依是怎么来皈依,皈依我的自性,这是最根本的,当然还包括刚才我说的其他的。
发心怎么发?大圆满发心是什么?大圆满根本的发心是没有一个能发心、所发心,所以叫“无盼求心而发心”我没有要追求什么,因为我的本性就是大圆满,我已经本自具足了,但是相对的层面我还有一些我的愿望,比如我愿获得曼达拉娃这样的证悟等等,我的本性就是曼达拉娃,但是我的身语意的层面,我也愿显现曼达拉娃的功德,包括我愿我的父母、愿众生都离苦得乐,这些发心都是可以有的,我发心受到疫情影响的这些众生都能解脱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心,这是皈依发心。
然后还有金刚乘,金刚乘我观想我转化(成)曼达拉娃,这本身就是这个修法的正行,主要的部分,我转化(成)曼达拉娃,但我也用大圆满的见来摄持——曼达拉娃的本性就是大圆满,我和曼达拉娃本性没有区别,当我处在明觉当中,我跟曼达拉娃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当你自观为曼达拉娃的时候,你知道她的心轮和脐轮的咒轮象征着我们的本性的两个方面,空性和光明两个方面等等,这就是大以圆满的见来摄持。之后圆满次第的这些扎龙或者索提的时候,索提本身也是一个大圆满的修法,它就跟凝视虚空这些大圆满禅观有直接的关系。
你们很多人现在明白了,因为南师也没有详细地这么讲过,南师有的时候大概地讲一下,我会把它抽丝剥茧摘出来,如果不这么做,很多人看不到。比如,如果不是我这么反复地讲三种直指(空、明、乐的反观直指),很多老同修都不知道,他听过南师说过,但是没有很重视,没有很清楚,也没有很多的方法让他去体验这个状态,除非一些真的是闻思修很用功的人。尤其是这一块的闻思很重要,你如果不足够地闻,尤其是(不足够地)思考为什么上师老讲这些,那你一辈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修过去。然后你说“我是一个实修的人”,就是用实修来掩盖你闻思的不足,那就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总是跟大家讲这个闻思修哪一块都不能缺。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就明白,原来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些方法,为什么大圆满总是跟一些金刚乘有关,这个当然是可以有的,没有问题的,我们身语意的层面有的时候无法处在明觉当中,我们可以修这些法,但是根本的来说,我们还是要尽量地安住在无上之源——这个一切的本源当中,一切都是由它生起。不光是头脑有这种见解,而是处在这种现量的经验中,那就是赤裸的觉知本身,当你能总持一切处在这个状态的时候,你任何修法都可以不修,但是当你心散乱或者你没有处于这个状态,或者你可能暂时无法处在这种状态,你当然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其他的修法。明白我的意思吗?要明白什么是主和次,当你能处于明觉当中的时候,什么方法都不需要,因为任何的方法总是要有一个能修所修,当你明白了我们这个课程的精髓的时候,对于那些很熟悉很确定的人,有可能你再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可是当你没有处于这个状态或者无法处于这个状态的时候,你当然可以修一些短坐法呀、荟供啊、曼达拉娃、包括那些各种发现明觉、稳固明觉的窍诀,你当然可以去修。
我就是劝那些人,虽然学了一些大圆满,包括听了很久的《无上之源》课,你千万不要急于得出一个结论:我已经明觉确信无疑了。千万千万不要轻易地、草率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不应该是来自你的大脑,它应该来自你的不言自明的智慧。就像刚才我读祖古乌金仁波切的这个话:“这个明觉是不言自明的”,不言自明不是大脑告诉你“我现在已经证悟了”,而是现量的智慧让你明白你已经从幻相中解脱出来,这个才是真实状态被确立,这个是最重要的。
好,我们继续往下看。“每一乘都有证悟次第,但是大圆满没有一个证悟次第”什么五道十地没有这个,大圆满只有一地,那就是明觉。那你会说“椎击三要那不是三第吗?”但是这三地都是在明觉当中,只不过是一开始发现明觉;然后确信无疑,确信无疑意味着你慢慢从这个自我的幻相当中解脱出来了,明觉的这个经验完全确立为你真实的状态;然后进而融摄你的身语意的二元状态,融摄任运解脱自性,这个时候,我们说这是明觉完全的圆满融摄一切,这就是成佛。所以,所谓大圆满的椎击三要,你说三个次第,其实都是在一个层面当中。
“每一乘都有一个‘究竟自性’的概念:大圆满之究竟自性是清净圆满识。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一物,其他所有乘之教法皆为清净圆满识。以二元方式来关注‘究竟自性’,此即构成了一个过失。”每一乘都有说究竟、究竟、究竟,究竟自性,其实在小乘当中没有太多这样的概念,小乘主要是关注解脱痛苦,所以“人无我”是它的关键,它最终的结果就是认为人无我就是他们的究竟自性,就是这样,但是在证悟人无我之前,没有这些自性的概念。大圆满呢,清净圆满识当然是我们的究竟自性,它说“除此之外别无一物,其他所有乘之教法皆为清净圆满识”,怎么理解这句话?说了半天八乘佛法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说所有乘的教法都是清净圆满识?因为一切都是从清净圆满识当中展现出来。是否记得我们最初说的“觉性游舞”?觉性的游戏展现出若巴的能量,一切都这样如幻化的游戏般展现出来。从根本上来说,八乘佛法还不是“从大圆满的觉性海洋当中展现出来”?因为大圆满就是觉性本身,没有别的,只是我们换了一个词来说而已,觉性本身,有什么东西会在觉性外面?如果在觉性外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你不可能知道它。所以我们所经验、所体验到的一切都在我们的觉性当中,换句话说“它就是觉性本身所生起的或者所造的”这就是所谓的创造一切之王或者叫菩提心普作王。
“以二元方式来关注‘究竟自性’,此即构成了一个过失”这个究竟自性永远不会是以二元的方式来证得的,否则就不能叫究竟自性。
“大圆满之自生智慧不会概念化一个客体对境:不判断分别,不动,此即本初智慧!”什么叫做“概念化一个客体对境”?比如这是一个杯子,当我们说这是一个杯子的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一个性质?当然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类这样一种业力的众生对这个时空当中显现的出来的一个事物的一个思维或者一个念头。这里的“概念”,当我们说“概念”的时候,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固化或者比较静止的东西,概念不会分分钟变化,是吧?但是我们说“概念化一个客体”的时候,这就是所有二元众生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认为这个东西在我之外,是不是?有谁会认为这个杯子在你之内呢?我们都得承认我们都认为这个杯子在我们的外面,这个是我们人类的业力众生所谓的幻相,这个现相本身我们不说它是幻还是真,但是这样单纯地去接受这一切是真实的,这是有很多问题的,这个我们就不详细说了。总之我解释这句话什么叫做“概念化客体”(老师拿起桌上的杯子)这就是一种概念:这是一个杯子——这就是概念,这种情况适用于一切二元的众生,我们总是在概念当中。所谓的概念就是我们很多人说的二元分别心,所以我们不去判断分别。
前天有人问个问题:“不分别,阿赖耶的状态也不分别,大圆满也不分别,那是不是阿赖耶就是大圆满?”显然不是啊,因为很多祖师都说不是,对不对?这个问题只看到了一个方面,阿赖耶不分别但它也没有觉知,它是处于一种无记的状态,没有善没有恶,没有觉知,但它还是有一个本性(所谓的本觉)的赤裸的觉知在那,否则你怎么知道这是阿赖耶的状态?当然有一个“知”了,这个知道它的那个,后面的那个,当然是有的。可是当你处在这样一种客体对境的这种概念化的境界当中的时候,实际上这仍然是一种概念,或者说仍然是一种分别,只不过是现在处在这种分别当中你没有判断思维分别而已,分别出来一个境界,然后攀附在其中,就像一种禅定一样,主体专注于客体,所以阿赖耶识根本上来说,你不要以为它是超越二元的,它仍然是主体在攀附客体,它仍然是一种概念,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的“概念化”的意思。
然后是第39章,这个38章终于讲完了。讲这些东西要费很大的劲,我记得南师当年经常花很多的时间讲这些,你知道英文并不是他最好的外语,他的母语是藏语,他的第一外语是意大利语,英语是他的第二外语,虽然他还是蛮熟练的了,但是毕竟第一有口音,第二他用的一些词和语法经常是比较乱的,当然我们这些很熟练的翻译是能听懂的。客观地说,有的时候他讲得很清楚,有的时候他的语法很混乱。英文是有语法的,南师有的时候语法就是比较乱,有的时候南师讲得特别清楚,有的时候我们也听着有点糊涂。我就记得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在讲这些东西,所以我在想啊,这些东西如果不用本族语讲,没有人能听懂,你能想象吗,一个讲英语或者讲藏语或者讲意大利语的上师,不管是多么好的翻译,我或者某个人把它翻译出来,再传达给你们。我不认为任何人能做得到跟上师讲的一模一样,我不认为任何人能做得到,因为这个本族语的功能就是这样,就是一个无缝的衔接,这就叫本族语,这就叫母语的作用。即使是母语,比如我说的是大陆的普通话,那些港台的人可能听我讲话还是多少有一点障碍,尤其是香港人,虽然有的人普通话还不错,国语还可以,但听我讲可能还是有点吃力,台湾人听熟了还行,但是可能也会有些词他们听不惯,所以这个语言是非常细微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上藏语课的第一天,我们的这位老师是汉族人,但是她在西藏曾经教那些藏人,给那些没有文化的藏人教他们藏语。以前我们在三昧营也请过藏族人来教,非常好的扎老师,很博学,他也是一个著名的活佛的——贤嘎仁波切的转世,但是说老实话那效果真的是还差得很远。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感觉得到,虽然只上了一天课,但是用母语讲很清楚。这当然也跟老师的表达能力呀,教学方式啊,老师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语言本身是真的很重要的因素。不用母语讲大圆满要打很大的折扣,有多大就不好说了,就看这个翻译有多厉害。假设是南师在这样讲解《无上之源》,然后一个人在翻译,他能翻译到百分之九十,这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翻译,你可能一辈子找不到这样优秀的翻译;能翻译到百分之八十,你应该感到很幸运;百分之六七十真的还不错;大部分的连百分之五十都没有翻译出来,不信你换一个翻译试试,就是这样子。所以当我们有(老师用)母语来讲大圆满的时候,真的是你的福报!当然前提是这个人真的懂大圆满,不是说瞎讲或者纸上谈兵。这个非常重要,就像本族人在给你教一门语言真的是非常重要。好,终于讲完了三十七章。
谛听,大士!我是无上之源、清净圆满识,因此我是一切之根本本质。三身上师们,三世诸佛,诸金刚持与菩萨众,三界一切众生以及且在情器世界中的存在,都从我而生。(念诵原文 略)”
这就是我们说的法报化三身都是从无上之源当中生起,法身指的是空性的方面,本体的方面;报身是说受用的方面,所以叫报身,“报”字面意思就是“福报”的意思,就是富有它的庄严、它的美、它的美好……总之各种善功德的展现,就是这个报身;“能量觉悟”的意思指的就是轮回的层面,所谓的能量持续不断地改变。不要以为在轮回层面就没有觉性,有的人以为轮回就是悲惨的轮回、没有涅槃,但实际上轮回的本质就是每个当下只要你认出来,每一个当下的轮回都是涅槃,问题是你没有认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明白什么叫做能量持续不断地显现。有的时候传统意义上会说,本体空性是法身,自性光明是报身,大悲周遍是化身。大悲周遍就意味着能量持续不断地显现,这个意义上这个大悲指的是菩提心在任何的情况下,(在)轮涅万法当中都展现。不要以为这个大悲跟慈悲心没有关系,(这)指的是究竟的菩提心,就是觉性的状态。
“过去诸佛通过领悟心性之无散乱状态、自生智慧,从而获得了证悟,而且现在他们仍然安住在此无散乱之状态。现在诸佛亦然,通过心性之无散乱状态、自生智慧,为众生的利益而行使事业。未来诸佛以同样的方式,必将通过传授自生智慧的无散乱状态、圆满证悟之教法来利益众生。”
一直在说“无散乱状态”,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还记得吧?有一个人问大圆满大师“你们大圆满怎么不修禅定呢?”因为一般说的禅定就是我在专注一个地方,比如专注本尊,我专注一个佛像,专注鼻尖,总之禅定置心一处。然后这个著名的大圆满大师他说“那你又何尝见过我们散乱呢?”虽然我不专注,但我没有散乱。所以反过来说,大圆满是一种没有专注的不散乱的状态,那没有专注怎么能做到不散乱呢?那就是平等的状态。什么情况才会散乱?就是有一个主体在追逐一个客体,比如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想起来某人某事,然后关于这个,我就想到了别的,一个一个一个,就叫攀缘,从这个事攀缘到那个事,不断地或者一会儿想起这个一会儿想起那个,都是有一个主体在追逐一个客体。
那么大圆满不专注又没有散乱的状态是怎么样实现的?怎么样获得的?那就是平等,没有分别,没有主客,完全的放松。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完全放松,因为完全放松是一个很平常的字眼,他觉得完全放松这个不够高大上,不是一个佛教术语,所以他不相信。我们说的完全的放松指的是没有对境,因为当你有对境,你肯定还是在某种紧张或者执着或者紧缩当中,有的时候是紧张,有的时候是执着,对吧?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你会紧张;相反当你执着贪爱那个东西的时候,你就会攀缘,就是这样子,就是我们说的恐惧和希望这两者,这都是散乱。那怎么样无散乱?——没有对境,一切都是在这个体验者本身,这个体验者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在体验什么?有的人说“你说体验者,你说是什么在体验?是什么知道,那还是一个主客对立啊”但是你记得吗,我们说一个著名的见解:一切的显现都是这个主体(心的本性)的能量的展现,所以它没有体验别的东西,它只是在体验自己的能量而已、自己的功德的展现而已。
比如说我的这个(拍掌),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我天天干这个事,但这个很有效。我“啪”(拍掌)的当下,你就单纯的知道这个声音就可以了,对吧?但是你的注意力这个时候不要落到声音上,也不要落到什么什么空、什么没有念头这些上面,因为那都是在追逐一个对境,你的注意力应该在哪儿?——是什么知道这个——(拍掌)单纯的知道,没有主客对立。祖古乌金仁波切经常做的就是拍桌子,这个你们知道,南师经常说这件事,八十年代南师带了一些弟子去见祖古乌金仁波切:“您能不能给我的弟子讲一讲大圆满?”,祖古乌金仁波切就讲了大圆满的基道果,然后他突然猛拍桌子,这是他的直指。是不是类似的?就是这样,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没有对境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是“一”了,没有对境就是因为没有我和你,我和他,没有分别,只有一个。
但我们不说“一元”,有的人说“这个超越了二元,就到了一元”,没有一元,因为没有元。“元”是什么意思啊?dimension是一个元,那你一定要说元也是ok的,但是我们一般说“不二”,根本没有一个元,没有一个维次,没有一个境界。有的人说“这个明觉就是五维空间、六维空间”他不断地加码,这都是我们的概念。我们的心在这个时候停止了运作,哪来的维呀,维必须有一个概念,对不对?有一个思维心、概念心形成的一个结论,一个标签,现在我的当下停止了思维,(拍掌)我只是单纯地知道,单纯地知道有思考什么吗?没有吧?只是单纯地知道,我甚至没有“我知道什么东西”这个概念,我只单纯地知道,我甚至没有说“我知道这个声音”,我只是单纯地知道。至于你之后生起了一个概念“我刚才知道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声音”就是一个概念,你为什么不说是我知道了一个太阳呢?因为你觉得太阳跟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分别,这就叫分别心,概念和分别心是一回事儿,明白吗?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大圆满的根本的状态,就是这种没有散乱的平等的状态。
“(念诵原文 略)当不同证悟次第的诸金刚持与[菩萨]发现除此清净且圆满自生识之外别无一物,则当下得遇他们心之本质!”就是说不同证悟次第的金刚持,“金刚持”指的是持明。当我们说“金刚总持”指的是什么?比如金刚乘中金刚总持象征着法身的境界,最究竟的;当我们说“金刚持”一般指的是持明,叫“仁曾”,“仁曾”有不同的持明,比如金刚乘一般有四种持明: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圆成持明四种,跟他们修持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法等等有关系,但是这些都是不同的层次,就像我们显宗分五道十地一样,菩萨有十地菩萨,所以这里也提到了菩萨。
五道十地或者这四种持明,当他们发现实际上除了这个本来清净本自圆满的大圆满根本体性之外(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它叫“自生识”,因为consciousness这个觉性它是自生的,没有谁生起的,它不是一个因缘法,不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各种因缘和合起来制造出来的,不是这样,它超越了这个层面。当他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发现这个清净圆满识是一切,除了它没有别的任何东西,这就是他们心的本质。
我们做了各种引导,各种直指,你总有一天也会有这里提到的同样的这种证悟的境界,只是现在你可能只是通过各种引导、解释、讲解,你知道这个状态是究竟状态,但是你还没有发现除此之外别无一物,“别无一物”只是你的一个概念,因为我这边讲一切都是从明觉中生起的、从觉性中生起的,但是这还没有成为你的现量的经验,所以你得把这个状态视为你的撕开轮回之网的一个口子。
所以,念兹在兹时刻在自心本性当中,不要总是想着什么安住。安住——很多人被这个词害了,总是想着我要安住一个那样的境界,这个很危险,很可能是把这个作为一种概念,心去攀附它,又成为了另外一种细微的二元对立、二元的执著。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想着要处于某个境界、某个状态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在觉察这一切——发现这个,然后总是处在这个状态中,我们不是要追求一个什么感觉,感觉会成为你心攀附的一个对象,不管是空、是明、还是乐,空明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无辜的,但是你一直追逐它,你一定要得到它,这就成为问题了,空明乐显现当下你不执着,就没有问题。
相反,有的人以为这个大圆满状态就是什么都不显现了,昨天还有人在群里说“达到这个究竟的状态,意味着空性不再显现”,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这些知见,(这些)奇奇怪怪的说法?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头脑编出来的,谁说过?哪一个经典、哪一位大圆满成就者说过“在明觉当中空性不再显现”?空性的显现本身不是问题,显现会成为问题吗?密勒日巴怎么说的?——“显现不是问题,对显现的执着才是我们的束缚”。所以我们得了解这个根本的体性,我们的方法就是总是在觉知这个觉知本身。当然我会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角度(引导)。为什么我做种种的引导或者种种不同的方式?就怕大家落入到某种耽着之中,把它当做一个什么境界去寻求:“我总要处在那个境界中”,不不不,你要总是问自己:“是什么当下在知道这一切?”当你把一切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方面的时候,你自己就不再被任何的现象牵引,你只是在自心本性当中,(因为)没有对境了嘛,只是一个赤裸的知。“是什么知道这一切”这是总摄一切的根本窍诀。
“由于三界一切众生之自生智慧不可能被障蔽,在根尘明性中[凡庸地]被感知之物即是无改清净圆满识:此即真实本质!”什么意思?因为众生的这个自生智慧、这个根本智慧,是不可能被障蔽的,我们心的本性永远不可能被障蔽,只是你没有发现它而已,所以从现象上来说,你会觉得被乌云盖住了,其实它不会被盖住,你得发现它的存在。比如你看到了乌云后面的太阳,发现其实乌云没有盖住太阳,太阳也永远不可能被乌云盖住,只是你没有发现太阳而已,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在乌云的这一侧,没有在太阳的这一侧。
“在根尘明性当中……”:(根)就是我们现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它的对境就是六尘;这个状态当中不分别,这个就是明性;这样凡庸的被感知之物就是清净圆满识,实际上我们六道所有众生的这个境界当中感知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觉性所现,这个就是根本。所以我们总是在讲根本窍诀,我讲了无数的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讲一个,但是我用不同的方式。
“在情器世界的一切存在中,没有一物不是由我而创造的,也没有一因不是由我而生的。我即一切之本体,没有什么能超越我。我胜于三身、三世诸佛、诸位金刚持、诸位菩萨、三界之众生、整个情器世界,因为我是一切之创造者。”这里无上之源说没有什么不是我创造的,没有什么不是我,没有一因不是我生,没有什么能超越我,所以我超越他们,我是胜于三身、三世诸佛、所有的金刚持、菩萨、三界众生、情器世间,我胜于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从我当中生起的,我是一切之创造者。
“在有其他教授之前,我,一切之源、清净圆满识,开示了有关清净圆满识的教法。”怎么样,我是一切创造者,听起来像不像上帝啊?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实际上当我们领悟了这个大圆满的根本的教法的时候,要知道其他的很多宗教里面都有这种不二的教法,当他们处于不二层面的时候,他们跟大圆满的根本旨趣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不二”没有两种,都是一个,“不二”的根本就是:没有一个能所对立,没有一个主体客体。有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个叫做上帝,叫做神,南师说“我把基督教的上帝,天主教的上帝称之为本初状态”,本初状态也就是清净圆满识,也就是无上之源,一回事。所以,当我们有这样一个究竟的根本的见解的时候,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和平,再也没有宗教之争,再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我们如果落入到一些宗教的二元世俗化的层面,那就是打不完的仗,基督教只有一个上帝叫耶和华,他只有一个儿子叫耶稣基督,当你陷在这个层面的二元的一神论或者神创世界(论),这就叫世俗化的宗教。但是基督教、天主教的本质不在这,因为它是一种象征的体系,比如说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你不觉得很像我们讲的法报化三身吗?圣灵遍及一切,如果圣父天主就是本初状态(法身)的话,那是不是报身他可以有一切的神通展现在一切的层面,一切的庄严功德都显现出来?然后圣子耶稣,那是不是就是一个在轮回层面具体的觉者?南师也说过耶稣是觉者,不光是南师,我们近代佛教最重要的一位大师虚云大师,他说耶稣在圣经里面消失了19年,从12岁到31岁,他说他到了到印度这些地方学习佛法(这是虚云大师说的,你们可以去网上搜索)他说耶稣的这个信仰跟净土这个教法的信仰很像,这是他的说法。我这里并没有来一个“什么天下大同,什么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这样一个庸俗的结论,我说的是:当我们了解这些更精髓的方面的时候,在不二的层面,这个世界的究竟真理都是跟不二的教法有关。不二的教法意味着没有主客对立,这是一切究竟教法的共同点。
比如有些苏菲的圣人,他们说:“I am that”,他说“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上帝,因为你已经是上帝了”你把这个“上帝”替代成“本初状态”、替代成“无上之源”,看起来也是成立的。
我们之所以对一些宗教进行肤浅的这种批判,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很多真实的智慧的传统。很多的宗教,他们显宗的层面都是世俗化的,都是有问题的,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但他们的密教的层面很多都是跟不二的教法有关,包括了伊斯兰教的苏菲,犹太教的卡巴拉,基督教的Gnostic(叫灵知)……,这些世界性的宗教有很多是这样的。当然也有一些人类造作出来的东西,并不是都是真理,并不都是有这些很究竟的东西。
但是我们并不要把这个无上之源理解为圣经上说的天父——他在六天当中造了宇宙,第七天休息,我们得相信他,成为义人,后来很多人不相信他,他就造出洪水,淹没整个世界,除了诺亚和他的家人,然后各种动物公母各一对……这个就是我们说的那种慢慢的世俗化的(宗教层面)。但是你要是看到旧约新约圣经最开始的一些最精华的部分,其实是非常有意思。所以,既然虚云法师都这么说,包括南师也说“当我们用本初状态来对待这些宗教的时候……”,包括莲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的伏藏里面也说“称之为心者……由于对它的见解不同,始有十一乘门。从名相讲它有无穷的名称,有人称它为心性或本心,外道则称它为梵我……有人称它为一切种,有人称它为平常心……”。莲师并没有这么去区分(谁对谁错),真理只是有不同的名字而已。相反,显宗当中有一些人制造出来一些经典说别人宗教的神成了我们的一个护法等等,然后印度教也是说释迦牟尼佛是奎师那Krishna的第八位化身等等,大家都有这种官司,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当你真的了解《薄伽梵歌》、古老的奥义书,比如《蛙氏奥义书》(Mandukha Upanishad)、这些吠檀多、尤其是《不二论吠檀多》的精华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多的知识是同一个大传统。
这是今天我要讲的,结束了。大家有没有什么的问题?
(无央老师边念大家在网上提的问题,边解答。)
唱“哄歌”和念“阿”有什么区别?
“哄”歌是啥?我们大圆满教法中有很多和“哄”字有关的修法,比如轮涅分别法、住心法里面有很多“哄”,但我不知道你说的“唱哄歌”是什么意思。住心法、轮涅分别法(的“哄”)和阿底上师瑜伽的“阿”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发现并安住在明觉的状态当中,“哄”代表心的本性,所以用“哄”字观想它充满了宇宙或者收放等一些方法。
知道觉性后如何融摄身语意?在初级阶段有什么变化?
融摄身语意,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说的融摄一切的窍诀就是融摄身语意最好的方法。比如你体验到你的身体、你体验到你的能量、你体验到你的念头、你的情绪烦恼或者你的散乱——是什么在体验呢?不就是当下这个赤裸的觉知本身吗?当你放松或者安住在这个状态的时候,你的身语意还在哪里呢?这个当下实际它们已经被融摄,只不过是还不够彻底,因为当它们彻底地被融摄的时候,所谓存在的本质就会展现不同的面向,就显现所谓的清净圆满光明的报身,就是虹光身、大迁转身等等。
有时候梦里的梦境会在现实中成真,这是什么现象?
你问这个问题,意思是说,你认为这是现实、那个是虚幻的梦境,所以虚幻的梦境里到一个真实的现实里成真,你觉得无法理解。但实际上我们的现实和梦境谁更虚幻还不好说呢。我说过轮回和涅槃是颠倒的,实际上身体是最虚幻的,我们的梦中的境界、我们的金刚身的境界、我们的细微的气脉明点的境界要比我们这个粗大的肉身更加的真实。我们无梦深睡层面,这个叫致因界或者叫causal dimension,causal body,有点像我们金刚乘里面说的细幻身,细幻身的层面又比粗幻身更加的真实。然后明觉比这所有的都真实,其他所有的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明白吗?至于解释梦境当中成真,世间有太多的解释,在显现这个层面没有什么是真实。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时候是怎样觉知?
你放下屠刀试一下嘛(笑),立地成佛(笑),这都是些民间传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以为放下屠刀立地就成佛了呀?不要被一些民间传说骗了。要区分民间传说、民间的俗语、谚语和佛教的经续论的区别,你得看看佛经里面有没有这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算有这句话,这也只是一种象征,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描述,不是谁放下了屠刀当场就成佛了,有这样的事发生过吗?所以这样的问题是不成立的。
家中有蚂蚁蟑螂,有大圆满传承的人就可以杀它们吗?
我没这么说呀!你吃肉和杀生是两码事儿,吃肉不是你杀的,杀生是夺取别人的生命,可能会有一些直接的、非常强烈的果报影响到你现世的状况,所以尽量要避免这种杀生的状况。但是一个众生它已经死了,这个肉在市场上卖,如果你不给它一个解脱之因,请问又有谁能给它呢?你指望佛菩萨让它解脱吗?佛菩萨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因缘,它仍没法解脱啊,是不是?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荟供要有肉,不光是荟供,你日常生活中吃东西,比如吃西瓜,难道没有众生因为这个西瓜的生长和采摘当中被杀死吗?当然有了,那你跟这个杀业有没有关联?当然有关联了。比如农夫要给西瓜秧喷一些农药杀死很多的虫子,那跟你没有关系?你以为你吃素就没有杀生的果报吗?当然有。但是,重点不是我们吃什么,而是我们怎么修行,怎么样发现究竟的真理,这样我们才能利益这些众生。所以不要把杀生跟吃肉画等号,这是两码事,所以我们不去杀生。
梦中进入明觉的时候,非常的轻松,但是醒的时候,身体一累就比较难以进入……
当然,梦中明性高啊,因为梦中你没有那么多束缚了,身体是很大的束缚,如果你梦中能有觉知,那时修法是事半功倍。
如何对治无法专注的问题?无法专注的原因是什么?
无法专注的原因就是散乱,散乱的原因是因为有让你散乱的因,什么因呢?主客对立啊,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一个答案解决你们所有问题,我已经说了总摄一切之窍诀,至于你还没听懂,我也不再解释了,因为我已经解释了无数次。你回到这个心的本性当中,你还有什么散乱的?还有什么无法专注的?根本不需要专注,你专注干嘛呢?专注你就解脱了吗?没有。专注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散乱,大圆满没有让你专注,专注是你专注在一个地方,这种专注需要努力,而且它是无常的,这就是各种禅定、世间禅定的本质就是主体专注在客体上,慢慢的这种专注越来越深,主客暂时地结合在一起,程度越来越深,生起了不同层面的禅定,但这种都叫世间禅定,都不是解脱的境界。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些最基本的知见。
金刚呼吸中吸气念嗡,请老师示范一下?
金刚呼吸就是用间接呼吸的方式,什么叫间接呼吸?(老师示范 略),什么叫直接呼吸?(老师示范 略)。直接呼吸,你基本上听不到我呼吸的声音;间接呼吸,这个吸气呼气摩擦了我的我的嗓子、声门,所以它是间接的,就像打呼噜。睡觉打呼噜为什么会吵到你,是因为震动了声门,这种噪音让别人受不了,所以这都叫做间接呼吸。用这个呼吸的方式来发出“嗡阿吽”的声音怎么做呢?(老师示范 略),听到了吗?是不是有点像打呼噜的声音?但是我们一般发出金刚呼吸的声音,不要太大的声音,因为你这样会干扰到旁边的人,当然如果旁边没有别人就没关系。总之,金刚呼吸就是用间接呼吸的方式,嗡字往里吸气念嗡(的声音),阿字持气不吸不呼,哄字的时候摩擦你的嗓子声门念出哄的声音。明白了吗?本来这个公开课程中我不应该教这个,因为我一般不教这些本课程以外的东西。
心越来越轻松和平静,很舒适的感觉对吗?
当然啊,当然是对的,当然是好的,不过有任何的感觉也不用去在乎它。你如果学佛所谓的修行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执着、越来越多烦恼,百分之百你修错了;当你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没有烦恼,那当然这一定是对路子,但我没有说它是究竟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表示说你修的还可以,但未必是究竟的状态,究竟的状态跟这些感觉没有直接的关系。
梦瑜伽观想正“阿”还是反“阿”?
有一个原则,种子字在自己身上代表自己的体性、自己的品质、功德,它都是朝外的;如果在对面的一个虚空当中或者佛像身上或者莲师的身上,这些种子字“嗡阿吽”之类,都是正的(正常的藏文)。在自己身上是朝外,因为它代表了你的品质,记得这个原则。
金刚呼吸是什么作用?
因为呼吸就像征我们活着,如果呼吸停止了,你的生命就停止了。“嗡阿吽”的原则也就是三金刚的原则,三金刚也就是化身报身法身叫“嗡阿吽”,也叫密咒之王,是所有密咒当中最重要的,因为它象征诸佛的身语意,或者是化身报身法身的状态,实际上每一个众生自己的身语意的真实状态也是“嗡阿吽”所代表的。所以,当你把这个最根本的原则融入到你的生命,象征着你生命的呼吸当中,嗡字吸气,阿字持气,哄字呼气的时候,你的生命,你的身语意自然地得到了净化。但是这个本质上是一种金刚乘的修法,不是大圆满的修法,大圆满的修法直接从二元进入不二的状态或者明觉的状态中。大概七八年以前,南师一般会教这个金刚呼吸,后来他不怎么教了,他圆寂之前的那些年,他越来越不太重视这些金刚乘的方法,更多的教的是大圆满。
非常清晰的梦境中,知道这不是真的,这是相对的觉知吗?
当然了,你在梦中知道什么不是真的或者你梦中知道你在做梦,这就是梦中的觉知,这个就叫有觉知的梦,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这是不是“相对的觉知”?当然是相对的。什么叫“不相对的觉知”或者“究竟的觉知”或者“不二的觉知”或者“明觉”?明觉也是一种觉知,但它是没有对境的。当你说“这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这当然是二元的,你在判断分别,当然是“相对的觉知”。但是梦中如果有觉知,这就是非常好的现象,这个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如果你有某种修法,你就可以修啊,梦中修法效果比白天要强很多很多。
“哈”字住心法是不是能够特别的对治嗔恨和焦虑?
对,你说的是对的。“哈”字跟“呸”字有点区别,“哈”能够释放我们的一些情绪,包括我们的嗔恨焦虑。我们“哈”的时候,“哈”是一种什么状态?“哈”就是一种笑声,比如我们会说“明王的笑声”,金刚乘有这种说法,明王就是愤怒本尊的一种显现,比如孔雀明王、马头明王……,他们经常有这种笑声,就是“哈哈”这种声音。有时候大圆满修法中会使用这种声音,“哈”字住心法,我们通过这个声音,当我们有念头、情绪、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声音让它消融,“哈”之后,我们放松在这个空白的(状态中),比如“哈哈”——你猛厉地发出这种声音的时候,是不是你的念头也消融了?然后,发现是什么在体验这个状态?这是住心法的关键。住心法的关键不是“哈哈哈”然后空了,然后我一直要延续这个空,这就叫“二元的追逐”。永远不要追逐任何的体验!当你问各种问题都没有问到点子上或者我回答各种问题一直回答在点子上,就知道你还是没有搞明白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总是在追逐各种东西,你看你们大部分的问题,我就用一个(答案)解决你们所有的问题,可是为什么有人还是在不停地问各种各样细枝末节的这些问题,跟大圆满修行没什么关系?(这)说明大家的闻思修要好好地提高。
没有现量领悟超越因果的真实状态,游戏中的我失去觉知,去宣讲没有因果会对自他修行有什么障碍?
你没有领悟超越因果的真实状态或者你没有现量发现明觉,你当然不能去宣讲没有因果了,对不对?你跟谁宣讲啊,你自己都不懂,你自己都没有体验过超越因果的状态,你怎么跟人家宣讲?你宣讲不就变成骗人的了嘛,对不对?当然是有因果。这就叫做没有金刚钻,不要去揽瓷器活,否则你当然是有因果的。
南师圆寂时有什么瑞相?
到“大圆满南开诺布微信公众号”去看以前的帖子,二零一八年九月份,我发了好多当时的瑞相等内容。
每次的答疑分析都特别清晰到位,老师很认真。
你如果能发现我很清晰到位,说明你听懂了。特别好。
好了,行了吧?差不多了,没啥问题了,很好,我竟然回答到你们都没有问题了(笑),太棒了。我们来回向功德(回向 略)。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