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57期)
讲 解:无央老师
文字整理:宏愿
中文校对:贝玛
英文校对:Xiaolan
藏文校对:慈悦
编 辑:自由自在
审 定:Xiaolan
目录
2.6.2.6.4.明了一切教法都含藏在普作王之本性中的章节
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开始阿底上师瑜伽,唱金刚歌(金刚歌 略)。今天嗓子不是太好,最近有点累,因为持续的讲课,有两天持续地讲了可能有十多个小时,所以有一点太累了,加上天气湿热,上一次课就生病了,就是有点不舒服吧,休息了一下现在没事了,经常会这样,就是太累的时候,休息一下就好。不过很快我们这个课程就讲完了,所以胜利在望。当然,我们本来就是胜利的状态,记得吧?觉者的品质之一,我们的本性永远是胜利的,“胜利”意味着它超越了二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无上之源》,应该是第53章,对不对?大家确认一下,电子法本的119页,实体书是211页。
“万法既不会停止也不会消灭;它们的自性是从不离本体之明性。那些受愿望限制并遵循因果原则者试图证得从未“动”之实相,他们传播的非我之教法。”
这第一段“万法既不会停止也不会消灭;它们的自性是从不离本体的明性”,“明性”这个词我已经讲过无数次了,因为总是有一些新人(加入),一些老的同修、老的听课的人对这些词也不是特别的清楚,所以我们再次确认一下。明性也就是光明,总的来说一切显现都是明性、都是光明,这是相对于空性而言的;但是明性是空性当中具足的潜能的显现,所以我们说空性与光明不二,空性与明性不二这是大圆满的根本见解,万法的自性、万法的实质就是没有离开空性这个本体的光明,就是这个意思。
下一句话“那些受愿望的限制……”,就是他们有这种愿望(欲望)试图证得什么、试图获得什么、试图制造出什么、造作出什么的人,他们遵循因果的原则,也就是那些显宗的修学者,他们“试图证得从未‘动’之实相”。因为显宗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见解,认为我们的本性是如如不动的,所以他们要证得这个从来没有动过的实相。但是我想问大家:根据大圆满的见解,我们的本性到底是动?还是没有动?实相到底是动?还是没有动?万法是动?还是没有动?我们都会说:“实相是如如不动的”,对不对?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说这些显宗的修行者试图证得从未“动”之实相?既然说万法的本质实相就是如如不动,那么他们要证得这个实相也没有错吧?但是在这里我们得了解为什么普贤王如来(也就是无上之源)说:“他们传播的非我之教法”。
那些显宗追随者他们试图证得从未“动”之实相,这是一个普遍的显宗的见解,相信在群里面的人,绝大部分人都是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仅仅就其空性而言,一切万法的实质是空性,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实有的本体,没有一个本体,有什么东西在动或者不动?所以根本就是不存在这个“动”与“不动”。因为,在究竟的胜义谛的层面、实相真理的层面,没有一个法可立,没有一个真实的现象存在,没有一个独立实存的、固有的东西永远存在,所以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那怎么说它是“动”或者“不动”呢?没有一个动的主体。当我们说“不动”的时候说的是诸法的空性,但实际上大圆满永远不只是讲空性,我们说空性和光明是不二的,所以就是说,万法的自性就是不离空性这个本体的光明,所以叫空明不二,本来清净与本自圆满的不二。
所以你一味去追求这个“不动”的方面,总是说“不动禅观、不动如来、如如不动”,你忘记了,虽然在本体的方面没有一个实有的主体,但是显现在作用的上面,你能否认我们每一个生命的鲜活的存在吗?你能否定我们现在在进行一些事情吗?在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吗?你在听到、你在看到、你在知道……最重要的是你在“知”,你这个“知”从来没有停止过,就算死亡的时刻,就算睡着的时刻,它停止过吗?所以只是强调它空性的方面、强调它“不动”的方面,这实际上也是脱离了诸法的实质。所以在大圆满里面,我们并不总是在讲空性,并不总是在讲“不动”,我们会说超越了动与不动,我们会说是动与不动的不二,是空性与光明的不二。我们得了解这一点。
当然,如果你只是在讲显宗,这个无可厚非,因为显宗尤其是在一转法轮二转法轮当中,也的确是在讲这些,尤其是二转法轮般若空性的智慧: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但是大圆满教法这种真实的见解是超越了显宗这种在心智层面判断思维分别的,比如当我们说“万法的本质或者自性在究竟的层面、在胜义谛的层面它是不动的或者是空性的”,请问,这是在什么层面说话?当然是在心意识的层面说话。难道你是在究竟的层面说话吗?难道你是在证悟的境界当中说话吗?不是。但是大圆满见本身就是证悟的状态,就是当下的这个(老师拍掌)自明自知的这个本来的“知”,这个“知”本身是空的,因为当下我拍掌的第一刹那,你并没有说“有一个我、有一个对象”,第一个刹那(非常短暂的、也许0.1秒的这个刹那)你并没有一个主体,并没有一个客体,既然没有主体,没有一法可立,它当然是空性的,但是你能否定这个“知”吗?就我拍掌的第一个刹那,你已经“知”了,你已经单纯地在知道,但是第一个刹那你并没有去判断“他在拍掌”,对不对?“他在拍掌”这已经是第二个刹那的事情,开始自动地贴上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也不是我们主动要贴的,而是自动贴的,意味着是我们无始以来的这个概念思维习气自动地盖上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大圆满讲的跟显宗讲的不同的地方。
第二段:“因无欲故,我证得一切:非所欲求,自性已被证得。”觉性的境界有所谓的三解脱门:也就是空、无相、无愿,“无愿”就是无欲的意思,没有欲望、没有愿望,因为没有愿望,所以“我证得了一切”。有欲、有愿望意味着什么呀?比如说有的人说:“有愿望也是没有错的,例如‘我想成佛’这个愿望”,但是,“我想成佛”已经有主谓宾了,对不对?这当然是二元的一种想法。没有一个究竟的境界可以通过说你想变成那样(而获得),只有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你本来就是那样,你发现你的真实状态,这是唯一的可能性。你想变成一个究竟完美的觉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已经本来具足这个品质,只是说,你现在要发现它,所谓的证得它。“非所欲求,自性已被证得”所以它是无欲无求的这个状态。
“‘证得’一词非我之语,而是那些基于因果者之语。”记得吧?我上次讲课的时候说,“证悟”这个词已经是非常佛教化了。当我说“佛教化”的时候,主要指的是显宗和金刚乘,也就是八乘佛法。九乘佛法之巅的大圆满在一开始就没有被认为是佛教,佛教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那烂陀寺没有认为这是佛教,事实上,它也超越一切的宗教。实际上,佛教本身也不是宗教,只是后来人们更加地概念化了、更加地宗派化了、更加地僵化了、教条化了,所以就开始搞各种的派,各种的见,各种的部,分门别类,佛陀一圆寂,一下子分裂成十八个部派佛教。这都是没有觉悟的众生的行为。
我们要知道这个所谓的“证得”,什么叫“证得”?英文叫realize,就是“实现”的意思,就是本来没有,现在我把它变成现实。real 是“真的”,lize就是“把它实现”。“把它变成真的”就是“证得”的意思,本来没有现在我把它变成了有,这就是“证得”realize一词的意思。但是,南师很少说这个词,南师很少说我们要realize,也说,说的最多的并不是realize(证悟或者证得),说得最多是discover, discover是什么?——“发现”,这个词是大圆满独特的词,大家一定要学会,别一天到晚学了好多年的大圆满还在那天天在说一些八乘佛法的知见,这就说明你很不敏感,很粗糙,因为大圆满的见修行果有极大的不同,我们一定要明白,敏锐地发现它的区别。
“发现”意味着什么?比如说我发现桌子上有一支手表,意思是手表一直在桌子上,只是我没有注意到它,我太粗糙了,我只看到桌上的电脑、水壶、手机,我看不到那个漂亮的手表,虽然它很漂亮,但是它比较小,所以我没有注意到它,这是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所以“发现”就是一直在,明白吗?这是大圆满独特的见解:三身本具,法报化三身,空性光明,空明不二的本性,我们本来就有。“‘证得’一词非我之语,而是那些基于因果者之语”,所以“证得”不是我的词,而是那些显宗的人的说法。这个“我”就是普贤王如来自己,就是无上之源自己。
“我是一切要夸大或削减实相之思维诡辩之大敌。不判断有或非有、证或未证之揣测,我保持在平等状态中。我,觉者之祖,除此平等状态外并无其他教授!”这里无上之源也就是普贤王如来说:我是一切要夸大或者削减实相之思维的诡辩的大敌。也就是说,很多的修行者或者说真理的追随者,尤其是那些八乘佛法的追随者,他们谈到实相、谈到究竟的境界、究竟真理的时候总是在夸大或者削减。
夸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推圣境,高推圣境就是:“哎呀,这个太高远了,太神秘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们这些人不可能领悟,不可能明白”。削减是什么?削减就是把它变得非常的二元化,变得庸俗化。所以这两者都是错误的极端,因为这都是思辩的结果,思维诡辩的结果。可是觉性的究竟的真理的状态,它超越了思维,超越了任何的辩论,它完全不是在语言或者逻辑思维的层面、不在任何心意识的层面,所以它不去判断有或者没有,证或者没有证等等。因为,什么叫有?比如你说:“我有一个东西,我有一块手表”这是在什么样的层面说话?当然是在凡夫的、业力的层面,“我有一块手表”这是对于人类的层面才成立的一个境界,换一种众生这个境界已经不成立了。在天人看来,你拥有的就是某一种光,某一种可能不是特别高等的光,因为天人就处于这样的层面,类似于五大元素的精华,不是最细微的精华,但是是比较细微的状态,天人总是处在福报当中。所以六道众生面对同样的手表,这个境界完全是不同的结果,所以你认为“我有……”,只是对你这个人类层面的这个众生存在,所以有和没有都是相对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没有任何绝对不可推翻的证据来证明你有一个什么东西,当你在凡夫的这个不加思量、不加分析判断、没有任何领悟的这个层面,凡夫的层面当然你有一块手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是吧?
所以,觉者的境界也就是普贤王如来他并不判断有或者没有、证或者没有证等等,他只是在平等的状态。什么叫平等的状态?没有个体性,没有主客、没有我你他,没有我和我之外的东西的区别,这就叫大平等。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的见解就是“一切只有觉性本身”,如果你一定要说有两个的话——“觉性和觉性的能量所现”,但是觉性的能量所现仍然是觉性的作用,仍然是觉性的扩展,没有两个,既然只有一个,当然就是平等的。什么东西会是不平等的?两个、两个以上、多个才是有不平等,对不对?我跟你要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因为有了“人人”才有不平等,如果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世界,哪来的不平等?所以,个体性或者主客对立、能所对立这就是不平等的根源。
“觉者之祖”就是“一切觉者的源头、祖先”的意思,并不是说普贤王如来是诸佛的爷爷、是诸佛的祖先祖宗,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祖”就是“源头”的意思。因为普贤王如来不是一位具体的觉者,他只不过是觉性的一个代名词。当我们说“觉者”的时候,“这位觉者,那位觉者,这位是文殊,那一位是释迦牟尼”这都是个体性的觉者,对不对?个体性是对谁而成立的?在佛教当中永远要记得,当你说一个话的时候,你要记得这话是在哪一个层面说的?是对谁而言成立的?这是根本,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见是什么。对谁而成立的?这些诸佛对谁而成立的?当然是对众生而成立的。对于诸佛而言没有你和他,当然在这个所谓众生的层面来讲,他们似乎有一些分类,比如说观音相应着慈悲,文殊相应着智慧,金刚手相应着力量等等,似乎他们有分门别类的特殊的功德,但是事实上,一切觉者的功德都是共同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所谓因地菩萨道跟众生的一些因缘,所以他们显现一些特殊的事业、特殊的作为、特殊的智慧等等,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诸佛的智慧是无二无别的,都是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因缘而现。所以从觉者的角度没有个体的分别,诸佛完全是平等的,都是觉性本身的显现而已,这就是我们说的大平等的状态。所以,普贤王如来无上之源没有别的教授,只有平等的状态。
“此无上之定,其性乃圆满纯净,”就是它的本性就是圆满纯净的,这个叫无上之“定”,我知道它肯定是equanimity的翻译,这个我要确认一下啊,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平等”。没错equanimity原文是“无上之平等”,所以大家如果有可能的话把这个“定”改为“平等”,因为说“定”的话是非常容易有误导性。
“其性乃圆满纯净,即超越一切贪执之不变状态。它超越主客二元以及任何心之所处。”主客二元是比较现代化的词,以前叫能所对立,能所二元。“能”就是主体,能做什么;“所”就是主体的对境,所做什么。比如能观所观,能闻所闻,能听所听,能见所见等等。
“如出于欲求,仿佛要寻求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就会落入贪执并无法发现此平等之离戏(超越概念)状态。此根本状态一直在自性之中:想要寻觅它并获取它,就如同于它处寻找自心一般。然而,即使我们把法界、虚空、三界以及一切众生切成碎片,我们仍然无法找到心之住所。”当我们说根本状态的时候,就是本性的意思。就个本性一直在我们的自性当中,其实本性、自性都是一个意思,这些词经常是说来说去、套来套去的。就是说一直在我们的本性当中,我们的这个根本状态,但当你要去寻找它或者获得它,就好像去别的地方找你的心一样,所以你去别的地方找不到任何的,往外是找不到的,就算你把虚空法界三界众生切成碎片也找不到心之所在。
“心之住所”指的心所在的地方。因为当我们说什么东西的住所的时候是什么概念?是对谁而言?对业力的众生而言有一个住所,是不是?觉者住在哪里啊?当然,你会说化身佛也可以住在人类当中,住在地球上,但是化身佛只是他的这个因缘的一个暂时的显现。觉者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他的法身,法身的话根本就是一切法的实质,你说它有住所,这完全是在业力的层面、完全是在能所对立的层面,所以我们就知道本性不存在住所。说白了这些一段又一段的话,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我们说的这个本性,很多人学了很多年的佛教,然后也看了很多这些书,但是经常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细微的一些误解,所以,这些种种的方面,包括过去这几个月讲的这些,都是在各个方面来破除我们这些误解或者一些错误的思维,尤其是我们的习气。
“心具有虚空之体性:它没有边界,而且其空间不会缩减。具虚空体性之心不可被寻到,万法之自性亦然。”我们的心没有边界,空间不会缩减,因为它是无边无际,它是没有边界的。这个没有什么特别可以解释的,都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的心具有虚空的体性,也就是心的本性是空的,万法的本性也是一样。但你记得我们大圆满不只是说单独说空,我们说的空指的是具备无尽的潜能的这个本性。也就是说它随时只要有助缘具足,随时会显现出来。但它的本质没有一个本体,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实有的法存在。
“真实、自然之状态不可被改变:即使修持与能量显现紧密相关之禅修方法,真实状态之本体不会被改变。”所谓的“与能量显现紧密相关之禅修方法”,也就是能量层面的一些修法。比如说在金刚乘当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气脉的修法,叫扎陇。这些扎陇的修法当然都是跟能量有关,因为“扎”就是脉,“陇”就是气,所有都是能量显现的紧密相关的方法,就算是修这些,我们的本性也不会改变。有的时候能量显现甚至涉及到身体的方面,从本质上来说,身体就是能量的显现,只是说它比较粗大、比较凝固。而我们一般讲的能量,不是身体这个粗大的能量,一般我们说的能量都是细微的能量,看不见的但是能感觉到,比如气脉层面的这些能量、感觉,各种气的流动、能量的流动等等。而事实上身体也是能量显现的一个方面,它是粗大的、凝固的,暂时看起来是比较稳固的一个状态,而一般我们说的细微的能量是比较流动,并且不稳定的状态,就像风一样,所以气也叫做风。所以即使是这些方面的修持,我们的体性也不会被改变,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身语意都是来自我们的本性,来自我们的自然真实的状态。
“诸佛与众生之身语意之状态并无功德品质与大小之差别。超越概念之根本体性安住于定中(又是个“定”,肯定是“平等”)。而在状态中并无法与非法之分,不能认为众生是因,且诸佛也非其之果。”这里说“诸佛和众生的身语意状态并无功德品质与大小之差别”,这个就远离了很多人的认识,因为很多人都认识:诸佛当然是功德无量,福报无边的,身语意状态是完美的,而我们众生是功德非常小,我们的身语意状态是非常糟糕的,这个身体病病歪歪的,我们的语,我们的细微的能量,内在的金刚身气脉也是充满着问题的,我们的心意更是随时在造业的,等等等等。但是,这里为什么要说诸佛和众生身语意的状态没有功德品质的和大小的差别,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有人说是从究竟层面(而言),对,没错。因为我们说诸佛与众生功德品质、身语意状态的区别是在什么层面说?是在众生的业力的层面说。我们的业力的层面,我们体验到:哦,觉者福报无边,智慧无边,能力无边,身语意完美。可是,诸佛的究竟的层面是怎么样的境界?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啊呀,奇哉!原来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相,只因烦恼妄想而无法证得,很多人都熟悉这句话,这才是真正的境界,真正的事实,这才是实相。诸佛发现众生跟觉者没有区别,但众生为什么觉得自己总是有毛病、有那么多问题?因为诸佛发现的是真实的状态,众生发现的是这个能量的扩展,他被这个外境给吸引了,所以就落入到一个错误的认识当中,就算他有错误的认识,他的身语意的真实状态永远不会改变,身语意的真实状态是什么呀?这是出离了很多人的见解的,因为在显宗在八乘佛法当中,没有人能有这样的见解。
在究竟的境界来讲,没有任何一个众生的身语意的状态跟佛陀有任何的区别。他身语意的真实状态是什么?他的身体的真实状态就是化身佛,他的能量或者语的真实状态就是报身佛,他的心意的真实状态就是法身佛,也就是说,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那什么叫做众生的身语意的真实状态(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那就是我们说的三身本具的一切众生的本性。
所以,大圆满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大圆满不是一个教法,不是一个传承,不是一个传统,不是一种哲学,不是一种见地,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相,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说大圆满是一个教法的时候,那个叫大圆满教法,那不是大圆满。我们说大圆满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的本质。所以,我们学这个教法就是要从我们这些虚妄的分别、这些浮在表面、浮在这些能量的游戏的层面的幻相当中解脱出来,要沉到最底层,沉到心的最底层,心的最底层就是这个纯然的觉知,没有别的,所以你要发现它,而且你要认证它就是你真正的本性,你不要再停留在身语意的认同当中。这个教法说来说去就是这几句话,但是很多人就是把握不了,体验不到,总是活在幻相当中,随时分分钟被它们带跑。当然,这个很正常,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一直没有破除这个根本无明,所以我们叫做众生。
这根本无明是什么?原始无明是什么?就是我们没有认出一切现象就是我们这个大圆满的本性,空明不二的本性。不是说只有心才是这个本性、不仅仅只有心的本性才是空明不二,一切法都是空明不二,都是没有任何实质、实有存在,但其中具备无量的潜能,无尽的功德,无量的智慧。这就是整个宇宙当中最大的奥秘,也是最美的展现。我为什么要用“美”这个字?有的人说:“哎,你怎么说‘美’呀?我们佛教还说美和丑吗?”当然说,大圆满就说,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因为你觉得好像说美或者丑,就落入了这种分别执着当中,大圆满当然会说美,它的词是什么?叫做庄严。大圆满里面说:一切诸法都是明觉之庄严,都是明觉的美的展现。庄严是什么?当然是好的,美的,对不对?但是它是这种庄严的美,这种究竟的功德的展现,不是那种世俗的:“这个漂亮,那个我喜欢,那个讨厌,那个人丑陋我讨厌”不是这样的层面,是完全地超越了能所对立的这个层面。所以快乐、美这些词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我们处在哪个层面在发现它、在感受它。超越二元的美,一切诸法、一切万法是明觉之庄严。
“超越概念之根本体性安住于定中,而在状态中并无法与非法之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原文是什么?There is no distinguish between Dharma and Non-dharma 法与非法。“法与非法”的“法”并不是佛法或者什么,是“现象”的意思,我们知道“Dharma达玛”就是“法”,它最原始的意思就是“现象”或者“一切存在、一切的显现”。当我们说“佛法”(达玛)是法当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一个解脱的现象,所以叫做佛法。在这里指的只是现象。在真实的状态当中,在根本体性状态当中,没有法与非法之分,没有是现象与不是现象之分,因为超越了判断思维,超越了有和无,有和无都是对于业力状态当中的众生而言,比如我有一个房子,他没有房子,这都是一时、一地、一空间、一种众生的某个因缘世界当中的一种感受、一种认识,过了刚才提到的这一切,没有了,这个现象就完全不成立,这叫做相对的世俗谛。
“不能认为众生是因,且诸佛也非其之果。”有的人说众生是因诸佛是果,就像著名的《入中论》里面:“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记得吧?菩提心是佛子因,先有菩提心作为一个因,然后有佛子作为果,大悲心与不二慧这是我们成佛的因,但是这不是大圆满的见解。大圆满的见解,佛就不是一个因和果的现象,而是众生本身就是佛,都是觉悟的众生,一切现象都是觉悟的现象。那些刚进来听了一次课或者是第一天来听的人大吃一惊或者无法理解,没什么,慢慢听就习惯了,而且我会帮助你理解。
因为我们认为的所谓的轮回或者没有觉悟或者业力、痛苦、善恶等等等等,都是我们的暂时的幻相。大圆满的见解就是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相,这跟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根本见解是一模一样的。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相,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完全具备如来的功德、如来的品质,如来德相就是功德和品质这意思,因为烦恼妄想没有,这个品质展现出来它的作用,它的能量,它的境界,然后众生就去追逐它,以为是外在的东西,展现出很美好的,就去贪婪、执着,展现出不如自己当下这个二元分别意的就会拒绝,就会愤怒,这就成了贪嗔痴慢妒,这就成了烦恼,烦恼就有它的行为,行为就有行为的结果,这就是轮回。但是就算你在轮回,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质仍然与佛没有区别。
宁玛派的这些跟大圆满有关的法本、仪轨里面经常这么说:“一切众生本来佛,为复成佛而发心”很多修过龙钦宁提修法的人都知道。“一切众生本来佛,为复成佛而发心”其实翻译的不是特别地准确,或者说这句话不是特别地准确。“一切众生本来佛”没错,“为复成佛而发心”(不太准确),我们从来没有成过佛,就谈不上“复成佛”,复就是再次,它说“为了再次成佛,我来发心”这个不对,因为我们没有成过佛,如果在现象上,我们已经成为佛,我们就不可能再成为众生,应该说我们的本性是佛,我们没有发现。就像我刚才说桌子上本来就有一块手表,我没有发现它的存在,是不是啊?大圆满只是拨开你的那层面纱而已,发现你原来虚空中的太阳一直在。我们说“今天没太阳,今天下雨,今天阴天”其实太阳一直在,一定是的,否则你根本不会存在,因为地球上的众生没有太阳早都完蛋了,所以太阳是一直在的,只是你没发现而已,同样,我们的佛的功德、德性、德相、如来德相一直在,我们没有发现。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尽管我说得多么重要,我详细地解说,很多人无法承受,无法相信,无法理解。所以,这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我不相信我没有讲得很清楚,但是很多人就是无法理解、无法相信。其实很多人理解了,但是他无法相信,他无法接受,就是这样。因为多少年来接受过的各种教育、各种世间观念的影响,包括佛教的八乘佛法的影响,他认为不是这样的,尽管我证明给你看了,但(这)仍然是很难很难接受的事情。
“教授因果之上师犯了错误。从我而显现之一切现象亦然:一切皆为一体,无善恶之分。”在一般的八乘佛法这个范畴当中,不会认为教授因果、教授外续部、教授内续部等八乘佛法的这些见修行果有什么错误,或者认为这些上师们有什么错误。错误是对谁而言的?对于究竟的智慧(普贤王如来)而言他们是犯了错误,为什么?因为是二元的见解,因为在走弯路。但是他并没有否认八乘佛法最终都能成佛都能够发现自己本具的如来本性,“犯了错误”指的是他们走了弯路。教授因果当然就是显宗教法,显宗的教法又慢又漫长,这是特别相对于显宗来说的,因为金刚乘来讲,它是果乘不是因相乘,果乘的意思是说它以佛为道,以本尊为道,这就是它的高明之处,所以密法是非常珍贵的,教法当中说“值遇密法比值遇佛陀还难”就是这样。“从我而显现之一切现象亦然:一切皆为一体,无善恶之分”这没什么可以解释的,都非常的清楚。
2.6.2.6.4.明了一切教法都含藏在普作王之本性中的章节
“首先,为究竟自性得以领悟故,传授了关于显现的十个朵陇。然后为遣除疑虑及戏论既确信故,传授了精确揭示此自性的十个朵陇。为使领悟自生智慧之自然智慧并不依靠因果,传授了超越因果的十个朵陇。为使领悟无上之源之自生智慧无需通过有为造作与勤勉努力而去寻求,传授了超越有为造作之圆满的十个朵陇。”
“朵陇”就是这种分开的讲述的陇,“陇”就是“精要的教言”的意思,“朵陇”就是陇当中的要点、章节。这里有很多的“十个、十个”,都是讲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讲领悟究竟自性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是遣除疑虑,对不对?我一直跟大家说我讲这个课主要有两件事:一个是让大家领悟我们究竟的自性、我们的本性,一个就是遣除疑虑,破除大家的这些习气、这些概念,让大家能确信,这个确信不只是头脑确信。我们之前多少已经发现了这个明觉,但是有可能就像镜子上面有一些水汽一样,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晰、清楚,还有一点点心意识活跃的概念的作用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排除这些疑虑,消除这些概念、这些顽固的习气,我们就能够非常迅速地趋入这个正觉当中。
“自生智慧并不依靠因果、自生智慧无需通过有为造作与勤勉努力而去寻求、为了领悟自生智慧自身树立之自性真知”这些我们一直在讲。什么叫“自性真知”?著名的拍掌。好的,ok,我虽然是在讲这本书,但实际上我讲的也是这本书当中要讲的最重要的方面,我并不是说完全依照它的这个章节的划分来讲,而是试图把这些精髓融入到每一个篇章当中,只要有机会都让大家来能够把握这些最关键的方面。
“与五个支分相联的有五种必须。关于显现的朵陇旨在真正识别究竟自性,因此,当此究竟自性被准确领悟时,就再无对见、行,或誓言,又或对踏涉一条修道的需要。”这句话非常重要,仔细听。我再重复一遍:“关于显现的朵陇,旨在真正识别究竟自性,因为,当此究竟自性被准确领悟时,就再无对见、行,或誓言,又或对踏涉一条修道的需要”。
这是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当你准确地领悟了你的本性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去生起一个什么见,生起一个什么行为,生起什么样的誓言。因为我们以前的习气总是要这样去做,我们已经到了究竟的见,它是一切见的本质,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有其它的见。有了正确的究竟的见,你的行为就会非常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当我们照顾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领悟了确信无疑的心的本性的经验)的时候,我们的身、语、意的一切二元的方面都会自动地得到照顾,也就是所谓的自动地融摄在它的实相当中。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特别去问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是否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记得吧?我们总是在说大圆满教法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什么誓言,没有一个真正的什么戒律,唯一的就是认识我们的本性,当我们认识我们的本性的时候,这是究竟的智慧的状态,当然我们的行为就是相应于这个状态,根本不需要特别有什么样的见、修、行。至于所谓的禅修,当然就是安住在这个见当中,因为大圆满的见不是一个什么见解、头脑的认识、对事物的判断、思维、分别,而是现量处在从来也没有堕入到二元的这个本性、这个赤裸的真知当中、这个当下每个人都可以发现的这个赤裸的真知之中。
我一直在说《无上之源》讲的是整个大圆满最究竟的当下解脱之道。传统有很多的说法,包括一些著名的祖师们也在说:“大圆满心部偏空,大圆满界部偏明,大圆满窍诀部是明空双运,所以它是最究竟的”等等,然后很多人互相抄、互相背诵这些话,人云亦云。你看《无上之源》这个最古老的大圆满的密续之一它是怎么说的?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教言,没有比这更直接地所谓的发现真知、解脱幻相的教导。这里再次确认了这一点,它没有一个要去修什么的。
记得我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我06年第一次开始翻译南师的教法,那个时候翻译大概一年多吧,然后我以前有一些朋友,跟无央之界论坛有关系的一些老朋友,一些以前的大圆满的老修,他们比我接触大圆满要早大概差不多20年吧,因为“无央之界论坛”等等很多的因缘,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然后他们通过我进入到南师的教法当中来,当时那个时候(我开始翻译两年左右南师的教法的时候),这些人已经修持大圆满已经有20年了,因为他们90年代早期就跟法王如意宝、跟苯教的一些大圆满上师等等有这种学习,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小白,也不算真正的小白,但对他们来说我是一个初学者。所以我那个时候我就去问他们,我说:“你们修学大圆满这么多年,你们每天具体修什么呀?”(比如南师的教法就是非常地清楚,法会上讲什么,日常中修什么,比如我们修学纲要里面说修什么修什么)当时我们三个人在一起,他们两个就笑了笑说:“没有什么可修的呀。”我当时实际上不是很理解的,而且当时我也不太认同他们的说法,怎么可能说“没有什么可修的”呢?但是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明白了,的确是这样。这里也是在说这样的事情,没有一条可踏涉之修道,没有具体去修什么。
你想想,大圆满的这种真正的纯粹的大圆满的实修是什么样的修行?我们这个课程当中一直在讲,叫“无修之修”,as it is,如其所是,如是。“如是”是啥意思啊?这不是用头脑在那边理解一下:“我什么都不做,我就法而如是,如如不动,然后放松”不是这么庸俗的、简单的理解。这是有个基的,有一个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你已经对自己的这个赤裸的、脱离能所的心的本来觉性已经了然于胸。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也只不过是发现每一个当下的这个真实状态以及它的作用而已,没有特别修什么,是不是?“修”是啥意思啊?修理,这个东西坏了,我得修一修。什么叫修行啊?(因为)不太对了,所以我要改一改,这叫修行。那什么叫无修之修啊?大圆满。
什么叫大圆满无修之修?发现自己的真实状态。这个真实状态你以前一直有,但是你从来没发现过,所以要认识到它,而且你发现它不光是你自心的真实状态、你的本性,而且它是一切现象、一切经验、每一个当下的所有一切万法的本质。一切万法唯有通过这个赤裸的真知,(老师打了个响指)第一个刹那赤裸真知才能够知道一切。你的思维、你的情绪、烦恼、妄念、幻想、白日梦、黑夜的梦,甚至你的散乱、你的人格分裂、你的精神病、你的所有的状态里面都有你的本性在闪耀,只是你没有发现,甚至所有的桌子、所有的电脑、所有的房间、所有的万法、万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没有一法不是通过觉性而现的。如果我们不是真实地能够处在现量的经验当中发现这一点,就总是在追求大圆满高大上的境界:“我在那个境界当中没有念头,然后万法都是平等的”我们想象出那样一种境界来,这样的基是在头脑的层面的想象。
所以为什么说这个心部是大圆满真正精髓的所在,我跟大家一再说大圆满也有不同的层面,原始的大圆满你们一定要了解!原始大圆满,你看这本书,如果那些没看的人,你不要说“我进来听到直指就好了,我就解脱了”不是那么简单的,你把这个课从头到尾听一下,也许听一下不够,你得听几遍。你真正地、念兹在兹地领悟了这一切要点的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无修之修、当下解脱”是真实不虚的,不是以前难以想象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个教法当中从一开始就说了《无上之源》这是一切教法的本源,就像《声应成续》、《本初胜妙》等等也是一样,它们讲的主旨都是一样的。这些早期的原始的大圆满教法是在大圆满三部没有那么清晰地被分出来(之前),并且(没有)落入到后来佛教的各种八乘佛法的这些分别当中。因为后来有各种各样的论,一代又一代的这些祖师写出(各种)大圆满的论,当然有很多从根本智慧上说是毫无问题的,但是从教法的纯粹来说,这个一千多年前的《菩提心普作王续》以及最古老的《声应成续》这样的教法,这些真的是大圆满的最精髓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没有特别多的头脑的区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很多后来添加上的东西,明显地赋予了佛教的痕迹,我指的是显宗、金刚乘,尤其是外续部,外续部和显宗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现在所谓叫大圆满的,你仔细观察80%都是关于显宗和外续部的,然后加行的内容,然后10%可能跟金刚乘密法有一点关系,最后可能不到10%(如果比较惨的话,我有的时候称之1%)就在上师瑜伽的某几句精华的里面有一些窍诀,没有像无上之源这样从头到尾就讲最究竟的东西,而且让你直接体验到。大圆满从这样一个原始的、纯粹的、丰富的来源,变成了现在这样一种比较尴尬和贫乏的状态。我并不是说现在的龙钦宁提、龙萨这些很贫乏,我的意思是说,这些教法的大圆满的部分是很好的,但是它现在已经被包裹在前行、加行、显宗、五部大论、各种各样的教言、各种各样的上师加持教言、各种咒当中,大圆满在哪里?你们掰开1000层的卷心菜发现第1001层里面原来有一个大圆满,你也可能没有那个幸运去发现,你很可能没有到第一千层去发现这个就已经念阿弥陀佛去了,你可能信基督教去了,有没有这样的人?你认识的朋友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学了很多年所谓“高大上的大圆满”,结果后来消失了,有没有?
所有的人都说大圆满好,现在我告诉大家啊,这个大圆满不光是佛教界知道是好,印度当今不二论吠檀多Advaita Vedanta最重要的导师之一,那位上师在纽约经常在讲法,非常了不起啊,他也知道大圆满,而且他非常清楚的说大圆满其实就是不二论吠檀多的另一个版本。不但他这么说,还有很多很多的,所以,现在大圆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世界性的精神现象,各种教派他们都知道大圆满的一些东西,甚至基督教。有一个重要的基督教的学者,一个有影响的人物,他有多年的基督教的禅修的经历,因为基督教有一些密派、密教Gnostic之类的这些,有个人叫托马斯.默顿,他们当年跟夏扎仁波切有一些交往、交流,他们都知道大圆满。
可是,很多人他们进入到了大圆满里面,他们发现讲来讲去,跟他们所渴望的那个大圆满(Great Perfection、佐巴钦波、佐钦)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怎么都是在讲这些因果、业力、本尊、气脉呀?好像跟他们想要了解的大圆满大相径庭,这就是我们当今的这个大圆满的现状。比如说龙钦宁提里面最伟大的大圆满的部分叫做《智慧上师(益西喇嘛)》,有的翻译成《大圆胜慧》,非常棒的,但是龙钦宁提大部分的不是这个,大部分是金刚乘的内容。有很多的经典翻译出来就写一个大圆满的名字,所以很多人以为金刚乘就是大圆满,这个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很多藏地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包括一些仁波切,他们区分不了(金刚乘和大圆满),或者说他们不区分,我觉得大部分是区分不了,不是不区分。因为在相对层面你必须区分,在究竟层面你才能知道它的不同的地方,你才知道它是一切法的究竟的本质。
所以很多人学来学去就退心了,(因为)找不到他们当初的初心,当初觉得佛法充满着智慧、充满着魅力、它破除了迷信、破除了这些二元的崇拜,也有很多人是从所谓的外道和其它宗教当中过来的,觉得佛教很好,结果进来以后就发现有各种各样其它形式的崇拜、混乱、迷信、习气……这种问题比比皆是,而且佛教当中这样的东西在所有的宗教中是最严重的之一。因为佛教的历史比较长,这不是佛教本身的问题,是后来的人类附加到上面的问题,是人类自己的问题,但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现象来说,它跟人类的努力跟人类的作为当然有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这两者是无法完全分清的。
就像我们的汉语,从好的方面来说,汉语真的是非常的美妙,非常的精微的一种语言,可是它有无数的缺点,就像中华的文化一样,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非常非常精微大义的东西,但是也有很多已经跟时代不能并存的东西、必须革新的东西、必须被超越、必须与时俱进的东西。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如此,语言也是如此。你的语言还是五百年前的语言,那一定是行不通的,你的文化还是五百年前的文化,不与时俱进也是会有问题的,就是为什么当年以中华帝国自居的这个大中华,一直因循守旧到后来被人欺负得一塌糊涂(的原因),这一个小小的世俗的例子,其实教法当中也是如此。因为教法一旦在人当中传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弊病,因为是人在传播教法,不是教法像电脑程序一样一直在运行,不是这样子的,是人在传播教法,就像我现在讲课一样,我也是在传播教法。
所以,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纯正的大圆满,什么是后来加上八乘佛法的因素乃至世间各种习气和概念造作出来的“所谓的大圆满”,一定要区分,否则你这辈子学大圆满要学出个名堂来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子,一个噶陀寺重要转世上师的弟子跟我转述(他上师的话)说:“不光是汉地这些所谓来学大圆满的人当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领悟大圆满,藏地也一样”,我说:“这个跟我讲的一样嘛”,他说:“是啊,你们的见解是一样的”。的确是这样,百分之九十九,大家不要觉得很气馁,据说有上百万的人对大圆满感兴趣呢,你是那百分之一,那你已经很厉害了,对不对?一百万的百分之一是多少?一万,那已经很多了,是不是?这个也不算题外话哈,我们继续往下看。
“准确揭示[此自性]之朵陇旨在达成确信无疑,而且在通过对于心之自性确信无疑后,要克服去寻求证得觉悟之需(念诵原文 略)”这个其实前面也都说到了,有这些不同的“朵陇”,有的是要达成确信无疑,不但如此,而且确信无疑之后要克服“去寻求证悟”等等这样的倾向。我们只要发现这个本具的证悟、这个最深层次的真相,就可以不需要去找、去求、去怎么怎么样,因为你有任何这样二元的倾向都容易成为它的障碍,包括勤勉努力等等。
有的人说:“你不是说大圆满要具足五种根器吗?五根当中的第二根‘精进’不就是努力吗?而且排在第二,表示是第二重要的。”的确是这样,第一重要的是参与,也就是意味着你的信心、你的意乐、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是不是啊?所以有兴趣,你就会来参与闻思修,之后就是要努力,对不对?所以勤勉是很重要的一个品质。但是我是怎么表达这件事情的?我一直在说,你作为一个初学者,你要勤勉努力地闻思修,来发现什么是那个本自圆满的本性,什么是那个超越勤勉努力的本性状态。这个状态的发现一定是无修的状态,完全放松的状态,因为它一直在那儿,你完全放松你身语意的二元的遮蔽,它就自然显现出来。当还没有显现,我们再加一个窍诀:是什么在知道这一切?你就更加地清楚。实际上本来的觉知和放松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我们有的时候还是(被)有些概念遮住了,所以我们会把阿底上师瑜伽分成三步:第一步观想明点白阿,第二步放松或者称之为完全放松,其实真正完全放松已经发现了;但由于没有完全放松,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加第三步——是什么知道这个空、这个明、这个乐?等等等等,是什么知道?
有的人就不明白是什么知道,然后他得出一个概念说:“是我的心知道、是我知道”,那我又问下一个问题:你的“心”的哪一部分知道?你的“我”的哪一部分知道?当然就是你的“我”或者你的“心”的觉知的功能。好,已经说了觉知的功能,那你现在能不能发现这个觉知本身呢?而不是说觉知什么东西或者觉知一个什么境界,你能不能发现这个觉知本身啊?OK,觉知这个觉知本身,听懂了吗?所以这都是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破除这个二元的方式。
我这个课程如果你完整听了,我至少花了20种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包括打的一些重要的比喻。你不要以为这些比喻很次要,它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都处在大脑在运行的状态中,也就是这个所谓的第六意识在起作用的当下,这个时候,我们大脑能理解的比喻对于觉性的领悟发现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说的,电视机的屏幕就好比我们的本性,电视机屏幕上上演的各种节目就好比是我们本性的功德的展现,然后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跟着这些节目跑,也就是跟着我们本性的功德跑,我们本性的功德展现出声音、光和光线、各种山河大地的景象,我们就跟着它往外跑,跟着人我众生往外跑,不知道这是我自己的能量的展现,(不知道这是)我们一切众生的觉性的能量展现。就好像我们跟着电视机上的节目跑跑跑,我们看着电视节目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觉知没有了。尽管如此,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因为你还在看那个屏幕,屏幕就是什么?刚才说了,就是你的本性,这个黑漆漆的屏幕(黑漆漆象征着空性,我只是打一个粗糙的比方)虽然它是黑漆漆的一个电视屏幕,但是只要它插上电,有了电视节目源,它就有无穷无尽的电视节目展现出来。这个比喻非常的重要。因为它非常的贴切。
又或是大圆满经常举的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稍微有点费解,所以我总得花很多的口舌去解释。镜子,镜子就是我们的本性,镜子当中反射出来一切这是镜子本具的功德。但是如果你以为镜子里面反射的这些东西是真实的,你跟着它们跑,跟着它们散乱,你就在轮回,相反如果你只是像镜子一样无尽的反射一切,你的本性并不为其所动,但是仍然在如其所是地反射一切,这就是你心的本性。所以在这个二元的所谓的轮回的现象当中,你的本性永远不会轮回,电视机屏幕永远不会被电视节目打败,镜子永远不会被镜子前面的万世万物打败,对不对?
又或是我举了另外的例子,就好像一个演员,他扮演一个角色,慢慢的入戏太深,忘记了自己。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存在这种风险,因为我们总是能忆起自己是谁,除了那些过于执着的演员,他们真的得了抑郁症,得了各种问题,甚至疯了,也有这样的演员,是不是?
还有一种比喻:就好像我们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然后在这个梦中,我们做了各种事情,我们经历了无数的事情,甚至过了一生,以前中国的文学里有很多类似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做梦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本性;无穷无尽的这个觉性的展现(觉性有无数的显现的可能),它具体显示为另外一个人,就像我梦中梦到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这一切发生在哪里呢?这是发生在这个做梦者的心意当中(意生身,梦境的实质就是心意当中升起一个身体,心意制造出来一个世界)。这就是(比喻)我们的真实的状态,我们的本性就是如来,一切诸佛,我们的本性就是一切诸佛,就是如来,现在如来的功德,它的能量,它的潜能展现出来,这是如来的游戏,这是如来的功德的展现。
就好像我们跟着电视机的节目在迷失、跟着镜子当中反射的影像在迷失、跟着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迷失、跟着自己做梦的这个角色在迷失一样,但是我们这个本人永远不会迷失,所以——认识这个本人。
我感觉今天不是很累,那我们就安排明天晚上再讲一次,因为我这个礼拜休息了一次,还有一次课是在讲阿底上师瑜伽,这样就影响了我们的进度,因为我原来计划在7月初把它讲完的。明天加一次,然后周二再讲,这样,我就可以在7月上旬讲完,因为7月10号以后我要进藏。有的人说:“老师您都在讲这么究竟的大圆满了,您还需要进藏啊?”我进藏是去玩好嘛!(老师笑)不要太在乎了,这是我的游戏的一部分,进藏不等于我要去求法,我们总得做点事情是不是?大圆满同修会得运作起来,南师的这么多美好的传承我们要把它传下去,对不对?虽然金刚手是一个辅助修法,但是很多人也需要啊,尤其是那些没有力量的人、瘫痪的人、被八部鬼神侵扰的人,他们非常需要这些,而且激活了一个本尊的智慧,几乎一通百通,所有本尊的智慧都可以逐渐的展现,而且南师是以大圆满的见来统摄阿努瑜伽的修法,他在修法解释里就有讲。
而且我不希望南师圆寂以后,大圆满同修会这些人就在那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个也不敢讲,那个也不敢讲:“因为上师没授权,没授权怎么办呢?好可怕。(没有)授权我要是讲了,我就违反三昧耶了”。谁受权南师讲法了呀?所以关键是自己要认识自己,你自己要搞清楚你是什么状况,当你对自己确信无疑的时候,你当然可以把教法传承下去,否则这个教法就完蛋了,这个也不传,那个也不传,(南师圆寂)已经两年了,还要怎么样啊?是不是?我已经跟大家说过了,大圆满同修会,现在全世界就中国的会员在迅猛地增长,我们已经马上要接近全世界(会员)的一半了,现在是往三分之一去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根本的加持。如果说我没有丝毫的功德,没有丝毫的知识、经验,我在这边讲,护法分分钟都把我给灭了,难道大圆满的这些都是说着玩的嘛?(老师笑)是不是?所以,当我们的教法在欣欣向荣地展现它的功德的时候,当所有听法的人欢欣鼓舞法喜充满的时候,这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们不需要其他人来认证什么、来给我们背书,那都是叫二元的,大圆满是自证自明的,搞什么哩咯儿愣?谁在乎?你们在乎你们去折腾吧。(老师笑)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
这次进藏,我想说的是,因为我想南师这么伟大的一个上师他的教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地延续下去,甚至南师的这些藏语、藏文化这些努力我都不希望(它们)消失,因为我非常非常爱我的上师,(他)也是很多人的上师,我非常地尊重他,我非常地怀念他,我认为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之一,所以我要尽量地把他的教法和事业发扬光大,就是这样。
“谛听,大士!情器世界之一切现象,一切言辞与含义,皆为清净圆满识。”
清净圆满识就是我们的明觉,本来清净、本自圆满的识就是Consciousness,就是觉性,也是(纯粹的)觉知,当我们说纯粹的觉知的时候就是觉性。
“空性层面与虚空界正是超越戏论且无碍之清净圆满识。空、风、水、土及火元素之显现即是清净圆满识之体性。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即是清净圆满识之三种体性之显现。传授此三身教法之三身上师亦是清净圆满识之三种体性。”我们之前说一切的万法,包括五大元素空、风、水、地、火,还有三界(对于轮回众生来说显现出来的全部的世界就叫三界)这都是清净圆满识三种体性之显现。
什么叫做三种体性?就是本体、自性、能量。本体空性即法身,自性光明即报身,大悲周遍或者叫能量持续不断地显现即是化身。当我们没有领悟这个法身的时候,法身就显现为它的二元状态,二元的投射的或者能量的扩展的二元状态,那就是意、心意。当我没有领悟报身的清净的、超越轮回的、(超越)能所对立的这个光明的时候,它就显现为色界,(它)也是光,两者都是光,一个是能所对立的光,色界;一个是超越能所对立的报身的清净光明,超越了轮回。在轮回层面当我们没有领悟觉者的所谓的化身大悲周遍(也就是一切现象的本质)的时候,就显现为欲界。我们身体的本质就是诸佛的化身,当我们没有领悟身语意(尤其是身体)的本质的时候,它就显现为(我们作为人类的)身语意,显现为(人类的)身语意的话就是凡夫。
当我们进行所谓的禅定的时候,专注于一个外在的所缘,然后越来越专一的时候,我们慢慢地从这个身语意的个体的局限当中暂时地解脱出来。“暂时地解脱出来”这意味着我们专注一个所缘,也许是外在的,也许是内在的,比如鼻尖或者外在的一个佛像,我们这样修禅定,慢慢我们会进入到欲界禅定、色界禅定、无色界禅定(有的时候禅定可以是很长的),当这个定力消失的时候,当这个因缘和合的因缘结束的时候,禅定就消失了,所以这是暂时的解脱。所以身、语、意、欲界、色界、无色界、五大元素、五烦恼、五方佛等等,其实都是我们的觉性所现,因为觉性本身就是本来清净与本自圆满的不二。刚才这句话说了三个要素:本来清净——空性(法身);本自光明、本自圆满——也就是报身;“的不二”就是化身。这就叫三种体性,明白了?
“传授此教法之三身上师亦是清净圆满识之三种体性。”比如九乘佛法里面说“法身佛普贤王如来他传授了什么教法”,(其实)不能说“他传授”,因为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佛、具体的觉者,他只是我们觉性的一个象征,(应该说)我们的觉性当中自显现了三种内续部: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也就是金刚乘的生圆次第还有大圆满。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这三者就是法身普贤王如来所现;以金刚萨埵为代表的报身佛(还有其他的报身佛,主要是金刚萨埵)主要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化身佛(比如这个劫数当中主要是释迦牟尼佛)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也就是小乘加大乘。这就是所谓的九乘佛法的三种上师、三身上师。实际上也就是:本来清净法身现出了内续部的三乘,也就是九乘佛法的七、八、九;自性光明的报身佛,比如说金刚萨埵显现出来事部、行部、瑜伽部,四、五、六;大悲周遍或者能量持续不断显现或者说本净与圆满不二的这个化身,比如这个劫数当中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的代表,那么他展现的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这就是我们说的普贤王如来的三种体性的展现,这样大家明白了吗?
“识之无间断之智慧显现为欲界。识之自性显现为色界。识之无生本体显现为无色界。” 刚才我已经说过类似的话,无间断的智慧就是能量持续不断的显现,南师说的原话:“化身就是能量持续不断的显现”,那就是欲界。因为当他说能量持续不断显现,他指的是大圆满的第三句话,能量持续不断的显现或者叫大悲周遍,那就是化身。化身层面没有被领悟那就是显现为欲界,对不对?它是跟身体特别的有关系;那么能量的本性就是报身的层面,你没有认出它的真相,那就显现为能量的二元的状态,那就是色界;心意的话,就是心意的无生本体、识之无生本体显现为无色界,无生本体就是它的空性的方面,显现为无色界。因为无色界没有色、没有物质、没有色相,大家以为这就是超越了二元。错!为什么?是谁在体验这个无色界?对吧?有一个体验者,有一个被体验者,当然就是二元对立。
有人说了:“你天天在直指说什么‘是谁在体验这一切’?那你跟它有什么区别?”区别大了。因为我们的见解当中是说,比如我在这里,我现在体验到一切,我体验到房间、桌子、电脑、体验到这个人,这个叫无央的人又在讲课……但是我们大圆满教法当中说:“这一切都是我们自性的能量的展现”,这样我们一个头脑的见解已经获得了,并没有一个外在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我们根本见解说本体空性,我的心的空性当中具足了无尽的功德,它在具足一定的助缘的时候,它就展现为这个状态。但是这话是啥意思啊?好,(详细解释一下)
我的心是空,我的本质是空性的(这个很多人学过一点显宗、金刚乘的人、学过加行的人都明白),当你寻找这个心的生、住、灭的时候找不到,当你观察任何念头在哪里?从哪儿来?去哪里了?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象?都找不到。(所以得出结论)哦,心是空的。
OK,心虽然是空的,但它不停地生起各种作用:一会儿烦恼、一会儿妄想、一会儿禅定、一会儿怎么怎么样,是吧?(这证明)当然它是有作用的,所以在这个当下的心的本性它具足无尽的功德。我们相信它一定是有功德,有能量潜能,否则它不会不停的地作用,因为有的时候是在凡夫的状态,(有的时候)是比较殊胜的状态,我们通过引导甚至可以处于心的本性当中,这就表明我们的心意具备无尽的可能性,这就叫心的潜能,对不对?
所以,一切的外境都是具足无尽的功德的根本体性结合了一个助缘(而显现)。什么叫助缘?比如我现在是人类,我具有人类的业相,我坚固的有一个潜意识或者说一个很深的牢固的概念,认为我就是这个身语意这个人,尤其是身体,这就是我,照镜子的这个人,我身份证上有我的照片,上面写着我的名字,那当然是我……这就成为我们主要的执着,这就叫我执,有一个虚妄、分别的我,一个粗大的未经分别、思维的一个我,未经智慧的观察的一个我,这就叫做业力的幻相。这个幻相就成为我们的“助缘”。所以虽然我们有无尽的本性,我们的空性具备无尽的功德,不断的显现,但是现在我们就显现为这样一个主客对立的业力的现象。
这就叫做空性当中具备无尽的潜能,结合一个助缘(助缘就是人类的业力,共业)所以显现为这个样子。但这不是一切,这只是我们所谓的觉性的三种能量(其中)的一种显现,这叫“扎”能量,能所对立有一个外境跟我对着,在我之外有一个世界,有我的对象等等。但是还有别的能量,你做梦的时候不是这种状态吧?你所谓观想闭上眼睛来观想什么什么自己变成了金刚手,也不是这种能量吧?你无梦深睡,深沉睡眠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这个状况。所以觉性有不同的能量展现形式,不要只是认为这就是真的,什么是真的?这对谁来说是真的?对什么时候的你来说是真的?所以要破除这些坚固的认识,这非常的重要。OK,最后几分钟,我们继续学。
“发现离戏之平等时,即使地狱道以及沦为寒热、饥渴、愚痴、喑哑痛苦之猎物之他道众生,也可在真实自然状态中自解脱。”说的好听,他说发现离戏超越概念的平等,也就是这个大圆满的明觉的状态的时候,这个本性的时候,即使是地狱道或者成为他道众生的猎物的比较悲惨的众生(被人追杀的猎物,有的是寒热饥渴的地狱的众生,愚痴喑哑的这些动物等等)也可以在这个状态中解脱。我说他说的好听,为什么呢?因为当你成为这种被追逐的猎物的时候,你显然已经不在那个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美好的说法,不过呢,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美好的说法。
也就是说,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人类,我已经发现了明觉,有一天我做梦,我发现我变成一个动物在被人追杀或者怎么样,这是有可能的吧,是吧?我发现我掉到地狱里或者在一个说不清是什么样的、迷乱混乱的、可怕的、肮脏以及恶心的一个恐怖的境界,这个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是有可能的吧。OK,忆起你的真知,你的赤裸的觉知,那就是你的真心,你的本心,你的本性。这个当下,我们还可以自解脱的。
“因其自生智慧概念化客体对境,它超越一切对源于业习之功德品质或者过失之考量。”这个“自生智慧概念化客体对境”,(我看看这里翻译的是不是对的,有的时候我读着读着发现有些段不是特别的对劲,有的时候是对的,有的时候不是这样)哈,我发现一个大的翻译错误,它原文是:“因为自生智慧不对客体对境进行概念化”,被翻译成“因其自生智慧概念化客体对境”,正好说反了,抱歉,我校对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点,大家在这里加个“不”,改成“不概念化客体对境”。因为原文是does not conceptualize ,因为自生智慧怎么会对客体对境去概念化呢?所以(实际)是“因为自生智慧不对客体对境概念化”这个意思,或者“不概念化客体对境”也可以。
“它超越一切对源于业习之功德品质或者过失之考量。”就是它超越了“这个有功德、那个有功德、这个有过失、那个没过失”等等,不在乎。大圆满行者有的时候也会去跟着(做)一些什么,比如我们去藏地(我们去年也去了,今年又会去),我们去朝圣,但是我们似乎跟那些朝圣者不太一样,并不是我们想变得跟他们不一样,我们没有这个愿望,我们不想跟他们变得不同,恰恰相反,我们想跟他们显得是一样的,因为这样不会显得非常地引人注目或者被人关注。可是态度上是很不一样的,比如我看着寺庙的佛像,我总是会“嗡阿吽,阿——”就这样子,什么意思啊?“嗡阿吽”表示一切诸佛的身语意,诸佛的身语意就是他们法报化的境界就叫“嗡阿吽”,我的自身的身语意的真实状态也是“嗡阿吽”代表,所以“嗡阿吽”可以了。然后“阿.——”是什么意思啊?“嗡阿吽”的实质、它的精华就是“阿——”,就在上师瑜伽的状态当中。
可是基本上所有的这些朝圣者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在那磕头啊、拜啊、祈祷啊……,有人说:“你们大圆满的人这么傲慢,连跪都不跪下来,你们那么多的过失、问题、业障,怎么那么傲慢?你们膝盖都不可以弯下来”你说的是对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相对层面都有很多的业力、习气、过失、问题,但我们不跪下来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傲慢,而是因为我们经由大圆满的精髓的教导,我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消除这些习气、障碍、过失、无明、问题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就是相应诸佛的身语意或者观想诸佛的身语意融入我们自身,然后完全放松,这是超越一切的、消融一切的业力的最好的方法。请问,如果你有这样的知见和方法,你会选择哪种?当然,你又不傻,如果能够迅速地消融你的业力,你当然会选择后者,对不对?所以,并不是我们想变得与众不同或者傲慢。
当你在那边磕头、拜啊拜啊,这个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是非常二元的方式:我是充满业力的众生,请诸佛菩萨加持我、净化我……这当然很好,但是这不够好。因为你只是在用你的凡夫心在祈求诸佛加持,就算一些真正修金刚乘生圆次第的人,他们也不明白这个见解,他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因为这是西藏人普遍做的事情,也是汉族佛教徒普遍做的事情,所以他们都会去这样模仿,一个人保持特立独行的见解、独立思考是非常难的,99.999%的人都是在跟随别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总是要试图安住在我们真实的状态当中,我们完全的放松,所以我们也不是什么努力,如果你说这是一种努力,那就是超越努力的努力,这就叫无修之修。
“真实之体性从未远离自身,即使有人想转变它,它也不会改变。即使有人想要追寻它,也无一物可得。”
“谛听!人与天人很难领悟它。因根尘而散乱,他们处于无明之中,而且满足于任何对其之教授。当未传授给他们无误、终极及圆满之法时,他们学习了以因果之不了义教法为基础的胜义谛与世俗谛,他们的心意因对错二元分别而止歩满足,而且助长此二元分别长达数劫之久。”
同学们呐,这不就说的是我们自己吗?在听课的有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我们就是人,我们因为根尘而散乱,我们总是满足于得到一个教法,然后我们就深信不疑地接受了,有的时候不一定相信,但是也接受了,因为都是什么高僧大德讲的,那肯定要接受。所以,当传给他们这个无误的终极的法(终极就是究竟的、圆满的法,就是大圆满、阿底瑜伽这样的教法),他们已经学习了因果不了义这些为基础的二谛……
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区分)这个是真理、这个是世俗,这个是对、这个是错……这是显宗的人最明显的特征。他们有一个模式: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所以他们会因为这个原因很容易让自己止步满足,得到了一点点很微不足道的受益就一直执着。比如学了一点点中观,然后就知道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胜义谛,然后就开始判断、思维、分别这个究竟,那个不究竟,然后就觉得这个特别棒,觉得这个中观绝对太棒了,唯识太棒了,如来藏的观点太棒了……他们觉得这个也太棒了,那个也太棒了,真正棒的东西,最棒的东西来的时候不认识了,因为是跟以前完全不同的层面的教法、智慧。所以“他们在这个二元分别中长达数劫之久”。
所以,你们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想尽量地击破那些显宗人的习气了吗?不,不是显宗人的习气,是显宗的习气,因为“人”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有可能有显宗的习气,有可能是金刚乘的习气,有可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有可能是自己虚妄分别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显宗的错,就是自己的习气,但是跟他学显宗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时候要破除它是非常难的,因为他抓住了一点能让他受益的东西,他就不放了,然后满足在这个境界当中。
“所以,首先要以精确无误的方式来教授明觉之自性。”精确无误的方式,你看我们以前被直指了好多次是吧?南师直指、某某大德直指、某某大圆满上师直指,我请问大家有多少人非常非常精确无误地认识到了明觉?我们不用投票,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了,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有很多很多的这些概念,觉得是必须是这样,必须是那样。 但是《无上之源》这个教法它代表着原始大圆满的精髓,这种纯粹的大圆满的精髓的方式显然是绝大多数人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南师花了好多年时间,比如过去的10年当中他讲过好多次的心部教法,几乎占他讲法的一半,至少有一小半吧,总之是最多的之一,就算有些人学过一点点心部,可是多数还是停留在各种各样的不清晰的状态当中,有的人甚至连这个“镜子”都没有发现,连“沾了一些水汽的镜子”都没有发现,他们发现的只是自己的概念,他们在想象当中。这并不是南师的错,这是我们自己的非常非常坚固的习气,到现在为止,我们很多的老同修,说起大圆满来还是以前那一套佛教术语,不可思议,他学不会用大圆满的这些术语!并不是术语有多么的重要,而是这术语后面透露出来的见解、经验、智慧很重要。你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见修行,你还是用以前那一套,这就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在让自己固步自封,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就强调要以精确无误的方式来教授,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用本族语来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翻译的东西达到百分之百几乎没有可能,而就差那么一点,有的时候人就捕捉不到。当然也有的时候也不仅仅是翻译(的原因),有很多的原因,包括上师本人的风格等等。
“一经传授,其人就会遇到超越寻求之无谬之道,而且从最初的那一刻起,其人就已经登上了无需勤勉努力之次第。”哇!这样的人厉害。
“这样,其人就与超越寻求之道以及无需任何禅修之状态相联,获得了稳固的超越一切勤勉努力之快乐。”这里,我又想插两句,因为实际上这些话我一直在讲,我说大圆满这个原始的精髓就是无修之道,这个不是说头脑的一个见解,这个是在精确无误地直指明觉。所以我用了差不多20种方法来给大家直指、来给大家引导,掰开来揉碎了反复的各种讲,至少我直指过100次以上。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很多人都能领悟,很多人都能有实际的经验生起,现量的经验生起。这样的话,你已经找到了这面镜子,就是你自己的本性,更有可能还是有一点点概念啊这种心意识的成分,但是这个方向,这个大概的已经发现了,所以你就要不断地去稳固它,所以要反复地修,我们说的要修住心法、轮涅分别法、益西桑特这些。
尤其是我这次讲课当中使用的这些方法,我建议大家,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可以多用我教授的方法,有的是我自己的独特的经验,有的是我在重复南师的教授,这是肯定的,都是大圆满。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就会不但发现了明觉,而且知道一切都是明觉的展现,一切除了觉性之外,除了清净圆满识、无上之源之外,没有其它的。你在每一个当下都有可能认出来,有极大的可能,因为你发现了明觉,再稍微的有一些知见的引导,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也许我们的习气还在延续,我们的身语意总是把我们拖出来,我们的习惯,一会儿要看手机,一会儿要看电视,一会儿又要做些二元的活动,ok了,没关系,我们不用跟自己的习气去一定要拗着干、一定要打败它,没事儿,放松,看着它,看它到底是什么情况?当你真正能够慢慢的、更多的情况下能放松下来的时候,这些看起来强大的心意识原形就露出来了,原来它的原形就是我们第一刹那的那个真知。不信你们试试看,没有别的,除了这个以外别的都是镜子上的水汽,不信你试试看。
这样的话,我们的无修之道慢慢地就展现出来了,你不需要再为这个身语意的这个所谓的“我”去操心:很多人总是担心我的身体病啊,我的这个精神有点问题啊,我有抑郁啊,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啊,我的能量紊乱啊。ok,你担心干嘛呢?你干嘛担心别人呢?“什么?担心别人?我哪担心别人了?”我不是说了嘛——真正的你是你的本性,不是身语意,那你不是在担心一个“别人”嘛?你担心一个不存在的一个“别人”,而且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别人”,是不是?
当你确立了这三点:第一发现明觉;第二确信无疑;第三不再认同于这个身语意的“我”,分分钟认出一切现象的本质这才是我的本性,这才是常乐我净的真实状态——你的轮回的游戏已经结束了,你的无修之道已经自然地展现了,你不需要再去修这个修那个,当然你可以修,没有问题,否则你又做点什么呢?对吧,你总得做点什么吧,你既然是人类的身体,你与其去看电视,可能不如修点法,更多的时候处于这个真知当中,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融摄你的身语意的习气,你的解脱已经在手里牢牢地把握了。你干嘛要去求这个求那个?你不一定需要去追求心部、界部、窍诀部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你不需要妥噶一样可以成佛,你不需要仰滴、界部一样能成佛。如果说一定要那些(才能成佛),那这个“无上之源”就是在撒谎,它说的是什么?它说“不需要任何的这些禅修”,那谁说的是对的?当然(是无上之源),这是整个大圆满教法的来源,这是大圆满的最根本经典。
记得!依经(续)不依论!不要因为后世的一些祖师他赞叹心部、界部、窍诀部的殊胜功德,你就说他们说的是绝对的。龙钦巴等那些祖师说的都是对的,但是说的是了义和不了义你要搞清楚。这里展现的是纯粹的大圆满之道,后世的有很多加上了这样那样,我跟大家说过无数次,在公元8世纪以后,展现出界部的传统,在之前有一些界部的一些教言,但是实修的传统主要是八世纪毗卢遮那带到西藏来的。 在12世纪以后,尤其是在荣素班智达以后,龙钦巴尊者总结了整个大圆满三部,所以《四心滴》、《七宝藏》展现了更多的以佛教的知见相融的这些大圆满,这当然很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叫原始的大圆满,原始的大圆满在荣素班智达之前,记住我说的话,原始大圆满在十二世纪以前。龙钦巴尊者是承前启后的。 当你发现《菩提心普作王》、《本初胜妙》、《觉性杜鹃》、《石中熔金》、《金刚萨埵大虚空》、《声应成续》这些教法跟后期的大圆满有很大的区别的时候,你就明白我说的它的道理、它的可能性是不是真实的。
因为龙钦巴他是十四世纪的一个大学者,这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宁玛派已经比较衰落,面对着各派尤其是这些后起之秀:噶举、萨迦、格鲁慢慢起来,慢慢地宁玛派被打压在最底下(在某些时候跟觉囊派有点像),所以,作为龙钦巴、作为吉美林巴、作为米旁仁波切(麦彭仁波切)这些大学者、这些祖师,他们必须用佛教的这些术语和方式来讲解,来跟他们沟通,比如米旁仁波切说:“父续—玛哈瑜伽、母续—阿努瑜伽、不二续—阿底瑜伽”。你知道南师是怎么评价的?南师非常客气,因为麦彭仁波切是大祖师,著名的不败怙主,对于很多藏传佛教徒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岂能容得半点的怀疑或者批评。南师没有批评,南师是这么说的,南师说:“尽管米旁仁波切说:父续—玛哈瑜伽、母续—阿努瑜伽、不二续—阿底瑜伽……”
因为父续、母续、不二续这是金刚乘的说法,大圆满里原来不存在,但是后来为了宗教比较、交流或者说宗教竞争的压力所致,这些学者们(他们本身也是大圆满的瑜伽士、成就者)得做这些工作呀,要不然这教法怎么存在?人家把你都打压得差不多了,有的格鲁派甚至说宁玛派是邪教、是和尚摩诃衍的教法(摩诃衍是当初五祖神秀大师的一个弟子,到藏地去传法,传禅宗)。他们说大圆满就是摩诃衍教授的无念宗,是讲无念的,(针对这种指责)龙钦巴当然要解释,米旁仁波切当然要解释。
我依靠我的记忆来说南师的原文,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意思是不会错的,他说:“尽管米旁仁波切(麦彭仁波切)说父续、母续、不二续,但是我认为他真实的意思是说,在金刚乘里面有父续、母续、不二续,在我们旧译宁玛里有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明白吗?前者米旁仁波切的(字面)意思是说“父续就相当于玛哈瑜伽,母续相当阿努瑜伽,不二续相当于阿底瑜伽大圆满”现在我们学习九乘佛法明白这完全是错误的,完全是错误的,但是你能直接说麦彭仁波切错了吗?当然不能,我们当然非常清楚这是这些觉者的方便说,要作宗教的解释,宗教要存在,宁玛派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你必须顺应他们的说法。大圆满里面本来没有这些灌顶,后来也得发明四种灌顶,(同样的)本来没有这些说法,(不得不)也发明了这个说法:父续—玛哈瑜伽、母续—阿努瑜伽……
因为什么呢?我跟大家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在原始的《声应成续》的知识当中,非常清楚的就是,玛哈瑜伽并不是父续,并不能跟父续划等号,因为玛哈瑜伽包括了渐次的观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也就是本尊和气脉明点,渐次的、慢慢的修,这是玛哈瑜伽,是旧译宁玛派的来自莲师的教法。而所谓的父续是新译的,而且里面是偏重于生起次第的。而我们的玛哈瑜伽里面有生起次第,也有圆满次第,你怎么能说它们俩能划等号呢?所以南师这么说是比较客观的,他说:“尽管麦彭仁波切这么说,但我相信尊者的意思是这样的”。(米旁仁波切)他得解释,他得调和,大意就是:因为宗喀巴大师等等这么说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我们宁玛也这么说,我们跟你们是一样的,大家就相安无事吧。但实际上,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有非常清晰的见解,那才是他真正的心声:大圆满才是真正的究竟的见解,生圆次第都不是究竟的见解。这个你从《定解宝灯论》里面可以非常清晰地发现他的真实观点。
我们很多人学这些东西学在表面上,搞成一个宗教崇拜,那就搞不清楚:“该听谁的呀?我的天哪!”所以没文化很可怕,知道吧?闻思修要尽量地深入。当然,我们要真正的学纯粹的大圆满,咱不需要搞这些哩咯儿愣,这些是学者的事情,是像无央这样的当老师的人的事情。你开悟则已,假设你没有开悟,你没有明心见性,听人家说:“这个米旁仁波切说过了,父续母续不二续已经包括了整个大圆满、阿努、阿底、玛哈这些所有教法……”,这叫方便说。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包括龙钦巴尊者,包括吉美林巴。
现在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什么是原始的大圆满?《无上之源》里面不涉及到这些官司,因为那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以后的事情。那个时代连宁玛派都还没出现,宁玛派是公元十世纪以后,以噶陀寺索尔三兄弟开始,后来建立了噶陀寺。当时的教法叫什么?幻、经、心。“幻”是什么?《大幻化网》,这是玛哈瑜伽的主要经典、根本经典;“经”是什么?《集经》,藏文叫“度多”,阿努瑜伽的主要经典;心是什么?心部。那个时候哪有这些太多的其它的东西啊?在宁玛派形成之前,主要的教言、主要的教法的来源,三个内续部就是幻、经、心。心就是大圆满心部,那时候界部、窍诀部都是靠后的,慢慢的到12世纪以后发展出来了各种各样这些教法,也不只是“发展出来”,因为在早期的这些大圆满经典中有心部、界部这些教言,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后来越来越多受到佛教的各种八乘的影响,后来展现出来心部、界部、窍诀部,尤其是现在,你们看看现在窍诀部就明白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龙钦宁提。
比如阿秋喇嘛的上师瑜伽,这个里面你能看出来,一个传统的金刚乘的上师瑜伽,后来加上了大圆满窍诀部的一些精华……这当然也是很有功德的教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的确是跟一千多年前的大圆满有一定的区别,我们不评价谁好谁坏,但对我个人来说,学习这些最直接、最纯粹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容易的,否则人生短暂,迷失在各种复杂的现象当中,是很可惜的。
“在证得自知之本性时,功德品质自然显现、无需寻求而自己圆满。再也不需培养良好的发心或者追随一条渐进之道,无需为达至证悟而修持或者对一个见地进行禅修,无需努力持戒并且严格自律。”这个我们之前都讲过了。证得我们的本性的时候,我们的品质、功德、智慧自然地展现,自己圆满,所以不需要特别去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比较心急,特别想很快地让身体改善,这样可以修一些相关的辅助修法,或者是能量、心意、某种功德要展现,你可以修一个辅助修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根本上当然是以我们的这个本性的证悟、成熟之路为主要。
“再也不需要培养良好的发心或者追随一条渐进之道,无需达至证悟而修持或者对一个见地进行禅修,无需努力持戒并且严格自律”因为我们在修显宗或者是在我们处于比较二元状态的时候,我们总是强调这种良好的发心,但实际上当我们总是安住在心的本性当中的时候,你要发什么心呢?发心是干嘛?发心是我愿、希望怎么怎么样,当然可以,好的发心这是很好的,但是最究竟的不是在二元的状态,二元状态再怎么样,它都是有过失的。最好的是安住在本性当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士,传授所有这些!不要用世俗的方法来修,把观修本尊形象作为身之修法,念诵密咒或者仪轨作为语之修法,观想并关注作为意之修法。”它这里说了这些都属于世俗的方法,听起来很得罪人的啊。他说,你金刚萨埵要传我刚才讲的这些,不要用世俗的方法来修。这些世俗的方法是什么呀?看一下英文的原文是什么?叫worldly way世俗的、世间的方法。那就是说,观想本尊作为身,念诵密咒、仪轨作为语,观想是心,在无上之源面前,伟大的金刚乘都是世俗的方法。的确,当你没有超越二元的时候,当然你是世俗的,人家说的是对的,尽管真话很刺耳,但是人家说的是真的。
今天这个讲得时间长了一点,我们就不回答什么问题了,我相信你们都已经开悟了(老师笑),好吧,那我们来回向功德吧,已经很晚了。(回向 略)
编辑注1:电子法本119页“此无上之定,其性乃圆满纯净……”老师建议把原文的“定”改为“平等”
编辑注2:电子法本119页“诸佛与众生之身语意之状态并无功德品质与大小之差别。超越概念之根本体性安住于定中。而在状态中并无法与非法之分,不能认为众生是因,且诸佛也非其之果。”老师建议把原文的“定”改为“平等”
编辑注3:电子法本120页“因其自生智慧概念化客体对境,它超越一切对源于业习之功德品质或者过失之考量。”老师发现此处翻译有重大错误,应把“概念化客体对境”改为“不对客体对境概念化”或者“不概念化客体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