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 WAP手机版 加收藏  设首页
SMS教程

《妙善宝瓶》的核心——见、修、行(连载十四)

   作者:TheVoidOne-无央   来源:三昧营   阅读:4713   评论:0
内容摘要:最初原始的佛陀的教义中关于小乘和大乘就是这样一个表述,基本上就是这样。他们没有禅修方式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刚才讲的见地的方面,还有发心的方面。菩萨最根本的就是发菩提心;小乘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菩提心、慈悲心,只是他们没有把这个作为最后证悟不二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因,如果你没有这个因,就很难达到这个果。这就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

    解:TheVoidOne-无央 

文字整理 羽薇 秋央措 

     秋央措

    辑: 修乐

    定:TheVoidOne-无央

2-2 《妙善宝瓶》的核心:见、修、行 


什么叫“道位三法”?就是所谓的见、修、行。“见”就是见解、见地,就是我们的一种理解,一种知识见解;“修”就是具体去修持、实践;“行”指的是行持,当你有这样的一种知见,你也有这样的一些禅修,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怎么样把它融入到行住坐卧、待人接物中,这就是行持。当然,还有果,证悟的果位,这是书的第三部分内容。我们先要了解见修行。

 

2-2-1 道位三法之一:见地(第五章)

 

《妙善宝瓶》的见、修、行部分是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我们前面做的种种准备预备,就是要进入见、修、行的闻思修当中。首先要确立这些见地。这里提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所谓九乘佛法的见解,我们先说见,先确立见。请看目录的第5页第一部分。首先是显宗法相乘类,三种法相乘,也就是我们传统中说的九乘佛法的前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按宁玛派的讲法叫做外三乘。

 

2-2-1-1 外三乘的见:“人无我”和“法无我”

 

2-2-1-1-1 小乘:局限在人无我的范畴

 

  声闻乘,指能成就声闻果之四谛法门听闻过佛陀的四圣谛教法,并且实践佛陀四圣谛教法的弟子叫做声闻。那么独觉(缘觉或辟支佛)他们与声闻的区别就是他未必听过佛陀的教法,也有可能偶尔听过一次,然后他自己单独的闭关、禅修,去观察十二因缘,最终证悟了“人无我”,这叫缘觉。菩萨乘,我们知道菩萨乘跟声闻缘觉是两条道路,前面声闻和缘觉都是原始佛教小乘的部分,菩萨乘是大乘。

 

  菩萨是什么含义呢?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自觉觉他的意思。它跟小乘的区别,并不是说小乘行者没有菩提心、慈悲心,不管别人的觉悟,只要自己觉悟就好了,而是说小乘的特点是皈依、持戒,主要是身体层面的修持,尤其是关于止观的修持,然而,他们最终没有走上同时自觉并且觉他的道路。小乘跟大乘在见解上也有不同,小乘更多的是局限在“人无我”的范畴。

 

  什么叫“人无我”呢?我们简单说一下。人是由什么构成的?人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构成的。“色”是关于物质的方面;“受”我们的觉受、感受方面;“想”是指我们的思想,以及逻辑、分析、判断的各种层面;“行”就是我们的欲望,业力的冲动等等的一些层面,与色受想行识相关的一些行为;还有“识”蕴,跟我们的第六根意根相关的方面。这些构成人的五蕴。所谓“蕴”,意味着是一种二元的状态,不是处于我们本来的状态,而是处于业力的轮回层面的构成。

 

“人无我”,意味着声闻、缘觉通过止和观的修持,证悟了五蕴是假和体,其中无真实的我体。他们不光是在头脑层面了解,而且是现量发现、看到、体验到构成人的五蕴当中的一切都是缘起法,都是各种条件结合在一起才存在的;关于人的五蕴没有一个东西是能够独立存在。我们可以去仔细观察,关于我们的色身,哪一部分是人?我们的手?我们的脚?我们的心脏?我们的大脑?我们仔细去剖析,是不是有一个独立的所谓的人?没有一个。说到人,一定是色受想行识构成的,这是佛陀的教导,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当声闻和缘觉最终通过止观的修持,发现到五蕴当中都是无我的时候,就证悟到“人无我”,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小乘的解脱,我们称之为最终证悟为阿罗汉果。

 

  菩萨乘的见解是自觉觉他,从它的见地来讲,不光是有“人无我”的见解。

 

  小乘对一切的存在,有的时候有一定程度的执着,比如说一切有部,他们认为一切万法当中,有一个最细微的实体的存在。这里讲的万法,是指一切的显现,不管是人之外的层面还是人,都包括在其中。这里说的法不是佛法,当然佛法也是一种现象,但是这里说的法是指一切的万法的现象。他们认为一切的现象里面有一个细微的实体,这是小乘的有部的一个见解,有部是小乘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派别。但是这一点在小乘的其他派别是不成立的,他们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无分微尘,不存在所谓的最小的原子或者什么实体。比如物理学家在很多年前发现分子是最小的,后来慢慢发现了原子,慢慢又发现了质子、电子、中子等等,还有更细小的粒子,总之,可以无穷无尽地发现下去。即使是从科学发展的过程看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断定无分微尘的观点是不究竟的,不存在一个最细小的实体。

 

  在小乘的其他派别中说,虽然无分微尘是不存在的,就是不存在最小的颗粒、实体,但是他们认为有一个无分刹那,就是指关于时间的层面,他们认为有一个最细的无分刹那,就是时间可以分到最细小的一个单位。总之,小乘各派关于法界的层面有一个执着,因此都不能达到究竟空性的见地。这就是大乘跟小乘的区别。

 

2-2-1-1-2 大乘: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

 

  菩萨乘不但了解“人无我”,也就是五蕴的无我,而且他们认为关于一切的法都不存在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认为一切都是缘起的,毕竟空的,所以菩萨能够完全地证悟空性。在菩萨完全证悟空性的基础上,他的修持也是止观。实际上小乘跟大乘具体的禅修方式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止观。虽然在汉传佛教中,后来有一些其它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最初原始的佛陀的教义中关于小乘和大乘就是这样一个表述,基本上就是这样。他们没有禅修方式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刚才讲的见地的方面,还有发心的方面。菩萨最根本的就是发菩提心;小乘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菩提心、慈悲心,只是他们没有把这个作为最后证悟不二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因,如果你没有这个因,就很难达到这个果。这就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

 

“乘”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直在说九乘佛法这个词汇,“乘”就意味着一个车乘,一个带领我们穿越轮回大海的渡船,可以这么理解。怎样越过这个痛苦的轮回的大海,就有九乘的佛法。现在我们讲到前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宁玛派的九乘佛法中称这三乘为前三乘,接下来我们来讲后面的六乘。

  ——2012年2月23日大圆满同修会基础教程《妙善宝瓶》五日串讲(第二天)连载之十四


标签:大圆满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