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大圆满教法历史的藏语文献讲述了其传承方式的三种类别:直传(dgongsbrgyud,校注:如来密意直传)、表示传(brdabrgyud,持明表示传)和口传(snyanbrgyud,普特伽罗口耳相传),也叫凡夫耳传、凡夫口传,分别与三身或者(三个)存在的基本层面相关。”三身很多人以为是三种身体,三个层面的身体,不是这个意思。身是“卡亚(Kaya)”是来自梵文的“卡亚(Kaya)”,是层面的意思。所以你不要以为法身是一个层面的身体,报身是一个层面的身体,不是这样。指的是某一个层面,跟身体没有关系,跟三个基本的层面有关。
“它们是法身,或者本体层面。”我们知道宁玛大圆满里面怎么说的,本体空性,指的是空性的层面,是法身。然后是“报身,或者福报功德的层面,”就是法身的光明明性的圆满显现叫报身。然后是“化身,或者显现的层面,”也就是实际上是轮回的层面。
“构成这些方式尤其是直传的基础是这样一种见地:”就是构成这些教法,刚才说的三种传承的基础,尤其是直传。直传就是跟我们说的直指特別有关系,特别直接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见地,指出“所有众生都具足真如实相,”真如就是真实的意思。“从中显现出整个轮回与涅槃。”
“关于这个方面,南开诺布法王在一部关于大圆满历史的著作中写道:”这是南师的一部大圆满历史著作当中的话。(念诵原文 略)
这样一段话,我相信看起来所有的词语对大多数人可能好像基本上可以理解,但是,总体上它到底在说什么呢?我们很多佛教徒会觉得轮回和涅槃肯定是两种,不可能是一样的,要不然我们干嘛要所谓的解脱轮回呢?但是你们看最后一句话:“因此法身的究竟状态,胜义和世俗二谛的无别,”胜义状态,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涅槃;世俗的状态,那就是我们说的轮回,对不对?它是无别的,这种究竟的法身状态叫本初佛。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轮回和涅槃没有分别呢?那到底是有分别,还是没分别?
显宗当中一直在说有分别,为什么在大圆满这儿就说无分别了呢?是不是?这个概念几乎已经超过了我们平常人对佛教全部的了解,你甚至也不能说,当我们处于这种明觉当中,超越了一切的概念,所以没有轮回和涅槃的分别。在明觉当中,的确超越了所有的概念,但是这里说的这个意思不是这样的,不是这个方面。而是说,大圆满我们讲我们不会总是在那儿区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因为在大圆满来讲这个词本身,佐巴钦波、或者貢度藏波、普贤王如来,这个词本身它的含义里面就包含了没有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根本的分别。
正如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大家讲阿底上师瑜伽也好,或者在荟供之后的答疑中一直在讲一个根本的见解,就是说这种所谓的对于轮回的这样的一个概念,这种觉察,以及对于我们本性的一个认识或者认证,实际上这一切都来自我们这个本性自身的作用,就是我们说的本来觉知,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一个轮回和涅槃的分别。只是在现象上我们看到,作为凡夫来说,我们就会觉得有两种。
反过来,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如果说对于佛陀来说,他不认为有所谓的,对于他来说,他的境界当中没有痛苦,一切诸佛的境界当中都是圆满而且是清净的,他的境界当中不会觉得所谓的轮回是可怕的,是痛苦的,这是一切觉者共同的境界。藏语当中有一个词叫“达巴然将”(藏音),就是大净相、大清净。所有的觉者都有共同的这样的状态,但是由于他们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也就是在质量和数量当中,无穷无尽两个方面的智慧——尽所有智、如所有智,他们了解众生虽然同样具有普贤王如来的本质,但是他们的本质被遮住了,他们是带上面纱的普贤王如来,而且很多种,所以他们把自己遮蔽了,就是这样,所以展现为这样。
在觉者来说,没有任何的这种问题,而且,事实上觉者也不会像我们众生。比如我们所有的众生面临痛苦的时候总是猛烈的祈祷上师,猛力的祈求上帝,做各种的发愿、发誓、诅咒(老师笑)。总之,一定要从这个里面出来。但是别忘了我们的一个根本的知见,就是这一切都是觉者觉性的游舞。说白了,当我们真正明白实相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一切是自身的一个游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现在展现的一切,就像昨天读书会时我跟大家说的,我引用了大圆满的密续《诸佛游戏续》:一切众生显现为现在的一切的觉者,实际上我们的本身就是如来,但是为什么显现成这种轮回的状态?是我们的自性给自己蒙上了一层面纱。就是这样戴着重重面纱,做了一个游戏而已,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一切都是自然的。说白了,宇宙当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的,佛教的因果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任何东西在显现的层面,在缘起法的层面,都是有因有果,不可能是莫名其妙突然出现的,而这一切因果的显现根本上就是一个觉性的游戏。当你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就是如来的本性的时候,你不但从头脑的层面认识,而且在现量的经验中,通过大圆满的方式,直接体验自己的佛性和佛性的潜能、佛性的智慧这样的修学之道的话,我们当下就解脱了。
说句实话,也许你不能说我当下就可以使明觉经验非常稳固,乃至确信无疑,甚至能融摄一切,没有那么快,这需要时间,但是当我们真正体验到心的本性的那种真实状态的时候,这个当下,那是我们真正的我,其他的层面都只是暂时的业相。我们为什么要为这些暂时的人类的身体、人类的问题、人类的困境、人类的疾病担忧呢?死亡到来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个肉体的解脱,也是一切大圆满行者解脱和证悟的最佳时机。
我们说在轮回当中,对大多数众生而言一切都是颠倒的。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庆祝,都觉得是好事儿:哎呀!太好了!庆祝你的生日!死亡的时候亲人朋友都会哀痛嚎哭。其实际恰恰相反:来到这个世界,意味着我们业力的显现;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我们是大圆满传承的修行者的话,这是我们幸运的时刻,因为所有的大圆满经典,包括南师也一再说:大部分真正的大圆满行者,都会在法性中阴也就是死后显现的这个中阴当中立刻获得报身的证悟,一切业力当下完全消失,因为子母光明会的缘故,也就是生前修学大圆满明觉的经验以及相关的融摄的能力等等。
在法性中阴当中,我们的肉体瓦解,本性赤裸裸地显现出来,没有任何肉体六根的束缚。这个时候我们本性的光明——声、光、光线都会展现出来。假设你有过文武百尊传承的话,他们就会显现出来,这样的光明叫母光明,它就是你的本性所现。你生前所修学的大圆满的经验叫作子光明,子母一体,当下子母立刻相会,这就叫作儿子来到母亲的怀抱,子母相融,所以刹那间我们所有的业力都消失了。这是大圆满主要的解脱方式。
有些一天到晚在说自己修大圆满,却一直持着显宗见解,或说一些出离道见解的人,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释迦牟尼佛说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够解脱成佛,怎么大圆满说大部分人一世解脱?这是密续当中说的,这有两千多年的证悟传统的支持。从原理上我们能够明白,从见解上我们能够明白,从逻辑上也非常清楚。因为大圆满是最直接地发现一切法的本性的教法,所以修持者就能从现象当中解脱出来了,当下。
我说过,之前也有预告,我不只是在给大家读一本书,好像在搞一个所谓的读书会,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大圆满经验的引导。这意味着大家有可能由此更多地了解大圆满教法的精髓。当我们有更多的进一步的窍诀,或者正式的指引的时候,可能所有的人都有发现明觉的机会,这就是大圆满讲的方式。
在大圆满经典中说,大部分的大圆满行者可以在死后的法性中阴当中获得解脱,证悟报身佛。成佛哦,不是说一般的解脱而已啊,不是阿罗汉的解脱而已。好,还说如果根器很高,可能获得有余虹身——身体成比例地缩小,火化的时候有一些种子字或者不化的金刚心,舌头上面有种子字,什么佛像啊……这些还不是最高等的,更高等的是虹光身的展现,死后七天之内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头发和指甲。因为头发和指甲是没有觉知的部分,是不净物,这是更高等的大圆满的虹身成就。
还有一种最完美的显现叫作大迁转身,行者在活着的时候就显现虹光身了,不会显现死亡的过程。
大圆满九乘佛法的知见说,金刚乘也有获得一世解脱的机会,但是需要非常努力,因为金刚乘是转化道。
金刚乘认为每个人都有与本尊同样的品质。本尊就是报身佛,是超越轮回的觉者的显现。与本尊一样的品质就叫金刚——不破的,不会被摧毁的,不会被污染的……但是怎么去证悟呢?修行者得转化成本尊,转化成金刚,这就是为什么要修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等等的原因。我们有三种根本烦恼贪、嗔、痴,通过寂静本尊、忿怒本尊、喜悦本尊转化成相应的本尊和本尊展现出来的智慧,这就是转化道。既然是转,就不如直接那么快了,对不对?
金刚乘的无上瑜伽最快也有可能一世解脱,像密勒日巴,他显现的是一个凡夫,造了很多业,也杀了很多人,但在一生中还是获得了大手印的成就,但是你知道他花费了多大的努力?他可以说是整个藏传佛教金刚乘密法修行者艰苦卓绝的修行典范。所有的佛教徒都知道他,藏传佛教没有人不知道密勒日巴的,但是大多数的人恐怕不大可能像密勒日巴那样一生成就,这是很显然的。
大多数人都要不断地修行,可能要好多辈子才能究竟解脱。比如说外续部最长的时间要十六世,这是密续当中说。因为金刚乘的方法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生起次第——自己转化为本尊,然后修气脉明点——圆满次第,最后生圆不二,也就是说作为自观的清净的本尊身融入了真实的自身的能量,就是气脉明点的能量,以宝瓶气为根本,包括现在歌者正在教的宝瓶气。宝瓶气是所有气脉成就的根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生圆不二,这就叫大手印,所以金刚乘叫作转化道,这不是大圆满,是传统的大手印。
当然还有一种大手印是岗波巴讲的大圆满的心部四禅观,他把它转化成金刚乘术语:专一、离戏、一味、无修。这是另外一种解脱道大手印,之前说的修生圆次第的是方便道大手印,解脱道大手印是后来出来的,一开始是没有的。西藏佛教不管是什么传承,不管是外续部、内续部,还是红黄花白四大派,几乎除了大圆满以外,除了少数的阿努瑜伽以外,几乎全都是修的这些。刚才我说了,这个就叫作无上瑜伽部,是渐次修学生圆次第的方法。
最后还有一个没说的是显宗。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了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当然,当他讲一些比较圆满的,比较顿道的经典的时候,也会讲有很快成就的,比如龙女成佛的故事等等,但是作为完整的修行传统,或者证悟者显现的历史来说,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我们没有看到太多这样的情况的显现。
南师为什么把显宗放在出离道,把小乘、大乘包括禅宗都放在出离道里面呢?总的来说,就是认为它们都要很长的时间成佛,因为它根本的见解是一种出离的态度。什么在出离啊?在显宗中讲,轮回、涅槃两者是对立的,(只有出离烦恼导致的轮回,才能究竟涅槃。)贪、嗔、痴、慢、疑这些是毒药,所以必须抛弃毒药,必须出离毒药。不光是舍弃烦恼情绪,所有被认为会给证悟带来障碍的东西都要舍弃。
金刚乘不是要舍弃烦恼,而是转烦恼为智慧。我们的贪嗔痴转为三种本尊。这个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南师叫金刚乘为转化道。
大圆满的方式又是不一样的,在贪、嗔、痴、慢、疑显现的当下,觉察到这种现象的本身(是心的本性的能量的显现),然后完全放松在明觉当中。这就是所谓的融摄,是大圆满一种主要的方法,所以你就知道南师为什么称大圆满为自解脱道了。
虽然禅宗也有直指心性,虽然显宗的《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解深密经》等等相当甚深的经典里面,也有相当甚深的比较究竟的知见,但是从一个证悟的传统的显现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显宗)主要还是按照释迦牟尼佛说的需要漫长的时间成佛,没有太多的例外。我们得考察一个证悟的法脉的传承历史,而不是仅凭释迦牟尼佛在某经典中说了可以刹那成佛等等。你有没有看到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证悟的传统?如果没有,佛祖所说的刹那成佛可能更多的是对某些时空、某些相应的弟子的一些因缘示现的开示,不一定是适用于广大的所有的显宗的修行者。显宗的主要的修行方式是按照止和观的方式,所以要更加曲折,要很长的时间。
昨天我讲到净土宗的时候,有的人在线下给我提了一些问题,说你讲的不对,因为净土有不同的层面的教导。的确,我当然是知道的,因为我本人二十六年前就是在净土宗北京法源寺皈依的,我当然非常熟悉这个传统。
当我说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究竟成佛的时候,有些人质疑这个说法不对。他说已经到了极乐世界就是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经里面说得非常清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共有九品众生,有九品莲花,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他们还要接受进一步的教导,然后根据不同的根器和修学的状况再继续学习,最后才可能成佛,不是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不是这个意思,佛祖从来没有这么说过。
然后他就给我引经据典说是某些大德这么说的。我的回答是我一直在强调:我们学习佛法有一个根本原则,很多人都知道: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我们在讨论显宗的时候,以释迦牟尼佛说的为准。好不好?
比如说提到了三昧,提到了禅定这些字眼,很多人虽然学佛多年了,我很抱歉地说他们进入了佛教,一进来可能就是净土宗、禅宗,更多的跟我们这个团体有关系是跟藏传佛教有关系,他们学的是加行。
我个人的经历,我可以简单的几句话告诉大家。我是从大乘佛教进来的,然后发现大乘佛教对我个人来说,要实修实证有相当多的困难。那么我一开始有很多的了解,然后反过来做了很多的反思,所以不得不驱使我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亲口所说的教法,所以我就学了南传佛教,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帮助。因为南传佛教主要是关于原始佛教的,这样我就明白佛教根本的基础是在小乘当中,我说的是显宗,显宗的基础在小乘当中。
如果你不了解释迦牟尼佛说的苦集灭道,不了解他说的四念处止观之道,还有不同的禅定,最后的解脱——世间禅定的根本状态称之为金刚喻定。就是有人跟我说的这个“多吉吉丁嗯增”,这样的金刚喻定它也叫定,相当于大圆满当中的禅观,但不是所有的定都是最究竟的状态,有很多的定就是普通的欲界定。
我们知道,轮回当中有三界,欲界有九住定,色界有四禅天,无色界有四空天,这有无数种禅定,但是最高的也不过是非想非非想天当中的天顶,叫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仍然是极其细微的无色界的禅定状态,可以很漫长很高的,但是,还是没有解脱。因为有细微的能所对立,这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你不要以为有三摩地这个词就是神圣的。
没错,三摩地都是定,但是大部分的三摩地都是世间禅定。只有当它加了一个前提——金刚喻定,这是不一样的。什么叫金刚喻定?就是像金刚那样状态的定。比如说还有一些词叫楞严大定,法界大定,那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说的禅定,都是能所对立的——主体长期专注在一个客体,然后慢慢地主客合一,能所合一,长时间处在一种细微的结合的状态。这就是不同层面的禅定。
那么禅观是什么?大圆满讲的明觉是什么?主客本身都是幻相,你再怎么结合,再怎么专注,总有一天它会散失的。因为本来都是幻相,不可能因为它们的结合而永远存在,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反观这个主客的本质。
大圆满教法当中说一切的显现都是我们自心本性具足的潜能展现出来。有的时候会加一句话,也结合了我们的一些助缘。作为人类,人类有人类的共业,所以显现为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就要知道这些佛教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见。你要区分什么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就是我们通常说修止而获得的,所以有一句常说的话叫止能生定。修寂止、专注、专一能生禅定——世间禅定。
观能生慧。观是什么?在寂静的专注的平静的这样一个状态,就是一定程度的禅定状态上面生起观。观主要是观察、觉察、觉知。我们说的大圆满的觉知也在这个范围里面,在观上面。
现在我讲了佛教最基础的禅修概念,一个是止,止是基础,但这是佛教和外道的共法,不是特殊的佛教独有的东西,止是共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生起观,所以佛教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生起观。释迦牟尼佛教的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个念处的观察,这叫内观之道。这样才可以止观。在止的基础上修观,慢慢升起不同的观止,最后获得涅槃止的止证悟,才获得阿罗汉的证悟解脱,这是原始佛教。
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个经历,我才真正明白释迦牟尼佛教的是什么。
如果一上来就看大乘佛经,然后你积攒了无穷无尽光怪陆离以及不可思议的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各种词汇概念,对不起,你连佛教最基础的门槛还没有越过,你已经开始追求一些高大上的东西,现在你开始追求大圆满,你那个基础还是空的呢,你的高楼大厦地基还是悬着呢。明白吗?可见我们的闻思修极其重要。
我们现在来组织这个读书会,我不是想给大家念一本书,我对这样的念书没有兴趣。我的兴趣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跟大圆满同修会、跟南师教法有缘的大家,让大家在今生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大的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时候我会讲很多佛教的基础概念,大圆满的基础知见,还有方法等等等等。如果你有倾听的愿望,你可以先放下自己原有的知见,听一听讲得是不是有道理。如果上来就抱着挑战或者质疑的态度,那就没有必要听。网上讲课的人多了,你没有必要来听我讲,真的。
我并不是不想让你提问。只是说我们学习一个教法,假设你认为这个教法,这位上师很了不起,南师是一代大圆满宗师,这是国内外整个藏传佛教公认的,我们当然知道这里面是有相当高的价值的这样的一个认证。如果你认为这样一位上师很好,那你就放下自己的成见,放空心态。空杯的心态才能够接受真正的甘露,是吗?如果你的杯子里还有一大堆别的东西,这就没法倒进去了,就是这样。
我回到刚才的内容,藏语里面禅定这个词叫“桑腾”,“桑腾”就是三昧,梵语叫“三摩地”(Samadhi),就是禅定。藏语为了区分普通的禅定和出世间的禅定,或者超越能所对立的禅定,有专门的词叫作“丁嗯增”,“丁嗯增”就是禅观的意思,所以大圆满同修会绝大部分时候不说禅定,我们说禅定的时候,指的是能所对立的世间禅定。这个话记住,非常重要。因为你一天到晚沉浸在佛教各种书中讲的这个定那个定,这个三昧那个什么什么,所以你要搞清楚什么是什么,是吗?
比如有的经典里说“净念相续”,怎么怎么样。“净念相续”本身也是一个念头啊,是好的念头,善的念头,它还是一个念头啊。你专注在这个念头,或者持续处于这个念头的状态,这也是一种禅定,但这个叫世间禅定,这是普通的禅定,不是我们说的出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我们用一个词叫禅观,这叫“丁嗯增”,藏语。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个基本的知见,那么听这个课,或者说看这些书,都会越来越清楚。
“尽管在基的状态里没有轮回和涅槃的区分或二元分别”,所以我们刚才提到了在基的状态,在大圆满的状态里没有涅槃轮回的二元分别。因为在大圆满教法里面,不光说在知见层面认为没有轮回和涅槃的真正分别,在显现的层面,在凡夫的角度或者在世俗谛,所谓的显宗讲的,包括金刚乘讲的世俗谛的角度,我们会说轮回和涅槃这是非常清楚的此岸到彼岸,但是在大圆满来讲,什么叫大圆满?一切众生的本性就是大圆满,而且不光是本性而已。我们要知道这一切本身都是觉性的一个游戏。你明白吗?也就是说,我们从来都不是凡夫。这一点跟显宗、金刚乘有一个巨大的区别,这样的见解。
我那天已经讲了这个密续,叫作《诸佛游戏续》,这是大圆满心部的一部密续。这是金刚萨埵请问普贤王如来的一部密续。金刚萨埵是报身佛的代表,他问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您说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就在痛苦烦恼当中吗?普贤王如来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如来,但是他们进行了一个游戏,一个如来的游戏,他们念了一个神奇的密咒叫作“我”、咪(me-英文)、唉(I-英文),哦啊(nga),是藏文“我”这个词,因为有了这样神奇的密咒,整个轮回涅槃就展开了,就是这样。
诸佛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游戏?这部密续里面没有清楚地讲,但是在佛教的其他一些教法当中,或者其他宗教的一些不二的教法当中有的说是为了体验自身。“游戏”本身也是一种解释。游戏是什么?游戏是为了玩儿嘛,对吗?玩儿游戏,就好玩而已,别那么当真。一切都是圆满的,一切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庸人就是我们没有看清楚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