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4期)
讲 解: 无央老师
中文整理:大道至简
中文校对:当下泥士、法界海
英文校对:卡修翁姆
藏文校对: LOBAYI
编 辑: 法界海
审 定: 修乐
目录
2.4.1.3噶饶多杰(极喜金刚)
2.4.1.3.1噶饶多杰出世与弟子文殊友相遇年代的不同说法
2.4.1.3.2大圆满三大传承:远传(经藏)、近传(伏藏)、极近传(净相传承
2.4.1.3.3心部法脉与传承上师
2.4.1.3.4噶饶多杰祖师的前世
2.4.1.3.4.1天人之子贡嘎宁波
2.4.1.3.4.2一个梦境的预示
2.4.1.3.4.3金刚萨埵传法
2.4.1.3.4.3.1一切众生是现量的三身本具
2.4.1.3.4.3.2“我”是轮涅的关键
2.4.1.3.4.4我们自身本俱如来珍宝
2.4.1.3.4.5金刚手拜见五方佛获甚深教法
2.4.1.3.4.5.1拜见东方不动如来
2.4.1.3.4.5.2拜见南方宝生如来
2.4.1.3.4.5.3大圆满基、道、果
2.4.1.3.4.5.4拜见西方阿弥陀佛
2.4.1.3.4.5.5拜见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2.4.1.3.4.5.6拜见中央部主毗卢遮那佛
2.4.1.3.4.6金刚手把大圆满传给胜心天子
阿底上师瑜伽讲解及直指
课后答疑
(无央老师边念大家在网上提的问题,边解答。)
(提示:因为版权所限,引用原文不能超过10%,所以文中引用的《无上之源》原文不全,请大家对照《无上之源》原著看无央老师的讲解文字,利益不可言说。)
虽然有的人已经有了阿底上师瑜伽传承,但是有的人还没有,所以今天我讲完《菩提心普作王》密续的注释《无上之源》之后,大概今晚十点前后开始讲阿底上师瑜伽。这是大圆满的一个直指心性的主要的传承。我们先以阿底上师瑜伽开始。
阿——
2.4.1.3噶饶多杰(极喜金刚)
2.4.1.3.1噶饶多杰出世与弟子文殊友相遇年代的不同说法
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前面的两章,就是第一部分的前两章,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章节——噶饶多杰(极喜金刚)。大家都知道,噶饶多杰是我们这个劫数的大圆满教法的第一位祖师,所以了解他的相关历史和他的教法、传承情况等等是非常重要的。
“噶饶多杰是传授了我们目前所拥有的大圆满教法和密续的祖师。”(念诵原文 略)这段话非常简单很好理解,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知道,噶饶多杰不仅仅教授了大圆满,他也教授了很多的金刚乘密续,或者叫金刚乘的一些密法。总的来说,在佛教界还有学术界,关于他什么时候具体出世的有不太一样的说法,我们这里是按南师说的:大概是“公元前两百年”前后,所以我们一般会说,距今2200年到2230年左右。
这一章节的第一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是南师在阐述噶饶多杰显现的时间及所传信息的目的。中间有一句话说:“如果我们接受传统上所认定的噶饶多杰的第一位弟子文殊友——曾是擅长瑜伽行或唯识学的那烂陀佛学院的班智达”的话,则更有可能的假设是他们可能要在更晚的时候相遇。因为如果我们说文殊友是噶饶多杰第一个弟子,是最重要的心子的话,文殊友藏语叫“蒋华西宁”,那么文殊友去见噶饶多杰的时候,噶饶多杰还是很小的。据经典记载,噶饶多杰那时好像只有八岁,或者是多少岁反正是很小的。如果是同一个文殊友的话(因为有的时候有一些人的名字是一样的),那烂陀寺的班智达文殊友就是噶饶多杰这个弟子文殊友的话(因为历史上都是这么说的),更有可能的是他们相遇的时间要更晚一些。“最有可能的假设是他们在不早于公元前四世纪或者五世纪的时候相遇。”
也就是说,学术界更多的说法是要晚一些,佛教界的说法是更早一些。比如说藏传佛教的《青史》,还有一些相关的包括二世顿珠法王所写的《藏传佛教史》里,一般主要说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不管怎么样,距今将近两千年是吧,或者两千多年是这样子。不管怎么样,当时大乘佛教已得到发展。“其所传信息之目的在于让人们明白,包括显宗经教和密教的佛陀教法终极意义的重心,是要认识超越了因果法则的万有之真实本性,而这只能通过大圆满阿底瑜伽的无造作之修道才能达到。”
2.4.1.3.2大圆满三大传承:远传(经藏)、近传(伏藏)、极近传(净相传承)
我们接着往下看:“在大圆满当中,从噶饶多杰到室利辛哈这位八世纪西藏译师毗卢遮那的上师为止有两条不同的法脉。它们是:心部法脉,从文殊友到室利辛哈,直到无垢友,一共有二十多位上师;以及界部和窍诀部法脉,从文殊友直接到室利辛哈。”
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的远传。当我们大圆满教法当中说到传承的时候有三种:一种叫远传,藏文叫“噶玛”。噶玛就是代代相传的这样的传承叫作远传。比如说噶饶多杰传给文殊友,文殊友传给室利辛哈,然后传给无垢友,或者遍照护,也就是毗卢遮那。慢慢地一代一代传,到现在都已经数不清了,对不对?几十代、上百代都有可能,这叫远传。
但是,大圆满近几百年来的最主要的传承是近传,就是伏藏传承。伏藏传承大部分都是来自公元八世纪前后莲花生大士还有他的伴侣益西措嘉。他们埋藏了很多伏藏,很多教法是要给未来的众生教授的,因为当时还不到时机,因缘还不够,所以用伏藏的方式传承下来。
后来十九世纪的大伏藏师蒋杨钦哲旺波、秋吉林巴等等,他们发掘了很多的伏藏。当然在他们之前也已经有很多的伏藏师,就是说公元八世纪以后就有很多的伏藏师。他们把这些伏藏,不管是从岩石里取出,还是从他们的心相续当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或者是在虚空当中或者在岩石溪水底下等等把各种伏藏发掘之后,他们就自然地成为这个教法的传承者。因为他们有的是在净相当中获得了一个启示,说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应该发掘教法等等,所以这种净相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沟通。他们以这种方式获得传承,然后再传给后面的一些上师们,大家得到这些传承,这个叫近传承,就是远近的近。这个就叫伏藏传承。
第三种叫净相传承,藏文叫“达囊”。“噶玛”是远传,“德玛”是伏藏,“达囊”是净相。清净的显现中获得的传承,叫净相传承。净相传承就是一位修行者,他处在这种禅修的境界,甚至是无上禅观的境界,有的时候是在梦瑜伽的状态,直接到了不同的刹土,或者与不同的空行母或者上师们联系上,得到他们给予的教法传承,这样的方式叫净相传承。这就是说他不是发掘了一千多年前的一个伏藏,而是更加直接了,是不是?比如说南师,他的最主要的教法大部分都是净相传承而不是伏藏。这是南师的教法与近千年来绝大部分上师所传教法的最主要的区别。我们观察所有的大圆满的传承,绝大部分都是伏藏传承——龙钦宁提、龙萨宁提、杰尊宁提,凡是称“宁提”的都是心髓部,都是伏藏。
2.4.1.3.3心部法脉与传承上师
这里说的是两条重要的法脉,一条是心部法脉,从文殊友到室利辛哈到无垢友,一共有二十多位心部的上师。之后我们会详细地了解有哪些心部的主要的上师,一个一个的都会介绍。那么这样的传承方式是绝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我们所了解的,大部分人所了解的一般是龙钦宁提的传承对不对?都听说过大圆满有心部、界部、窍诀部,但是从来也没有具体了解有什么心部上师、界部上师,只知道窍诀部的上师。因为窍诀部绝大部分都是这些伏藏。
(念诵原文 略)这部分是说大多数上师都是来自乌金国。因为我们说乌金国是大圆满的发源地,但也不光是大圆满从乌金国起源,还有很多金刚乘的教法也是起源于乌金国,尤其是旧续宁玛派的一些教法,比如阿努瑜伽的教法和玛哈瑜伽的教法。这心部的法脉里面还有大乘佛教著名的中观的论释,或者说实际上中观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Nagarjuna“那嘎竹纳”。我们对龙树菩萨更多的了解即他是一位显宗的大论师——中观的祖师,但实际上他也是金刚乘的上师,也是大圆满的上师。
2.4.1.3.4噶饶多杰祖师的前世
(念诵原文 略)这里说了一些他的传记来源,主要是《毗卢十万续》里面关于心部传统的一些来源,就是说跟一些噶饶多杰的传记不太一样。因为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传记有不同的法脉传统,他们的了解不一定每个都是一样的,所以有的时候是会有些出入的,事实上他们就是来自不同的传承。
2.4.1.3.4.1天人之子贡嘎宁波
(念诵原文 略)这里说的是天人臧琼——在三十三天上的一位天人,他有一个儿子,就是藏琼的儿子叫贡嘎宁波。这是以藏民来呈现的,是根据比如说乌金文,或者梵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是这个意思,就是贡嘎宁波,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藏民。就是说噶饶多杰之前在天人的层面。说白了就是他的前世就是在天界,是一个天人之子。这个天人有五百零一的儿子,他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就在闭关房里自己修“金刚颂”。
今天有人在学法群(或共修群)里问,这个吸气、持气、呼气是不是相同的时间?是不是不一定要相同的时间?我说不是必需的。这就是关于金刚诵的一个问题。吸气怎么做,持气怎么做,呼气怎么做,同时念“嗡阿哄”。具体怎么做我这里不解释,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学这本书。
南师前些年至少在十年以前吧,他是比较重视金刚诵的,就是说几乎每次法会都会讲,但是到后来他讲得少一些。因为在他教法的最后十年中,他更多地专注于纯粹的大圆满的教法等等。金刚诵还是有金刚乘的色彩的。比如我们修荟供时的观想,莲师三门——身语意融入三金刚,然后融入我们自身,然后我们吸气、持气、呼气,这些就是金刚诵,所以这是跟金刚乘有关的,但是南师认为金刚诵也可以成为大圆满的一个修法,这是以大圆满的见解去融摄金刚乘的修法,也是可以的。
噶饶多杰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森喇钦。大家记住这个名字森喇钦。据我所知,南师下一次显现在这个世间的那个地方的名字跟这个名字有关系。
2.4.1.3.4.2一个梦境的预示
“在母牛年神变月(第一个月份)当中”,刚才已经念了这部分。就是说在藏历一月份,他获得一个梦境,预示了他会有“超越有为造作的教法”,这就是大圆满教法。就是做了一个梦,就是说大圆满会出现,他会获得证悟,并且“作为诸佛的化身投生到人间。”
(念诵原文 略)也就是说呀,在此之前呢,没有大圆满这样的教法。
(念诵原文 略)噶饶多杰前一世名字不是叫贡嘎宁波吗?也叫森喇钦。他做了梦,梦到了大圆满会显现,然后他会成佛,并且作为一个化身佛进入人间。然后帝释天,可能有的说叫普拉玛巴,大概是说一个天人之王,他知道这个事以后很奇怪。他没有直接向噶饶多杰求法,而是恳请诸佛来弘扬大圆满——这个超越有为造作的教法就是大圆满,提醒他们之前没有传过大圆满。因为这种慈悲的感召,十方诸佛聚集,请金刚萨埵来传授这个教法。大家没有直接请他传法,因为他只是做了一个梦对不对,他没有立刻就成佛,所以大家也没有直接祈请他。
2.4.1.3.4.3金刚萨埵传法
十方诸佛请金刚萨埵传法。金刚萨埵是谁?金刚萨埵就是报身佛的代表。我们知道报身层面有无量无边的佛,其中作为代表性的一百位就是静忿百尊,显现为寂静相和忿怒相的一百位本尊。这一百位本尊就是报身佛。那金刚萨埵呢,佛不请不说嘛,你必须积极地跟他沟通祈请他才会传法才会怎么样,所以这种迎请下金刚萨埵的心中显现出的金刚手,显现出另外一个佛。金刚手呢,实际上也是一个本尊,也是一位报身佛。之前我们提到了文殊、观音、金刚手对吧?作为三大祜主,文殊代表智慧,观音代表慈悲,金刚手代表力量,实际上是象征的诸佛的意、语、身。
作为诸佛身的代表就是金刚手,所以显现出金刚手,并且给他一个火焰轮。“告诉他说:不二智慧之密意,乃超越有为之明觉,伟大中道之正道,即汝将传之教法。”不二智慧超越有为,这都说得是大圆满,而且它叫作“伟大中道之正道”。
2.4.1.3.4.3.1一切众生是现量的三身本具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作中道The Middle Way,在梵文叫“玛帝雅米卡”(madhyamaka),就是中观,中间道路。为什么叫中道呢?因为一切的教法,包括一切的世间的哲学,它们就终极而言,都是为了了解真理对不对?了解真理。那么大乘佛教所传达的真理主要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两个层面,也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世俗谛叫作相对的真理,胜义谛叫绝对的真理,也就是究竟的真理。究竟的真理是佛陀所发现的。无我的,以无我为基础的,最终趋向圆满的证悟,获得所谓的深寂离戏无为法这样的证悟,最终当然也是大圆满的状态。虽然它不是佛陀展现的,不是大圆满的修行之道而证悟的,但是最终的精髓都是一样的,所有的诸佛的果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所以佛教展现的胜义谛是叫绝对的真理,相对的真理叫世俗谛。相对的真理就是说在一定的因缘时节,对于一定的众生来说,在某个时间点上,或者时空点上它是成立的。比如说对于我们业力的众生来说,这个世间有它的法则对吗?有经济的规则、政治的规则、法律的规则,所有的都是遵循因果规则,但这些因果规则总的来说都叫作相对真理,因为究竟层面是超越因果律。
在究竟的层面,在完全证悟的层面,在所谓的涅槃证悟的层面,超越了一切的因果。如果你还在因果当中,你就还在业力当中,就还在轮回当中。明白吗?我们经常看到网上某一些著名的大德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们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词语,这表示他已经混淆了这件事。如果说万法都是空的,因果不可能是不空的,因为万法就包括了因果。万法就是一切的现象,当然包括了因果。事实上,一切显现的轮回的万法都是因果本身,因果的显现都是业力的幻相。
“因果不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怎么样,到什么时候,因果都是如影随形,都是不会灭的。没错,只要你还在轮回当中,你就一直在因果当中,但是,那些解脱了轮回、超越因果层面的如来觉者,对他们来说怎么还能是因果不空呢,对吗?这就叫混淆了世俗谛和胜义谛,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意思。
佛法为什么叫中道?从根本上讲就是它圆融了二谛。就是说我们虽然知道什么是甚深的大圆满的知见,但是同时我们也尊重世间显现的这个规则,这种状态。因为我们现在就是人类的身体,所以必须遵循人类的业力法则。莲师也是这么说的,他说:见地比天还高,行为比粉还细。对吗?你的行为在具体的时空当中人类的层面,当然要非常细微非常有觉知地遵循因果之道、因果规律,不能造业对吧。
但是大圆满的见,不仅仅是头脑的见,真正的大圆满见就是现量的证悟,就是现量安住心的本性的经验,这叫大圆满见。这个见本身没有任何概念,无一法可立,没有任何我们以前的概念、名相可以站得住脚,根本连思维判断分别都停止了,哪来的概念,对吗?这是我们说的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
为什么说是中道?你得两个都能够圆融,对不对?小乘、大乘、金刚乘都有中道的表述,大圆满也会用这样的词,但是大圆满讲的圆融是指它本身就是圆融,本身就是不二。比如大圆满讲中道的时候,跟显宗讲的中道不完全一样。我们说每一个众生的本质就是佛,显宗当中只是说众生都有佛性,或者个别众生连佛性都没有。比如一些小乘的教派,或者一些论师说有的众生没有佛性,一阐提这种众生就没有佛性,只有少部分的人有佛性;大乘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是佛性只是一个种子。
大圆满讲一切众生不是只有佛性,更不是只有佛性的种子,而是现量就是大圆满的三身本具。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一点:为什么说我们每一个众生是三身本具的?这一点我在各种之前的引导当中都提到,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这一点。你所称谓的这个我,实际上就是你的明觉,只是你从来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2.4.1.3.4.3.2“我”是轮涅的关键
之前我们说过这个“我”就是整个轮回显现的基础,也讲过一个大圆满的密续《诸佛游戏续》。这个密续说,有一个神秘的咒语“我”,可以让诸佛进入轮回。一切众生原本都是佛,然后大家做一个游戏,念一个咒语,这神秘的咒语一念,大家都到轮回当中了。这个神秘的咒语就是“我”。我讲过这个密续好多次了。也就是说这个轮回的展现是诸佛的一个游戏,他们因为“我”忘记了自己是佛,然后显现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再寻找自己。这就是《诸佛游戏续》这个密续里面说的。
另一方面我过去没有说,今天特别说一下:虽然“我”是轮回的关键,但实际上也是涅槃的关键,就是说它也是我们回到真我的关键。轮回的展开是因为“我”,我们涅槃的证得也是因为“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我”。这个“我”到底指的是什么?你说我喜欢吃水果,我喜欢去散步,我在学习大圆满……大家仔细地去分析,谁能告诉我一个答案,这个“我”是什么?现在可以打在屏幕上,你概括一下,你说一下“我”是什么。有的人就会说,我喜欢吃水果,就是我这个身体需要。我的舌头喜欢这种味道,胃喜欢这种感觉,总之我的身体喜欢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说到“我”的时候,照着镜子这个是我,说白了主要是说自己的身体。有的人已经说了一个答案,说这个“我”是觉性和念头的混合;有的人说是五蕴和六根的聚合;有的人说是一种错觉;有的人说是五蕴的假合;有的说是心的作用……
好,那我们来看一看,所谓的“我”到底是什么。既然你说“我”,就表示肯定是跟别的不一样嘛,否则你不会说“我”是吧?好,既然是不一样,也就是说,它应该相对来说是稳定的,对不对?不可能来来去去,早上是我,晚上就不是我,如果那样的话,就不能叫“我”了,对不对?那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一个一直恒常存在的“我”,有没有?身体的层面有没有?身体的层面显然是不可能恒常存在的。
你也许会说从出生到我死都是同一个身体。你可以说是同一个身体,但是中间已经变化得太多了,而且这个身体即将在死亡之后土崩瓦解,慢慢地变成灰了,或者是融入到土壤当中变成尘土,最终分解了,最终消失了。你的很多辈子以前,很多辈子以后,没有任何一个“我的身体”可以永远延续下去,这个同意吧?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完全延续下去。
比如说你投生转身到下一世,你这个身体还会跟着去吗?不会吧,是吧?那既然“我”并不是这个身体,那么我们还有别的。有人说“我”就是我的感觉、我的感受、我的念头、我的情绪、我的观点、我的主张、我的觉察等等。刚才已经有人说了所有的这一点是吧?但是你观察刚才提到的这一切,只是说白了身和心两者,就是我们说的“我”——身心或者藏传佛教说身语意,加上中间的一个连接身心的一个桥梁,你也可以把它放在身体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也是可以的,对吧?就是你这个身心的和合体你认为是“我”,但实际上没有身心,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恒常不变的。
所以,你所谓的那个“我”,你抽丝剥茧,有一个是恒常的。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很震惊,我们佛教从来都说无“我”,为什么你在说有“我”呢?那就是我们的这个知道一切经验的这个“知”本身。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面前有一台电脑,知道在讲课,知道外面在刮风,我们的一切的感受,一切经验的发生,都必须通过这个知道、这个“知”来发生,这就是我们说的觉知,你可以说知觉都可以。还有的人说,昏过去了就没有知觉了是吧?实际上没有一种体验是完全中断的。就是说关于“知”——这个纯粹的“知”,本身是永远不会中断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离开了这个“知”的,没有任何一种经验是离开了这个“知”的,所以我们要探寻这个“知”。
实际上这个知就是我们说的觉知。这个觉知并不需要你特别努力地去做任何事情,它是天然具足的,它本身是不会受到任何污染的。只是当这个觉知的各种潜能,即声光线的潜能展现出来时,这其实是我们心的本性展现出来声、光和光线,我们就以为这些是外在的东西,就去抓它,就去攀缘、散乱、执着,或者贪、嗔、痴,由此展开了整个外境,整个的世界,整个的轮回。
如果我们不去攀缘这个“知”,这个本来觉知的对象,你回到生起这个对境的本身,这是我们的本来觉知。我刚才说了,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二元对立,即有一个对境产生,然后跟着那个对境跑,所以就有问题。
什么是 “知”?比如说你三岁时知道的这个世界,知道的那个世界;比如四十年前、五十年前世界的“知”,“知道”的对象永远在变,但是“知道”本身永远没有变。它也不会变老,它也不会变坏,它也不会衰减或者增长,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我们说的所有一切众生都具有的佛性。
但是,大圆满不仅仅是象显宗那样说它是一个种子而已,我们是有可能当下体验到它的。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大圆满的这些窍诀发现这个本来清净的觉知,我们称之为纯然的觉知。
纯然的觉知说它纯,是因为它没有陷入到它的对境当中,否则就变成了二元的。觉知只有一个,心只有一颗,陷入到对境的心就叫二元的心、轮回的心;反闻闻自性的心就叫作觉者之心,所以这是我们要找的,所以佛教都在讲中道、中观,但大圆满讲的中道是不一样的。
2.4.1.3.4.4我们自身本俱如来珍宝
刚才我已经分析了,跟你们阐述了,一切众生大圆满的觉性一直在作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教材当中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南师经常说的一个例子。
一个修行人在山里闭关。他闭关的山口面对底下的另外一个山洞,那山洞里面住着一个乞丐。乞丐每天出去乞食,下午回来,晚上就睡在那边。他老是枕着一个枕头在睡觉。这个修行闭关的人有神通,知道那个乞丐其实是非常富有的。为什么这么说?显宗里面喜欢说修到一定程度会显现各种神通,大圆满说明性就是智慧的显现程度。修行者通过他的明性,知道那个乞丐枕的枕头里面一直有很多的钻石;乞丐从来也不知道,所以他一直就在枕着那些钻石并去向别人乞食。他一直就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可是他从来不知道。
这个例子其实不光是大圆满在讲,佛教里面其他教派也经常用这个例子,但是我个人对用这个例子来直接解释大圆满还不够满意。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在我们的这个现量经验当中。比如说你枕着一个枕头里面有钻石,你是天天枕着你不知道它在哪,所以我们要发现这个钻石的存在,所以我们说发现明觉,但是实际上明觉每时每刻都在作用的,不是明觉啊,就是这个叫作我们的本初状态。
因为本初状态跟明觉不是一回事儿,明觉是现量地体验到了本初状态,或者心的本性的这种经验——现量经验叫明觉,明白吗?我现在说的是本初状态。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本初状态,这个钻石象征的就是本初状态。为什么我说这个例子还不够好?因为乞丐虽然每天都枕着它,但是他对它没有时时刻刻的感受,是不是呀?
我再举一个例子。你们听说有一个人叫纳斯鲁丁吗?毛拉·纳斯鲁丁?纳斯鲁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是一位苏菲。苏菲就是一个密教秘密的派别,实际上也是不二传统当中的一种。在显教的层面跟伊斯兰教有关系,你可以理解为伊斯兰教的密教,但实际上它比伊斯兰教要早几千年。在这个传统当中有一个人叫纳斯鲁丁,纳斯鲁丁说过一件事情。
纳斯鲁丁这个人很聪明,他经常用去做一些买卖,做一些生意。他用一些驴子驮着一些大包小包的货物去做买卖。他赶着一些驴子去做买卖的时候总是会通过一个关口。那个关口就像一个现在的海关一样。那个关口的官员总感觉纳斯鲁丁不对劲儿。大家都听说他赚了很多钱,经常做生意,但是他赚的什么钱没有人知道,也不知道他的货源是什么,货物是什么,所以官员就想想问他。然后就查他的手续,发现他的手续都是合法的,没有问题,那些货物也没有问题,然后就这样过去了。
很多次很多次,纳斯鲁丁用驴子一批批把货物运过去,后来听说他越来越有钱。官员就知道这个人一定在搞什么猫腻,一定有什么,在走私或者什么的,但就是拿他没办法,官员就是找不到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一来二去的竟然成了朋友,这个海关官员跟纳斯鲁丁成了朋友。后来他就不干了,有了很多的钱了,这个纳斯鲁丁老了他就不干了。他们也成了朋友。
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喝酒,这个官员就问他:“咱们都是朋友了,但我有一事不明,请你给我说一说,你以前到底做的什么买卖呀,你是不是在走私?”纳斯鲁丁说:“是的,我一直在走私。”“你走私的是什么?你那些货物是合法的,手续都是没问题的,你走私的什么?我怎么就发现不了呢?”“我走私的就是驴子啊。”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们会发现,纳斯鲁丁就是你们所有的人都知道的阿凡提,这是另外一个惊喜。
我们先说这个驴子的事儿,我们每天都看到这个驴子在走过,可是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的注意力都在驴背上驮的东西上面,想去查驴背上的东西,驴子天天在我们面前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去,我们视而不见。你们听我讲了这么多纳斯鲁丁的事,都听得很清楚,也不知道这就是你们一直知道的阿凡提。当然这个后面是我演绎出来的,主要是前面这一段。
这就说明了一个事情,就是打一个比方,我们的觉性就像这驴子一样,我们天天看着它,但是我们看的地方不对,我们注意力在驴身上的东西上面,明白吗?这就不是我们一般的见解了。不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佛种,有佛性,对,有人说“日用而不知”,这禅宗的话没错,我们天天都在知,而且禅中经常说这个觉性在舌头,它就变成一个尝,尝到了味道;在眼睛就看到的东西;在耳朵就听到了。一直在作用,一直在作用东西,我们为什么就找不到呢?我们不能说佛性一直在作用,在耳朵就是声音,怎么怎么样,你光是知道这个理论是不行的,你光是看见它在作用也是不行的,你得找到它本身,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发现明觉。我们的心的本性一直在作用,我们发现了它,所以需要大圆满的窍诀就是这个原因。
你看,我们的窍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各种方法让你心变得非常细微,没有什么妄念,比较寂止的状态,然后或产生空性的经验,或者明性的经验,或者乐受的经验,这三者产生的当下,你要去观察去发现是谁觉察到这种空,或者明,或者乐,而不是专注于空明乐那三者。
你专注于那个经验,经验本身成为对境、对象的话,你就好像那个海关的官员一直看着驴身上驮的东西,明白吗?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所以大圆满讲的中道跟显宗跟金刚乘讲的不一样:大圆满就讲一个,大圆满只有一地。比如大乘佛教说有十地菩萨,金刚乘讲十三地,在显宗讲的第十地之后还有三个层面,所以它讲十三地。大圆满说只有一地,是什么呢?就是明觉。明觉地和凡夫地,只有两个层面。从究竟层面而言,所有的众生都一直在本性当中,就是说在本性的作用当中,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它而已。
2.4.1.3.4.5金刚手拜见五方佛获甚深教法
那我们接着往下看:“(念诵原文 略)金刚手承诺要完成他的任务,回答说:金刚萨埵大虚空,本非言辞能表达,我今宣说极为难,然为利益未证者,吾以词句诠释说,其人或许能领悟。”
金刚萨埵大虚空,就是讲的我们的本性的这种境界,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虚空、广大无边无际的虚空一般,天空一般,大家要知道《金刚萨埵大虚空》是大圆满的一个心部的密续,但是它也不仅仅是密续,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的觉性本身,觉性的天空。这个本身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是为了利益众生,我们勉强用词句来宣说。
“于是金刚手前往五方佛部,见诸如来,以解开它关于基和果的最后的疑惑。”所以说在这里金刚手答应,我要去传伟大的中道,而且是超越有为法的无为法,但是他还有一点点最后的疑惑,所以他要先去五方佛部,见诸如来。
什么叫五方佛呀?这是金刚乘里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金刚乘是转化道,转烦恼为智慧,把我们的五烦恼转化为佛的五种智慧,也就是说五烦恼的本质就是五智慧。如果是要人格化,就是五方佛如来。五方佛跟五个方位有关。比如说正中央的叫法界体性智,东方的是大圆镜智,南方的是平等性智,西方的是妙分别智,北方是成所作智。这就叫五智慧,五方佛如来。东方是金刚部,南方是宝生部,西方是莲花部,北方是事业部,或者叫羯摩部,正中央就是佛部。这就是五方如来的意思,跟五种智慧有关。金刚萨埵对大圆满的基和果有一些最后的疑惑。
2.4.1.3.4.5.1拜见东方不动如来
金刚萨埵问不动如来:“若心本性为金刚,生灭当于何处生?”不动如来是金刚部的,刚才说的东方的金刚部。金刚部的佛叫作不动如来,中文的佛教经典里叫阿閦佛。那么不动如来回答说:“心性不变金刚中,既无生者亦无灭,生灭源于二元想!”
所以,金刚萨埵的问题是,如果心的本性就像金刚一般的话,那么金刚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没有办法切割、毁坏、改变等等,那这样的没有办法改变的东西怎么会有生灭现象升起呢?生灭从哪里来呢?如果心的本性象金刚一般的话?不动如来回答说:就说心性的这个不变金刚(好像现在有一个萨迦王子就叫这个名字吧),这个心性的金刚,它本身是没有生灭的,之所以发生有生灭的现象,是因为二元心。也就是在心的本性的层面没有生灭,但是在凡夫的二元心的层面是有生灭的,所以生灭是来于二元的念和二元的状态,所以叫二元想,二元分别念的意思。二元主客对立,能所对立。
2.4.1.3.4.5.2拜见南方宝生如来
“如若菩提心之本性,非因缘有为法而生,功德之果则如何现?”他又问南方的宝生如来菩提心的问题。记得我们大圆满里面讲这个菩提心,绝大多数情况指的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我们说的心的本性或者究竟智慧,而不是显宗当中说的为了众生离苦得乐,我要利益他们这种利他之心,这个不是我们这里说的菩提心。这里说的菩提心指的是原始的智慧心,或称本初智慧心,或称根本智慧。金刚萨埵问:既然菩提心不是因缘法,不是有为法,那么怎么会有果呢?既然它不是因果现象,为什么会有果,功德之果则如何展现呢?
宝生如来回答道:(念诵原文 略)所以宝生如来回答说:这个果不是制造出来的,是本自圆满的自然显现。一般的因果法,或者是有为法,我们会制造出一些东西,造作出来一些东西,但是菩提心是三身本具和基道果本具,这个果本来就具足于我们自身,所以它是“本初基中因果是自圆满”的。自圆满就是说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它已经是圆满现成的。“万法自生与无上本体中,”这个本体就是我们说的空性,本体空性这叫自生啊,所以包括我们大圆满讲的这个智慧叫自生的智慧,自己自显现。如果你能了解它的密意的话,那么你的果就如太阳的明亮、太阳的光辉一般显现。
2.4.1.3.4.5.3大圆满基、道、果
有的人是刚刚进来第一次听,那么我会时不时地再插入一些大圆满的基本的名词解释。当我们说基道果的时候,基指的是对一切众生的本性的认识,或者说见解、基本见解,这是基。不光是对一切众生本性的认识,也是对众生展现的一切现象的本性的认识,因为这是一回事啊。
那么道是什么?就是对基有了具体经验。比如说我们大圆满讲的基,就是心的本性。对于我们自心本性的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不是头脑层面的认识而已,它包括你的现量的证悟。现量就是实际的当下的经验,不是逻辑分析推理得出来的,而是说我直接体验到的,明白吗?这就是比量和现量的区别。比量就是通过类比呀,比喻啊,推理啊,这就叫逻辑分析出来,就是头脑的心意识的产物。大圆满的证悟是现量的证悟,不光是大圆满的证悟,任何的证悟都是现量的证悟,而不是心意识层面。
当有了基的经验时,证悟了心的本性这种经验叫明觉;然后基于明觉再修就是大圆满的道。大圆满的道有三个方面:大圆满心部、大圆满界部和大圆满窍诀部,分别相应《椎击三要》,这是大圆满的道。
大圆满讲果的时候,果位也有三个方面。果就是我们说的显现了大圆满的证悟。最高的果是大迁转身,然后是虹光身,包括有余和无余虹光身,还有正等觉和现前觉的虹光身等等,还有就是法性中阴的证悟。法性中阴证悟是大部分大圆满行者的最后证悟之果。大部分的大圆满行者都是在死后的法性中阴当中立刻获得解脱,证悟了报身。这是果的展现。当然还有少部分的人没有努力,或者誓言有问题,他们就可能再投生转世。因为这些人跟教法已经有了因缘,所以他们往往会在下一世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教法。
说到基道果,大概已经讲了一下。基,我们会分基位三身是吧,基位三身之前已经说了很多次了: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本体空、本体空性就是法身;自性光明就是报身;大悲周遍,南师解释为能量持续不断地显现,就叫作化身。大圆满有基位三身、道位三身、果位三身。
刚才我说的大圆满三部是大圆满的道。当我们说道位三身的时候,指的是我们说的见修行,这是我们的道。因为基道果的基是一个基础,或者是一个潜能的层面,潜伏的层面,所以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叫基位三身。基还没有显现出它的功德,就是本基的这个三身,而道位三身已经显现了功德,发现了明觉,那么当然就可以展开见修行了对不对?
大圆满的见就是真正的明觉的经验,这是叫大圆满的见,而不是说想象出一个空性,理解出来一个空性和光明不二或者双运,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圆满的见就指的是我们的现量的明觉经验。大圆满的禅修呢,就是基于明觉的经验融摄一切。它的果就是融摄了一切二元的现象,它展开的话就是最后我们说的果位三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的显现。
法身佛表示说这位众生获得了证悟,但是他之后没有任何的显现,没有立刻发生某个因缘,所以他就安住在法身状态当中,没有具体的显现。没有显现报身的光明,也没有化身在六道轮回当中的觉者的显现。所谓报身佛的证悟主要指的是,比如像金刚乘的所有的本尊一样,就是说他们证悟了以后显现在报身层面,就是在五色光的层面,没有进入到具体的轮回的层面。化身佛,像释迦牟尼、噶饶多杰这样的叫化身佛,实际上莲花生大师也是化身佛,还有南却.明珠多杰,你们知道,天法的祖师叫南却.明珠多杰,他也是化身佛Nirmanakaya“梵音:宁玛那卡亚”。
我刚才讲的叫作大圆满的基位三身、道位三身和果位三身。在前几次的专门讲座当中我讲过这些,还讲了三种无明。我相信有的人是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听。
2.4.1.3.4.5.4拜见西方阿弥陀佛
好,接着往下看,然后金刚手前往西方莲花部,拜见莲花部主也就是阿弥陀佛。
(念诵原文 略)金刚手又提了一个问题,既然你说心的本性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能所对立的二元的不净相又是从哪里生起的呢?阿弥陀佛回答说: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我们的心的本性、菩提心的本体也没有被轮回污染过。本体的意思就是本质,英文叫Essence。精华、本质、精髓,Essence。我们刚才讲到大圆满的基位三身说什么是法身,基位的法身是本体空性,有没有本体啊?没有,没有一个究竟的实质,没有任何一个独立永恒存在的主体,或者说个体、实体不存在。虽然是究竟的空性,但是里面具足无尽的光明的潜能,只要有助缘就会显现出来,对不对?所以他说菩提心的本体从来没有被轮回污染过。
刚才我一直跟你们说,我们的那个纯然觉知这就是菩提心的本体,它从来没有变过。但是当说的本体的时候是偏向本质的方面,但是还有作用的方面,还有显现的方面,这就叫作体、相、用三者。本体空性是体;自性光明是相,就是显现的意思,这种超越二元的显现。然后用的话就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具体的作用,就是体相用。这几个字眼你们很多人也都很熟悉。菩提心的本体是从来没有污染过,所谓的轮回来自我们的二元分别想、分别念。
2.4.1.3.4.5.5拜见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然后金刚手又前往北方拜见羯摩也就是事业部的楚巴囊瓦,楚巴囊瓦就是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念诵原文 略)
因为北方是跟事业有关的,这里说的事业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里说的事业主要是讲的息增怀诛的各种事业,实际上就是世间事业。佛教金刚乘里面经常讲五种事业,但是分为出世间事业和世间事业。出世间事业只有一种,就是成佛,这叫出世间事业。世间事业有四种,分别跟东南西北有关。
跟东方的金刚部不动如来有关的,这个就是息业。息业就是熄灭、净化、消除、止息我们的业障啊、罪业啊,这叫息。相应于南方宝生部如来的这个就是增长,增长我们的财富,主要是财富,各种世间的品质,这叫增。跟西方阿弥陀佛莲花部有关的就是怀业。就是说你看西方它是显现为红色的,你比如说莲师,这个莲师就是跟西方有关,他的种子字是水(舍)。阿弥陀佛在藏传佛教里面,主要都是显示为红色的长寿佛的形象,那么这个红色就跟我们说的爱欲有关系,所以怀就是怀爱的意思。怀爱就是说以前关系很糟糕,现在要修复,要弥补,要和平这个意思。
北方就叫作事业部,事业部就是这一位楚巴囊瓦,也就是不空成就如来。跟他有关的事业主要是诛业,诛杀的诛。诛业并不是看谁不顺眼把他诛杀了,主要是消除教法的敌人、教法的障碍,所以藏传佛教有时会有一些显现。比如我们会看到某个大成就者在修一个诛业,其实他的这个诛业想去除的障碍通常是一些教法的巨大的敌人或者障碍。上面说的就叫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我在讲解这本书的过程当中,给大家解释一些具体知识。既然心性超越一切造作,为什么又有一些事业呢?又有一些利他的事业?比如佛法讲息增怀诛,出发点都是要利他的,而不是为了自己。实际上利他的同时也在利益自己,但是你不应该为了自己而做事情,出发点不应该是利已,而是应该利他。因为这是世俗菩提心的本质,如果你的发心、行为都是从自我出生,这不叫菩提心,更不要提胜义菩提心。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利他的慈悲心也叫菩提心呢?尽管它叫世俗菩提心或者相对的菩提心,因为觉性是我们本有的本来的智慧,这个智慧本身是具足一切功德的,它超越了能所对立的二元。
如果我们要证悟这个菩提智慧,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类似的状态,我们也应该是圆满的功德,我们应该是利益他人,而不是为利益自己,因为利他就是无我的一种表现,对吗?如果你一切围绕着自己,一切都是为了自己,那当然就是跟觉性的道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知道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间的关系就在儿。
为什么大乘讲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发心?你的发心决定了你最终的证悟。实际上,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的行为就是什么,因为见修行果是一脉相承的。这个不空成就如来说,如果你能够理解这种自生的智慧的话,那么你“利他之行自然生”,所以你不需要特别地知道怎么去利他,你只要了解心的本性就对了。因为心的本性的这种实证的经验——我们称之为明觉,明觉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自生的智慧”:self originated wisdom。
2.4.1.3.4.5.6拜见中央部主毗卢遮那佛
“最后,金刚手来到了中央。”佛部中央的毗卢遮那,之前我解释了。我说毗卢遮那佛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莲师的弟子毗卢遮那大译师,他是五方佛正中央象征佛部的部主。为什么叫部主?因为东西南北中都有很多的觉者,其中一方的代表就叫部主。这位部主叫毗卢遮那,字面意思是遍照护。还有一种翻译方法叫大日如来,所以大日如来在这里,在金刚乘当中放到五方佛的正中央。显宗当中有的时候会说: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南无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等等,所以你们要知道,这样的知见或者概念在显宗密宗当中都有,在大圆满当中也有。
“当佛部的毗卢遮那佛见到他时,立刻劝告他了解秘密智慧的意义。当金刚手请求毗卢遮那佛为他讲解此密意之时,毗卢遮那佛说道:”这是金刚手向毗卢遮那佛请问“秘密智慧”的密义。金刚手来到中央佛部的时候,毗卢遮那佛还没等他提问,便劝他了解“秘密智慧”的意义,然后金刚手就请他讲这个密义,然后毗卢遮那佛说:
“请谛听,金刚手菩萨!
秘密智慧之自性
即诸佛与众生无二无别。
如同虚空,遍满万法。
无明与智慧并无差别。
悟与不悟皆同一道。
秘密智慧之本体,
即是明觉净光之清净体性,
即是安住于智慧状态之念,
即是自然本来状态之宝藏。
此自生之状态,不必追寻,从来清净。
秘密智慧显于诸法,
但非能以概念分别。
如若幻化境相本自圆满之义
从来明净超越戏论——此即(秘密智慧之)见!”
这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对金刚手菩萨的开示。金刚手在显宗当中我们也会说金刚手菩萨,是吧?象征着力量。
我们的自性,为什么说它是秘密智慧?秘密,之所以教法当中说秘密,金刚乘这个密,密法的密,到底是什么意思?南师说过很多的意思。第一个密就是密续的密,就是“坦出尔”,就是我们的本性持续的显现,这就叫密续的续。密的话主要是对于凡夫来说隐秘不现,是这个意思。
在密法当中,所谓的密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意思就是,对凡夫来说它的法义、它的究竟真理是隐秘不现的,所以叫秘密智慧,并不是说故意保密。我们的本性也是这样一种“密”,对凡夫来说它是隐秘不现的。你在大街上找一个人问他:“你的本性是什么?”他也许会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回答跟我们的本性没什么关系,可见一般人是不知道什么是本性的。是不是啊?诸佛的本性跟众生没分别。你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的本性比你的本性更圆满,不存在,所有的佛菩萨与众生同一个本性。
当我们说到完全的纯粹的觉知——明觉的时候,大家已经知道一切众生的明觉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刚才我讲解“我”的时候,大家已经知道真正一直在作用的这个本来觉知,它结合我们的业力时便被重重包裹,所以才显现出这个轮回的幻相,但是它一直在作用。你追根溯源“我”的根本,是因为我们这个明觉在作用,它认识和体验到了自身能量展现出来的一切,它体验到了自己的能量,这也是它自己在跟自己玩游戏。明白吗?就是说你追根溯源,就会发现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本来觉性,或者说The Pure Consciousness,就是纯然觉性,才会有这些见闻觉知,才会有这个轮回的展开。
所以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称一些佛教之外的宗教为外道,因为它是心外求法,它是二元崇拜的;而我们之所以称佛教为内道,是因为它对心的本性的认知。比如,一切法是我们心的本性的能量的展现,这是大圆满的讲法;显宗的讲法里面比较了义的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不是?
唯识宗里面总是说一切唯心,但是大圆满讲得更加精确,更加准确。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比较说明。
心是什么?唯识宗说一切唯心的时候,更多指的是阿赖耶识。因为唯识宗里面说心、意、识:“心”指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指的是第七识末那识,也有称它为“我执识”的;“识”指的是第六识意识。如果按照唯识宗的主流见解说,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我们的一切,它是藏识,是一切的基识,是种子识,或者说含藏一切。阿赖耶识里面也有我们的真如自性,如果是污染了,就变成阿赖耶识。就是说如果污染的话就变成它染的面相,如果转识成智的话——转被污染的心识成为智慧的话,就显现我们的妙明自性等等。
但是,你说阿赖耶识创造了一切吗?这个阿赖耶识就好比我们大圆满讲的普基Gunzhi,就是一切显现之基。记得我们讲三种无明的时候,讲了同体无明也叫原始无明,就是还在潜能当中的这种无明的潜能还没有显现无明的后果,这种无明的潜能的后果还在潜伏着,这就叫作同体无明,说白了这时候无明和智慧是同一体的,没有分别,它们同在潜藏中。心的本性展现出来后就有声、光和光线,如果我们刹那间就以为是一个对境,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俱生无明,就是主客同时显现,因为其实没有主客,也没有对立。
唯识宗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说大圆满跟唯识宗讲的还是不一样的。大圆满讲的一切法是心的本性的显现,这是更加不二,更加究竟,更加圆满的一种教法。
为什么这么说?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因为大圆满讲到整个法界即整个现象界无差别,刚才这里面也说了,接下来就说了无明与智慧本无差别,你们往下看:“无明和智慧没有差别。悟与不悟皆同一道”。这种说法在显宗当中是很难接受的吧?怎么能说无明跟智慧没差别呢?但是,我要问你驮着那些包的那些驴子,你看到的都是驮着包的驴子,真正在完成走私的是这些驴子,这个人驱赶这些驴子对不对,你们看到的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你说有啥区别?没有区别。
大圆满讲了,无论显现为什么样子,都是觉性自身展现的一种能量,是它自己在跟自己玩游戏。当然你也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比喻,这种玩游戏是一种比喻,但是这是一种甚深的比喻。虽然从究竟的层面讲,一切法界的展现,都不是真正真实的显现,但是它是法界或者自心本性自身的巨大的智能的展现。明白吗?
那么,一些人就会感觉法界的一切现象,就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巨大的遍及一切的神秘的智慧在操纵,就有一点像上帝这个概念;但是我们从来不说什么上帝,因为一说这些词的时候,你就会联想起一个人格神,他创造这个创造那个,这不是大圆满要讲的,所以我们也从来不会说什么上帝或者神。
在有的宗教里的不二传统中,很多说法却与大圆满很相似。比如说伊斯兰教的苏菲,犹太教的卡巴拉生命树,还有印度教的不二论吠檀多,还有克什米尔希瓦宗,还有很多的,他们有很多类似的教法。他们也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这个觉知。你们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教言,甚至我曾经非常惊讶地发现,大圆满如果说跟这个世间之前的任何的教义有什么最相似的传统的话,那就是不二论,印度的不二论吠檀多。
现在有一种新的不二论,这个时代出现的。他们讲的内容曾让我怀疑过他是不是学过大圆满,但是后来我发现他没有学过,他连佛教都没怎么接触过,但是他讲的跟大圆满讲得一模一样,连那些词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是他还是有他的不二论的那个传统。可见我们不能轻易地说只有宁玛派里有大圆满,这说法非常局限。事实上,在噶饶多杰的时代,不存在宁玛派,哪来的宁玛派大圆满?大圆满在西藏传播的这两千年,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它不是佛教,所以它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圆满行者的心胸应该是完全敞开的,对一切的可能性不要形成一个固定的见解、固定的主张,因为你一旦固定你就完了,你一旦选择了一个见,你就被局限住了,就是这样。大圆满见是无见之见,你不要执着于任何见解,唯一要做的就是反闻闻自性,放松在自己的本性当中。
“秘密智慧之本体”就是智慧,它的本体就是我们的“明觉净光之清净体性”。我说了明觉就是对心的本性的现量的经验,所以明觉的这个清静的光明,它的体性,它的nature,就是心的本性的秘密智慧的本体,都是一回事。如果我们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它也是所谓的本来状态的宝藏。这是自身的状态,不需要去追寻,本来清净。
在世俗层面上,或者说在显现的层面,不能说烦恼就是菩提,我们现在说的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事情。“秘密智慧显于诸法,但非能以概念分别。如若幻化境相本自圆满之义,从来明净超越戏论——此即(秘密智慧之)见!”超越戏论的意思就是超越概念。“戏论”在教法当中指的是概念,因为是思维造作得出的结论,所以叫戏论。就是说你说了半天,你思维分析,用逻辑思维分析了一大圈儿,这都是戏论,包括所有佛教八乘的那些见都是类似的,都是头脑判断思维分别出来的,这些在本质上讲都是戏论,都是毗卢遮那佛说的必须要超越的东西。这个就叫作远离戏论。
2.4.1.3.4.6金刚手把大圆满传给胜心天子
好,我想我们的时间快到了,最后我再读完这一小段:
“在得到了阿底瑜伽‘超越有为造作’的教法的精髓之后,金刚手前往三十三天,给予了胜心天子全部的大圆满加持(或灌顶)和传承,授予他为诸佛之‘摄持王’,如此使(大圆满)教法得以在天界弘扬。”
我们已经知道噶饶多杰的前世叫森喇钦,或者叫作贡嘎宁波,那么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超越有为造作的教法出现,”并且梦到自己由此而成就成佛了。那么诸佛请金刚萨埵讲法,讲大圆满,然后金刚萨埵就显现出来金刚手,金刚手显现成还没有完全证悟的一位菩萨。然后他就去五方佛处转了一圈,得到了各种开示,最后得到了阿底瑜伽大圆满的精髓,叫作超越有为造作的精髓。之后金刚手就去了三十三天,因为那是噶饶多杰的前世胜心天子所在的地方,就是贡嘎宁波所在地方,他的名字叫作“瓦嘉普拉嘿”(Vajra Prahe),也是胜喜金刚的意思啊,跟极喜金刚几乎是一样的意思。那么然后呢,金刚手就去给了胜心天子加持,给他全部的大圆满的加持,或者叫灌顶以及传承等等,并“授予他为诸佛之‘摄持王’。如此使(大圆满)教法得以在天界弘扬。”
因为这里是用金刚乘的语言,我们就会说灌顶和传承,英文叫transmission,字面意思就是传输,从这里传到那里,传递下去。金刚乘的传承里面分三个方面,就是灌顶、口传和引导,藏语叫旺、陇、彻。灌顶是“旺”,口传经文或者密咒声音你听到了,就获得这个“陇”;还有就是实修的引导、窍诀引导,修法解释等叫“彻”,所以叫旺、陇、彻。大圆满的传承也分三个方面,后面两项与金刚乘相同,但是把第一个“旺”拿掉,把灌顶换为直指,因为大圆满里面灌顶不是必需的,直指心性才是不可或缺的。
这里讲了噶饶多杰的前世就已经获得了大圆满的全部传承,所以他被叫作诸佛之摄持王。摄持王就是代理的王。那么这样的话,当时大圆满在天界得到了弘扬。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下一次我们会了解噶饶多杰在地球上的事情,而不是在天界的事情。
阿底上师瑜伽讲解及直指
根据我之前的承诺,要讲阿底上师瑜伽。我没有时间再回答太多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直接进入这个环节。
什么叫阿底上师瑜伽?“阿底”就是本初的意思,阿底就是大圆满的另外一个名字。上师瑜伽是什么?很多人都说就是上师相应法,你不要把这些传统的概念移植到我们这来。那些传统的概念也许有道理,但是你还是尽量不要移植。听我解释为什么。
南师说过瑜伽叫南觉。在大圆满教法中,瑜伽这个词的本义并不是像印度宗教里面说的合一、合和、联合,瑜伽的本意是拥有本性的经验,所以大圆满称已经有明觉经验的人为瑜伽士,大圆满瑜伽士。
那么,上师瑜伽是什么呢?通过上师给予的这个传承这个教法,我们安住在上师已经发现了的这种本来状态当中,瑜伽就是本来状态,这就叫上师瑜伽。
所以,阿底上师瑜伽不仅仅是我们相应上师,或者说祈祷上师,跟上师沟通,观想上师三门放光,净化我的身语意,这是典型的金刚乘的上师瑜伽的方式,对于那些新人来说,现在你们要学的是从来没有学过的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这跟任何金刚乘的上师瑜伽都不同。
现在有很多的上师瑜伽。比如说亚青寺的阿秋喇嘛的上师瑜伽,普巴扎西仁波切讲这个上师瑜伽总集一切,对不对?但是除了南师这里的上师瑜伽,我们一般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有金刚乘色彩的上师瑜伽。这并不是说它里面没有任何的大圆满,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它总体的形式、总体的特点还是金刚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刚乘的上师瑜伽总是观想上师显现在面前,还有他的上面还有其他的历代传承祖师等等,然后我们念祈请文等等,观想他们加持我们,放光净化我们等等。有的时候观想他融入我们自身,有的时候观想在我们的头顶上等等这样很多方式。总之这是一种二元的方式,我观想有一个外在的代表着佛菩萨的上师,加持我,净化我,甚至融入我自身,让我跟上师无二无别。这样的方式叫作观想的方式。观想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心意识的一种训练,也是一种造作的方法。虽然这是一个好的造作,但是造作就是造作,它没有超越缘起法。
大圆满不是这样的上师瑜伽,不是观想。大圆满上师瑜伽的特点,它的精华是直接从心进入心的本性。什么叫心呢?我们现在的意识或者心意的状态就是凡夫心。心的本性是超越因果的,或者说超越了二元层面。大圆满永远讲二元与不二,这是我们教法全部的核心。如果我讲了半天二元与不二,你还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呢,说明你根本没有听懂,需要继续学习。
如果我们总是觉得有一个“我”存在,有一个“我”之外的世界存在,这叫二元对立,主客对立。当你观想上师加持你怎么样的时候,上师融入自心好像与你变成了一个,但这还是想象或观想啊,虽然是很有功德的观想,很有加持力的观想,但是并没有超越观想层面。“想”仍然是心意识的层面,还在八识里面对吗?主要是第六识的作用。第六识有的时候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那是很好的,但是并没有超越主客对立的状态。
大圆满是直接从心进入心的本性的方法。现在我就讲解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叫阿底上师瑜伽。它也是直指心性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窍诀。这个简单的方法是南师在所有法会上基本上都会讲的,所以我们称之为根本传承,也就是南师大圆满的根本传承。
阿底上师瑜伽非常简单。我们首先要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切现象是怎么样升起的?大圆满对此有一个根本知见,就是从本初状态当中通过本初潜能显现了一切的山川大地,整个世界。
什么叫本初状态?就是心的本来面目。心的本性要分三个方面理解:本体是空性的,就是你找有没有实质,没有,完全是空的;但是,它有光明能量、潜能不断地显现,这就叫自性光明;觉者知道这一切显现都是自己潜能的展现,凡夫以为这种光明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外境,所以去追逐便产生了轮回。这就叫本体空性,自性光明,轮回的层面就是我们说的大悲周遍。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六道轮回层面,我们仍然是本体空自性明,每一个现象都具足空性与光明的不二的显现,只不过是它分三个方面来讲: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这就是本初状态,明白了吧。
现在它要显现出来要有一个介质吧,那就是通过声、光和光线显现。声、光和光线三者显现一切。现在大家看我手里的这个图,仔细看屏幕,如果以前没有看过的人,把它截屏下来。这个图就是大圆满教法的一个标志。也许你们会偶尔在藏地的一两个寺庙里看到这个明点白阿。这个明点白阿就象征着我刚才说的三本初潜能,也就是说,在空性当中,在虚空当中显现出一切,就是通过声音、光和光线。
正中央的这个阿,这是藏文的白阿,你们在视频上看到的是一个反的,在q q的群视频直播里是反的,但是在新浪直播间里看到是正常的阿字。看到反的还挺好,因为你真正观想的时候就是这样显现的形象。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阿总是要朝外的,它代表着你的本性,你的本性显现的根就是这个阿。释迦牟尼佛也说过,阿代表着无生的空性,不生不灭的空性,所以这个正中央的阿就是刚才我说的三本初潜能,就是声音。
阿是白色发亮的对吗?正中央的这个阿字,这个藏文的阿字是白的。这白色其实不是具体的颜色,只是代表光明而已,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光芒。
白阿的在外圈从里到外,你们看有蓝色的光圈、绿色的光圈、红色的光圈、黄色的光圈、白色光圈是吧?从里到外蓝绿红黄白对不对?蓝色代表空大元素的本质,就是空大。五大元素就是空风水火地,空大元素就是蓝色。绿色就是风大元素,它的本质就是绿色光;红色就是火大元素,它的本质就是红色光;黄色就是地大元素,它的本质就是黄色光;最外圈的白色就是水大元素的本质白色光,所以我们知道,蓝绿红黄白就代表着五色光。这就是我们说的光线,具体的光线才有颜色,最初的光芒还没有分别颜色。三本初潜能就是声音、光和光线。
我们要怎么修这个法呢?很简单。(修法解释省略,有传承者可以到会员群下载)
听清了吧,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好,我们现在开始。再看一遍这个明点白阿图片。
阿——
阿——
阿——
呸!
……
这个阿底上师瑜伽直指的教授已经完成了。现在是北京时间几点了?好像快十一点了吧?下面我们以金刚歌还有回向来结束。
记住,没有学过金刚歌的人准备录音。金刚歌是大圆满最重要的融摄的修法之一。金刚歌的咒音本身就是一切法显现的源头,所以它叫作从法身空性当中显现到报身层面的最根本的咒音。大家发出每一个声音的当下完全放松在这个声音当中。放松在哪里?刚刚直指,发现了这个本来的觉知本身,这个明觉本身,就算你没有完全确定你完全的发现了,没关系,尽量放松下来。
放松有不同的层面,你要觉察到自己是不是还有细微的概念、细微的念头,尽量让它们都自然消失。自然消失是指你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强迫自己不要想什么事情。强迫是没有用的,越强迫越起反作用。放松就好了,你的本性自然会引导你。
我们唱金刚歌。如果你不会唱,没关系,你跟着我唱,我发出什么声音,你模仿就好了。之后你录下音来,然后进到我们正式的群里面,可以下载金刚歌的文字,还有仁波切的录音等等,你可以更完美地去学习。
唱金刚歌的过程需要好几分钟,你可能会升起一些念头,别忘了大圆满的见解——所有的显现都是我们的本性的能量的展现,所以不用去在乎,也不要去介意,也不要去忏悔,或者说难过,你的本性在作用,应该恭喜你,你应该感到高兴,对吧。如果你是一块木头,那不就惨了吗?我告诉大家不存在外境当中真实的木头,都是觉性的显现。这是最纯粹的大圆满的见解,而不是任何的一个相似的大圆满。
好,我们来唱金刚歌,再次来一个阿。
阿——
(金刚歌 略)
课后答疑
(无央老师边念大家在网上提的问题,边解答。)
大家有没有任何重要的问题?就是不问不行的那种。随便发一个感慨什么的就不要说了。
“金刚歌要不要观想阿字?”什么都不要观想,完全放松。不是说了吗,唱金刚歌的时候不需要祈祷,不需要观想,什么都不用做,完全放松。我们说了金刚歌是融摄,融摄意味着用明觉来融摄。哪怕你还没有明觉的经验,至少要完全放松,有念头升起觉察到它,然后继续放松,仅此而已。
“请问大手印与大圆满的区别。”看样子是非问不可了,上午就问了这个问题。简单回答。大手印有两种。第一种大手印是生圆不二的本尊和气脉明点的修法。西藏除了大圆满和宁玛派阿努瑜伽之外的玛哈瑜伽或者无上瑜伽,所有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不二的这些本尊修法,都是大手印的修持,最后要证悟的都是大手印。他们先自观本尊——将自己这个不净的凡夫观想为清净的本尊,将这个不净的轮回观想为本尊清净的宫殿,这就叫作净观,净观自己,这叫生起次第。这种观想稳定达成明性以后,就加上气脉明点的修持,在自观本尊身上观修气脉明点,以宝瓶气为核心。气入中脉之后就可能达到圆满次第的证悟,然后生圆次第没有分别了,这就叫大手印的证悟。这是萨迦班智达概括西藏所有密法的一个总结性发言。
第二种大手印叫顿道大手印,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众生更加熟悉的一种大手印,比如恒河大手印或者冈波巴四瑜伽都是属于这种大手印。这种大手印与大圆满有很多 相似之处。尤其是岗波巴四瑜伽,更多的是在说大圆满心部四禅观的内容,也就是大圆满心部四禅观。就是一开始叫寂止,里面分两个阶段,有所缘的止和无所缘的止,也叫有相止和无相止。通过这种大圆满的寂止可以发现明觉,然后融摄运动,这叫大圆满的胜观,叫作大圆满的观。这已经是很高等的状态,已经有明觉经验和融摄。然后止观不二——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可以融摄,成熟了。最后就是显现于自圆满的叫陇竹,或者叫作无修的状态,这就是大圆满的心部。
岗波巴把它转化成了金刚乘的一些方式的解释。第一步寂止,他改了一个名字叫专一,就是专一、专注的意思。第二步胜观的融摄,他叫作离戏,离戏刚才不说了吗,超越概念没有什么动静的分别,所以就是一直在这个状态当中融摄一切。冈波巴把第三个叫作一味,动静完全超越了分别,就是说坐上坐下没区别了,一直可以在融摄的状态,在明觉的状态当中,禅观的状态当中,这就叫作一味,没有区别。整个一切法都是同一个味道,那就是明觉的滋味。冈波巴把第四个阶段叫作无修“冈美”。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修什么,持续安住在这个状态就好了。大圆满最究竟的方式、最纯粹的方式叫无修之修。这便是岗波巴的顿道大手印,不是传统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那个自观本尊的大手印,两码事,记住啊。
我希望讲过的你们能理解,要尽量记住它。这就是我们说的大手印。大手印跟大圆满有一个重合的部分,那就是顿道大手印——岗波巴的大手印,那就是大圆满心部四禅观换一套语言来说而已。但是,绝大部分的大手印刚才我说了,西藏绝大部分大手印都是生圆次第,这一部分相当于宁玛派的玛哈瑜伽,仅此而已。实质上只是传承上翻译经典的时间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
好。我看看其他的问题。我说了,问重要的问题。
“听老师唱金刚歌,心真是轻柔如羽毛,善念不断。”(老师笑)我们不是要善念不断,不是要净念相续,我们要超越一切念头。这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是问问题。
“阿字之后的和修内观的状态一样吗?”老天爷!问这样的问题。这是大圆满,不是讲南传的内观,这是天地之别啊。内观的本质就是四念处,四念处就是我们当下观察自己的身、受、心、法四个方面,这个叫念处。比如说身念处,呼吸是身体的一部分功能吧?观察它:吸出,觉知它是出;吸入,觉知它是入。尝是尝,觉知尝;冷是冷、暧是暧,都念念分明,就是这意思。
举个例子,就是一开始修止然后修观,这只是四念处的关于身念处的一部分,这是内观。证悟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身受心法就涉及到我们整个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全部都是刹那生灭的,没有任何一个永恒的主体。这样修行者最终悟了人无我,这叫作阿罗汉的证悟,跟大圆满差很多。
那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会提到南传内观?因为它这种觉知跟大圆满讲的二元的觉知——“我觉知我在做什么”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的本质是一样,只不过是它的见解的出发点以及它操作的方式不一样。南传的觉知通常觉知我们的一个方面,比如说觉知我的心念的生灭、烦恼的生灭、呼吸的生灭和变化,或者走路或者手部的运动。它是为了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我,明白吗?所以证悟的是人无我。
大圆满的觉知是整体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像照镜子一样。你照镜子不能说只照到你的鼻子吧,是照到整个人是吧?所以你的镜子就好比你的心一样,你觉察到你的心的本性,就是你的大圆满的本性,显现出来这个轮回的身体、这个心念、这个所谓的我,就是镜子当中的内容,所以你要像照镜子一样照到你的这个觉知。大圆满讲的二元的觉知、普通的觉知,就是觉知我在做什么。比如我在开车,是一个整体的,所以是刹那生起的,但是这不是明觉!不是明觉!不是明觉!我重复三遍,表示很重要。明觉是超越了主客等任何概念。
“如果要比较确认明觉经验怎么修?”进入我们的学法群,或者是准入群或者会员群,会发给你一个修学纲要。里面告诉你,接下来的修学路线图是什么,其实就是《椎击三要》。发现明觉,就是直指心性;发现了明觉,然后要确信无疑,反复地修。我们有很多方法,不是只有阿底上师瑜伽,因为阿底上师瑜伽是要观想的,很多人观想没什么感觉,所以我们有无数的方法。我们发现明觉的窍诀至少有一二十种,而且不光是方法,要有有经验的人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把你的问题解决了。知道吧?这就是《椎击三要》的方式来禅修。
“若这次发现了明觉,下次再如何让自己避免刻意找上次的感觉?”这也很正常。如果你很确信无疑的话,那表示你经常地反复地训练各种方法。我很强调用各种方法来印证,就是用各种方法来修。各种窍诀,住心法轮涅分别法、益西桑特、泽阿窍决,各种,甚至包括我们的辅助修法宝瓶气这些。
还有我们接下来曼达拉娃这个十五天的闭观禅修里面会教索提。“索提”里面有虚空秋练,那是非常好的融摄的方法,是非常好的有可能发现明觉,甚至可以稳固明觉的一个方法,所以,我建议更多的人来参加曼达拉娃闭关课程。你知道我这么讲课,也只是偶尔讲一下。比如教阿底上师瑜伽,这已经破记录了十天之内讲了两次;通常我一个月讲一次,或者两个月讲一次,除非有很多很多人提出这个要求。如果是闭关的时候,我一天讲四次,你会想象得到你会得到什么样的密集的收获。我们不光是讲课,每天还有四次禅修,所以你们可以联系课程管理,去参加这次的闭关课程。
所以你反复的用各种方法修了你就会确认,确认之后你就不需要去找一个记忆。你天天都在吃巧克力,你需要再想起来,你去年吃的那块巧克力是什么滋味吗?不需要。因为你天天都在吃,而且你有可能以前吃的巧克力是假的巧克力,是一个假冒伪劣的巧克力,现在吃的是瑞士巧克力,也许是比较纯正的。
有人说:“阿字发声停止后,有一个明明白白的象有光的,然后当您发出呸的一声,这个呸就在这个有光的明白中升起了和消失了,这样对吗?”
明觉的修持不需要跟任何境界打交道,不跟任何的光啊、声啊、境界打交道,什么发现了什么光啊,什么感受的好空啊,身体消失啊,还出现了神通啊,幻听幻视啊,这都叫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知道吧,这都叫相。你不要去追求那些境界,那都是对境。看见光啊什么的,管它呢,有光没光无所谓的。有光别在乎,没光也别在乎,所以,我们不用管它有什么没什么,你按照我讲的这些仔细听反复听,因为我敢保证你很多东西是漏掉的。你看我多么重视,从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讲是吧?所以你不用按自己的套路做,按我讲的仔细听、仔细修就行了。
“请问在单位没事观修的话,阿字需要念出声吗?”你可以小声阿,,这样就像呼一口气,谁会知道,尤其是现在大家戴口罩,谁知道你在干什么是吧?难道你们单位都不带口罩了吗?我建议大家,这个月底之前百分之百的一定一定要在有别的人的场合下戴口罩,我建议大家;而且不光是这个月,我相信四月份都要这么做。还有什么问题?
“在您讲解时,是不是就是在进行很深的明性的引导,在‘呸’之后。”对,我说的阿底上师瑜伽就是一个明性的直指,叫作阿底上师瑜伽。因为观想时,不管你观想能力怎么样,都会有某种显现是吧?我想象一只猫,肯定是会有一个猫的影像,也许清楚也许不清楚;然后之后你放松;放松之后也许那个猫还在显示,也许猫没有显现,但是那一点点的显现就叫作明性。
有的人观想能力很好,那更好,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不是显不显现,而是你有那个感觉。记住,南师教的观想都是阿努瑜伽的方式,注重的是那个感受,鲜活的感受,而不是观想得很清楚,这个不重要,所以这个叫明性的引导,明性的阿底上师瑜伽,后来我又“呸”,“呸”就是为了斩断你的妄念,一片空当中你发现是谁在觉知那个空对吧?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对,知道寻找,就是说你发现,我们喜欢用发现这个词。为什么是发现?发现的意思是它一直在那,只是你不知道或者没注意到而已。在网上有一篇文章,你们可以去搜索一下,是我翻译的,叫《注意力的扭矩》,注意力的扭矩朝外就是轮回,朝内有可能涅槃,就是这样。
“加入学会能学习哪些修法?”OK,南师是上千年来第一个恢复了原始大圆满三部心部、界部、窍诀部所有教法的上师,还有特有的金刚歌、金刚舞以及龙萨教法;还有各种各样的阿努瑜伽、开塔舞蹈等辅助修法。除了南师之外的上师关于大圆满,也就是大圆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传承,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是伏藏,都是某个窍决部的修法。南师具有心部、界部全部的修法,以及窍诀部的龙萨教法。比如有心部的四禅观、界部的四身印,窍诀部的彻却四安住、妥噶四光或称妥噶四相,仰滴黑关;还有金刚歌、金刚舞这些早已经失传的大圆满的原始教法,还有大圆满的辅助修法《日月合和幻轮瑜伽》,毗卢遮那教授的;还有曼达拉娃长寿法和曼达拉娃扎龙,这是南师的意伏藏。这些教法在别的地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没有,就是这样。你们进了我们这个学法平台就知道什么叫作大圆满的法王。
对,一定要记住,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不要陷入到体验本身,而是“觉察到体验的源头是什么”。
“老师讲一下觉性状态的法报化三身是哪个?”我讲了三种法报化三身,一种叫基位三身,一种叫道位三身,一种叫果位三身对吧?道位三身就叫见、修、行。基位三身叫作本体空、自性明、大悲周遍,这指的是一种潜能,还没有显现出来。果位三身就是潜能已经圆满地显现出来,这就叫成佛。成佛有三种:法身佛没有具体的显现,既没有显现报身的清净层面,也没有显现轮回中净染同在的化身层面。报身佛就是本尊,已经超越轮回的所有的本尊都是报身佛。还有化身层面就是化身佛,比如释迦摩尼佛。明白了吧。这就是你所要问的觉性状态的法报化三身。
“‘呸’是修空吗?”念‘呸’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没有,但是有一种什么都知道的觉知,所以不只是修空性,也是修明性,空明不二。
“怎么修习四禅观?”你指望我今天回答这个问题吗,不可能。
想修习心部四禅观,可以先去看一看《金刚歌之口传》这本书。心部界部的法,如果以后有机缘我可以给大家讲,因为南师开许SMS老师可以教授他们自己有相关知识经验的这些法。我告诉大家,我现在讲的一切,这样的知见和这样的直接引导方式,对任何一个实修实证的大圆满行者来说,都是最核心的东西,因为这是精髓当中的精髓。
“我曾经去寻找传承高大上的界部。听说界部有禅修杖、禅修带,多么好玩,多么有趣啊,肯定更厉害。”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心态就这么去找,我向你保证结果肯定是失望的。界部修法的目的是确定无疑对心的本性的发现,如果你不明白我讲的这些精髓,界部对你来说就只是一些玩具,就只是一些能量和能量点,你也许只会寻找一些感觉的游戏,因为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大圆满的界部。
别忘了界部要有一个基础,就是要有明觉经验。当然不是说必须先有明觉经验才能修界部,就像不是必须有明觉的经验才能跳金刚舞一样。在修界部的过程当中也可能发现明觉,但是你一定要了解我现在讲的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OK,请原谅我的直率和坦诚。我的个性是这样的,我不喜欢绕圈子,我也不喜欢藏着掖着。
“没有发现明觉在哪。”没有发现就接着找吧。不是寻找‘呸’之后的空,只是安住觉知便可。不要太多和太喜欢“安住”这个词。
“念阿之后可以喊‘呸’吗?”可以,之后你们自己修就可以按照我今天教的方式。你可以念三个阿,或者五个阿,然后自己给自己“呸”一下,过一会儿又可以这么修一次。可以循环很多次,看你有没有时间。
“‘呸’后瞬间无我,但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知道,那是什么?”你自己去发现那是什么,但是要放松,不要执着。
“只需知道它不是“我”就行,安住其中觉知它。”什么意思啊?只需知道它不是“我”就行?某某同学,你发现空中的那个觉知,那就是我们要发现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我”。我刚才说了,没有说得特别地明显,但是我刚才说了这个“我”可以是轮回的开始,也可以是证悟的开始。因为你找来找去、分析来分析去,觉知本身是唯一的恒常的超越一切因缘业力存在的“我”,那才是真实你的本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常乐我净”,就是他的觉性已经恒常地显现,而且他认同真正的“我”就是我。你不要再退回到以前的那个认识,这个不是“我”,你要认同那个就是你,而且那是真正的你。假的“我”目前也可以暂时接受它,因为你拖着死尸一样的身体嘛,就像禅宗说的,拖着一具臭皮囊。没办法你有这个业力嘛,你还在嘛,但是到了死亡的时候,就是大圆满行者从这个躯壳当中出来的时候,出来的时候就像小鹰,据说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时候,立刻就可以开始飞了,这是大圆满行者的一个比喻。我们之前有明觉的经验,在死亡这个躯壳,这个二元的最大的一个载体分崩离析的刹那,我们就可能融入觉性大海当中。
“谁都可以申请进入学法群,是吗?”对,今天定了,谁都可以申请进这个学法预备群。在群里接受了阿底上师瑜伽传承之后,就可以申请进入会员群。我们还有一个准入群,这些群跟学法群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学法群是直接从南师那里获得传承的,但是大家不要以为学法群就比准入群更高,这是你的局限,如果你这么想的话。
大家要知道,如果能听到一个人用你的母语讲大圆满,那你是非常幸运的,如果他真的懂大圆满的话。如果要当场翻译成别的语言,就是再高明的翻译,首先他需要时间,对吧?然后南师讲话又滔滔江水一般噼里啪啦的,很多人是来不及翻译的。我是翻译南师法会最多的,我算了一下大概有上千场,一场算两个小时的话,我可能有一两千小时的翻译。我可能也是翻译最快的,因为很多时候我知道上师下面要说什么,那么翻译的速度就特别快,基本上能达到同步,甚至有的时候比上师还先说出来,不好意思。我想说的是,就算这样也不能说我翻译的就能跟南师讲的百分之百无缝连接,没有任何翻译做得到。可见一位老师能用母语讲明白大圆满,能让你理解,并且能够实践操作,然后生起经验,这是你的幸事。
“记忆力是否提升?”当然,明觉是我们完美的觉性,当我们更多地安住在明觉当中的时候,我们提升记忆力等各方面都可以如愿以偿,我们可以叫明觉为如意宝。我们天天说如意宝,如意宝是什么意思?明觉是满足一切愿望的珍宝。您记忆力当然会提升。
“原来大圆满是最轻松的方式,不修就可以了吗?”某某同学,你说的不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咱再也不需要修法了吗?阿底上师瑜伽什么都不修吗?建议你重听今天我讲的内容,因为你完全没听懂,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我说的不修是说最高的状态是心没有任何造作,不需要去禅修任何东西。因为当你在念咒、在观想、在什么进入试图进入禅定的专注当中,这都叫作禅修。禅修英文叫meditation,就是有一个对象,明白吗?禅修跟禅观的区别,禅观是没有对象,是在心的本来状态中完全放松,没有对境没有对象。
“怎么与您同步重修?”每次我讲阿底上师瑜伽你都参加,我做各种大圆满讲解或者直指你都参加;另外,如果你有各个法的传承的话,我领修任何法的时候你都参加。当然,更好的方式是你加入大圆满同修会,成为会员。
你可以在预备二群找会员管理办理会员事宜,她会告诉你怎么做。大圆满同修会实行会员制,这是南师三十多年前创立的方式,全球是统一的。会费主要用于大圆满教法的传播、发展和道场的建设。
在大圆满同修会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采用的是西方的管理方式。因为如果我们免费获得的任何东西,也许不会太珍惜,相信我,就像古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样,只有通过付出和努力拿到的东西我们才容易珍惜,就是这样。
同时,加入大圆满同修会,也是跟教法、传承、上师以及佛法僧的连接。大圆满里说的佛法僧是这样的:完全证悟了心的本性的上师就是佛;法就是大圆满教法;僧就是大圆满同修会这个僧团。这里说的僧,不是一定指的是出家的僧,就是这样。
大家申请了会员之后就可以联系课程管理。我们有好几个管理员,申请会员找会员管理;请购电子资料和实体资料找流通处;要上某一个课程,现在很多是网络课程,你找课程管理。记住啊,流通处、课程管理还有会员管理三个人。
“如果参加曼达拉娃闭关,感觉学不会怎么办?”这你不用担心。我们一天修四座,持续十五天,学不会才怪了。
“视频可以给别人看吗?”我们这个视频仅供自己保留,不要发给那些没有听过没有传承的人,这是一个原则。因为我讲的都是甚深的大圆满的密法精髓,你去给那些没有传承的人看,不会有效果。
我们怎么获得传承?同步听,同步看,一起修法,修同一个法,进入同一个状态,这样才可能获得传承。你让别人看视频,听录音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应该的,所以你仅供自己使用。
“平时生活工作中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算不算分别念?”当然是分别念了。
“老师,我不知道如何行持怎么办?”慢慢来,慢慢学,保持觉知。慢慢来。
好了,差不多了吧。现在太晚了,还有一些我就不回答了,知识性的就不回答了,大家去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看吧。好,就这样吧。
我们再次回向:
嗡 达瑞 达瑞 班达瑞 斯瓦哈
嘉雅 嘉雅 悉地 悉地 帕拉 帕拉
啊阿哈夏萨玛
玛玛柯林萨曼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