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三部
+

    ◆内容摘要:“谛听!此乃我之领悟之方式。我乃无生自性,由此我领悟到一切由它而生之诸法亦为无生和自生。”无上之源普贤王如来象征着无生的本性,不生不灭的本性,而且由他所生之诸法的本性也是无生的、自生的,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一切情器世间仍然是无生的本性,仍然是自生的智慧,一切情器世间也是我无上之源。这才是最大的奥秘,这才是究竟的完全大平等的大空性的实相的境界
作者:无央老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界无央”
阅读:602

大圆满根本续论《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58期)

大圆满根本续论《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58期)


2020年7月5日《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58期)

 

     解:无央老师

文字整理:如梭

中文校对:当下泥士

英文校对:Xiaolan

                     藏文校对:慈悦    

                     编   辑:自由自在

                     审   定: Xiaolan

 

 

目录

2.6.2.6.6.金刚萨埵宣说他对普作王的本性的领悟的章节

2.6.2.6.7.关于托付教法的章节

2.6.3. 增进续:关于领悟之教授

2.6.3.1. I介绍 

2.6.3.2. II. 领悟十种体性的真实含义

2.6.3.2.1.关于无生状态的章节

2.6.3.2.2.关于不需持守誓言之章节

2.6.3.2.3.关于领悟超越了造作和寻求三门的本质的章节

2.6.3.2.4.关于领悟到坛城并非因观想而生的章节

课后答疑

 

 

 

我们以阿底上师瑜伽开始,唱金刚歌。(金刚歌 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无上之源》的第56章,电子法本的120页,实体书是214页。

 

2.6.2.6.6.金刚萨埵宣说他对普作王的本性的领悟的章节

金刚萨埵宣说他对于普贤普作王的本性的领悟,现在已经不是上师在讲了,是弟子在讲。在这本书当中,上师是谁?普作王就是普贤王如来。弟子是谁?金刚萨埵,也叫萨埵金刚,也叫大萨埵。现在他开始讲他的上师普贤王如来对他的教导让他获得的领悟。是(金刚萨埵)在讲他的领悟。

“一切师中之师、无上之源,我已如此领悟此真实体性:万法在此真实体性中为一。实相之究竟层面之宫殿即为此无上之源,其名被广为传扬。”“一切师中之师”也就是说它是无上的导师,没有人能超过它,它就是一切现象的本源,一切法的本源。“领悟的真实体性”就是说一切都是“一”或者“不二”。

 

“实相之究竟层面之宫殿”,“宫殿”就是“层面”的另外一个说法,所以有的时候又会说“层面”又会说“宫殿”。比如“本尊的宫殿”意味着本尊所显现的层面或者坛城,坛城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指的是一个层面。有的人以为坛城就是一个圆圆的、画着各种图案的宗教图形,这是非常肤浅的、非常表面的、非常象征性的意思,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意思。真正的坛城藏文叫“金阔尔”,“金”就是中间,“阔尔”就是四周(周围),所以坛城又叫中围,中围的意思就是表示一个层面。比如在古印度的宇宙观当中,中间是须弥山,四周是四大洲,所以叫中间和四周,这叫一个层面。所以要大家知道“层面”的意思,就好像说“太阳系这个层面、地球这个层面、火星这个层面……”知道吧?那么“实相这个层面”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无上之源我本身,这个名字已经被广为传扬。

 

“于此虚空层面之神圣住所,亦是此无上之源。”神圣的展现的层面也是无上之源本身。

 

“无生法身之上师,亦是此无上之源。圆满受用之报身,亦是此无上之源。智慧潜能之化身,亦是此无上之源。”这就是大圆满讲的“本体空性是无生的法身,自性光明是圆满受用的报身,大悲周遍也就是智慧潜能不断的显现,也就是化身”所以法报化三身都是“我”,都是无上之源。

 

“与烦恼相联之欲界,即此无上之源。”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烦恼也是无上之源呢?尤其是那些今天刚进来听课的人,或者昨天刚进来听课的人,还无法理解这一点。烦恼在相对的层面、在业力的层面当然就是烦恼,就是给我们带来麻烦的对象,但是它的本质是什么?你观察烦恼的本质,观察有很多的方式,有的是二元的观察,有的时候是分析性的观察。当佛教当中说“观”的时候,有很多个层面的“观”,有的时候只是在分析,分析这个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一种;还有一种“观”就是能所对立的观察,我观察有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心经》上说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呢?“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他的观照是他的智慧,他照见,所以他生起了观察智或者内观的智慧。但是在《心经》上主要还是强调空性的方面,所以它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它并没有说照见五蕴都是空明不二,都是本来清净与本自圆满的不二,所以《心经》作为二转法轮的空性智慧的经典的代表,它主要还是讲空性。

 

当我们说“无上之源”的时候,是我们当下超越任何能所分别、超越任何二元对立的心的本性,也就是心的赤裸的本来的觉知,也叫本觉,这个本身就是空明不二的。 所以烦恼的本质,当我们发现了明觉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甚至不用“观照”这个词,我们不会说“我们观照烦恼,然后它显现成了智慧”,不是通过观照或者观察或者分析,而是我们已经发现了心的本性是什么,烦恼是在哪里显现出来?在我的心当中显现出来,我直接发现我心的本性,烦恼的本性当然我也发现了,我就认识了。

当然,这么解释听起来有一个好像是在头脑层面说见解,实际上它可以成为一个现量的经验。比如当你很生气的时候,你直接观察这个愤怒本身,你直接看着这个愤怒本身,当然一般人做不到,愤怒的时候他只是愤怒,就只是发火、发脾气、找发泄而已,但是如果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大圆满行者,他可以在这个当中发现:虽然烦恼这个时候看起来很强大很厉害,但它还是从我当下的“知”显现出来的。否则我怎么知道我在烦恼?烦恼对什么来显现的?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烦恼的?对不对?所以当你在明觉的经验中放松的时候,烦恼就自然处于无上之源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明觉的状态。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好像简单的句子、一些闻思、一些知见,当你明白修行的窍诀这些关要的时候,任何这些重要的知见都可以变成实修,都可以对我们有实际的利益。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教法总是需要来引导、来讲解。

“与傲慢相连之色界,亦是此无上之源。”色界主要是烦恼显现。傲慢总的来说属于烦恼的一种,有一些天人、色界天人他们是因为傲慢的缘故,这个是跟色界相连,它的本质也是无上之源。

“与意生身相连之无色界,亦是此无上之源。”我们说过无色界根本上是一种细微的禅定,无色界禅定有四种,四空天,这个本质上也是一种意生身,无色界并没有一个粗大的肉身,但是有个极细微的意生身或者说一种细微的心意的状态。

“住于汝之状态(校注:指真实的本来状态)中之过去诸佛乃无上之源。(念诵原文 略)”上面说“过去的”、然后下一句说“现在的”、然后再下说“未来的诸佛都是无上之源”。

“欲得汝之状态而修持四瑜伽之行者乃无上之源。”四瑜伽,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圆满心部呈现到嘎举派的大手印当中的四瑜伽,还有一种可能指的是金刚乘的四瑜伽(事部瑜伽、行部瑜伽、瑜伽部瑜伽、还有无上瑜伽部,总结为金刚乘新译派四瑜伽)。这里两种都有可能,那么这样的行者他也是无上之源。

由五大元素组成之情器世界乃无上之源。这一点更让很多人无法理解。“情器世界”包含大了去了,“有情世界”就是所谓的有情众生,有生命的这些众生,“器世界”就是所谓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我们说的“宇宙以及宇宙当中的众生”,他们都是无上之源。 这本书当中最最重要的见解就是一切都是“我”,当我们证得了“一”,我们不光是头脑认识了“一切都是无上之源”这一点,我们能够体验到这个状态遍及一切的赤裸的真知,那我们就是无上之源本身。只是我们现在还在身体的躯壳当中,我们无法坚定地确信这一点,没有确信无疑,没有从身语意的模式当中完全解脱出来,也许只是已经发现了真实的状态,但还没有从习气当中完全解脱出来,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方向,有了一解脱的道路。

“除此无上之源外,无诸佛与众生,亦无情器世界或者其他诸法。”所以除了无上之源,没有别的。这样的见解,现在很多的跟大圆满有关的这些教言当中已经很少见到了。我们最多会说“一切都是心的本性的显现”、“一切是明觉的庄严”这些话,但具体的来说“这个桌子也是大圆满,这个花瓶也是大圆满”我们很难相信——“这不就是一个业力的显现吗?”因为显宗当中都会说这些是轮回当中一个业力的幻相,但现在我们不再停留在显宗或者金刚乘的这些概念当中,它不是幻相,它是大圆满,它是真相,问题是你得认识它,当你认识它就不存在幻相,所以叫大圆满,大圆满没有胜义谛和世俗谛,只有一谛,就是真实谛、就是实相谛。

当我说这个花瓶是大圆满的时候,就跟这里说情器世界都是无上之源是一回事儿。 问题是我们以为这是一个外境当中一个真实的存在,我们会觉得:“大圆满是关于我的心的,心外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大圆满?”所以你已经落入到另外一个二元的见解当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在心当中显现,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心的本性的潜能(能量)的展现。尽管有很多的个体,但都有同样的大圆满的本性,(比如)这个当下,我们在身体当中,我们展现出来的景象(所谓业力的幻相)就是大家都有同样的一个对境,大家都看到同样一个花瓶,但是当我们唱金刚歌、我们“阿”、我们“PATH”、我们拍掌的那一个刹那——你有花瓶的概念吗?没有!那就是你的本性!所以你尽量发现它,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

“萨埵金刚如是宣说。”这就是萨埵金刚如是宣说的,金刚萨埵也开始把《无上之源》的这些教言再次来宣讲。

2.6.2.6.7.关于托付教法的章节

“三身上师之教法宣说因与果,具体宣说:以一个因而修持就会得到果。他们使用‘诸佛’与‘众生’的名辞,解释说:心一定可获得觉悟之果。但此非我之教授。”这个跟昨天晚上讲的是类似的。三身上师总是在讲因和果,当然这里面除了普贤王如来本身,因为他实际上也是三身之上师当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比如外续部和显宗的这些导师、上师、法师、老师,他们讲的都是在因果的层面,其实包括整个的八乘佛法。

八乘佛法,其中秘密的三乘(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也是法身普贤王如来的教授,但是无上之源(法身普贤王如来)显现出来这个教法,然后有一些法身的上师,法身上师里面就有教不同的,有的教玛哈瑜伽,有的教阿努瑜伽,只有第九乘大圆满的这种上师(这种真正的证悟者,所谓的觉者)他们在教超越因果的教法,其他都是在讲因和果。有的人以为显宗才讲因果,不!不仅仅是这样,(比如)第八乘阿努瑜伽以空性为因,以智慧为果,这仍然有细微的因果的概念,所以它还是不够直接、不够纯粹、不够究竟。所以他们总是在说“诸佛”、“众生”、“心可以获得觉悟之果”;(但)这个果已经在我们这了,去哪里获得?对不对?所以你只要发现它的存在就好。

“我之自性超越因果二元:因诸佛与众生并无任何二元分别故,觉悟非心所需获得之物。我、无上之源,乃识之自性、自生之智慧。”在觉者看来,诸佛和众生并没有区别;在众生看来,所有的生命都有区别。所以“觉悟非心所需获得之物”这是真正的情况,心所获得的一定是一个无常的东西。比如我们世间所有的人总是追求心意的平静、快乐、各种安逸,总是追求这样一个心的状态,但是只要是我们的心去攀附一个境界、一个对象,这都叫二元对立,这都叫能所对立,这都叫轮回的状态,所以这都不是无上之源的状态。“无上之源,乃识之自性”这个“识”就是觉性的意思,就是觉性的本质,它也是自生的智慧,它不是来自外在。

 

2.6.3. 增进续:关于领悟之教授

现在主要的续已经讲完了,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现在讲增进续,“增进”就是补充说明的意思。

2.6.3.1. I介绍 

2.6.3.1.1.关于领悟的介绍章节

“谛听!此乃我之领悟之方式。我乃无生自性,由此我领悟到一切由它而生之诸法亦为无生和自生。”无上之源普贤王如来象征着无生的本性,不生不灭的本性,而且由他所生之诸法的本性也是无生的、自生的,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有的人说:无上之源,大圆满的本性是一切之源,这个我理解了,但是从这个本性当中显现的一切都是生灭法,比如我们有情世界众生都在生老病死,器世间也是一样,看起来也是成住坏空的,怎么这里说“从我而生之诸法也是无生和自生”?上一章刚刚说完,一切情器世间仍然是无生的本性,仍然是自生的智慧,一切情器世间也是我无上之源。这才是最大的奥秘,这才是究竟的完全大平等的大空性的实相的境界。

所以,对真理的揭示总是一层一层的。当佛陀三转法轮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在第三转法轮揭示了一切诸法的本性,所以他在说常乐我净。可是在一转二转法轮以及其他的这些教授当中(包括传说是释迦摩尼佛所教授的一些金刚乘的续部,比如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等等),佛陀并没有讲授大圆满《无上之源》这样的究竟的见解。所以这些法都有了义和不了义, 有的时候是在了义的层面,但是却不是完全的了义,也就是说,在不了义当中有相对比较了义的部分,在了义当中有相对不太了义的部分,所以了义之了义这才是大圆满。比如当我们说金刚乘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了义的教法,因为他说的是果乘,尤其是内续部(外续部的还是比较二元的),但是只有大圆满才是所谓的了义之了义教法。

“谛听,大士!了悟我乃无生,我领悟到三种上师亦无生,三种教授、弟子眷属、处与时亦然。(念诵原文 略)” 这些没有特别要解释的。

 

“领悟三世诸佛乃无生。领悟六道众生乃无生。领悟地、水、火、风及空乃无生。领悟三界与三种万法乃无生。领悟五种根尘乃无生。因此,一切诸法皆乃清净圆满识,而清净圆满识即为无上之源。领悟此无上之源从未出生!”

 

这一章最主要的是讲“无生”两个字。“无生”英文叫unborn从来没有出生过。我们怎么去领悟无生?有的人会从《入中论》这种中观的著作去理解,“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曰无生”,虽然从中观这样的角度去理解也是不错的,在头脑在心智的层面它把所有的逻辑的可能性都分析出来了,但是这仍然不是关于“无生”的究竟的领悟,因为它属于心意识的层面。唯有我们直指心性的时候,发现了超越一切生灭的心的本性的状态、这个无上的真知、赤裸的觉知的本身的时候,这个叫“无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要了解什么是“无生”,首先你得明白什么是“生”。出生、生起或者出生,意味着有一个“个体”,比如说你不可能生出一个空气来,当我们说出生就是有一个东西生出来了,就是有个“个体”形成了。可是我们明觉是超越个体的,没有对境、没有你我、没有分别,所以是大平等的,所以这是超越心意识层面,不是在头脑层面。在《入中论》当中月称菩萨他分析了诸法不可能是自生的、也不可能从它生的、它也不可能是共同出生的、也不可能是没有原因而出生的,所以他说肯定是无生的,从心智头脑的层面这已经很厉害了,不过心智头脑的领悟总是无常的,总是有局限的。 学习格鲁、萨迦的人特别重视中观,当然宁玛大圆满的一些班智达们,他们也重视中观,比如说麦彭仁波切也是会讲“大中观”,但是我们说的是“大中观”,我们说的不仅仅是应成中观、不仅仅是自续中观、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中观的传统,因为这一切都是心智头脑的判断思维分别。在大圆满当中我们必须领悟所谓超越心意识层面的诸法的本性,这才是所谓的“大中观”。

实际上整个章节都是在讲领悟无生,金刚歌最开始就是“无生,但是它却遍在一切现象当中……”,而且只有这种空性它才能遍及一切,从来不会作为一个体而显现的一个什么东西,因为有了个体就有了能所对立,就有了不平等。只有这样的本质,它才能遍及一切的现象,这就像我们说空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一个道理。

“一切诸法皆是清净圆满识……”这些我们已经说过了,所以你要领悟到无上之源从未出生过,究竟的空性但它却不断地显现,显现本身仍然是无生,这是很神奇的事情。虽然显现了,比如我们现在大厅坐了这么多人,网上五百多人,你说没有出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难道没有活过,没有出生过吗?我们不都有出生证吗?怎么你说没有出生?(老师笑)我们说的是究竟的实相。因为身体不是我,出生证上登记的是你的身体的出生,真正的“我”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从来没有出生,否则它会作为一个个体显现,而个体并不符合本性的定义,所以根本就是不相应的。

“我乃一切现象之根;如果你领悟到我乃根本之无生层面,你将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其余一切。”一切现象之根本,你领悟了无生,你就会领悟一切 

2.6.3.2. II. 领悟十种体性的真实含义

2.6.3.2.1.关于无生状态的章节

“1.关于见”

“善加领悟,萨埵金刚!关于一切之源、万法之根,并无观察者与被观察之对境。凡领悟此本质且不将其作为见之客体对境便领悟到我之自性。”当我们说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时候,这都不是无上之源的本质。“领悟了本质”超越了能观察和被观察、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境,当你领悟了超越主客对立、能所对立的本性的时候,而且“不将其作为见之客体对境”,比如我现在看到大厅里有很多人,但是我没有将你们视为我之外的东西,因为我了解这是我的本性当中显现的,在一定的助缘基础上,助缘比如我现在是一个人类,但是我的本性真知的缘故,显现了山河大地,包括其中的众生。助缘就是我们有人类,我们是人类,而且是我们有这种人类层面的个体的因缘,我们因为因缘汇聚在同一个大厅里面,所以这就是这件事的本质,都是在我的本性当中显现出来的。不光是我的本性,有的人会以为“我的本性”就指的是我个人的本性,你要知道,本性是没有个体的,所有的众生的本性都超越了个体性,之所以认为有个体,是因为把能量视为了对境,就是刚才这里说的。所以现在不把你看到的被观察的对象视为你观察主体的一个对象,它不是对象,它是你的能量的展现,这个能量不是一般的“我觉得我能量充沛”这种比较低层面的理解,这个能量指的是我们的本初潜能,以声、光、光线形式最初从空性当中显现出来的潜能。

“谛听!一切现象,无一例外,皆安住于无生状态之无上之源。让那些想要领悟此根本意义者领悟到我之自性![……]。我若不传授此究竟了义教法,此无上之源、一切觉者之祖之繁荣延续将会中断,所有人都将继续轮回迁转。”在这里无上之源普贤王如来表示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如果我不传授这个究竟的了义之教法,那么觉者之祖、一切诸佛的祖先、一切的源头无上之源本身,它的延续将中断,那么所有的人都会继续轮回。事实上所有的八乘佛法,当他们解脱轮回的时候,也是处于无上之源的状态,一定的,而无上之源在这里直接地展现他的见修行果,直接讲说阿底瑜伽的赤裸的真知。所以在这里就是讲大圆满的重要性,无上之源的重要性。

“谛听!因此,萨埵金刚,克服有见或者无见。”要超越有某种见解或没有某种见解这样的局限。

因为有见意味着用戏论(概念)来遮蔽其真实含义,不要将自己的领悟建立在因果之见上。我知道我们有一些同修,有多年的学中观或者在格鲁派当中训练的历史,我知道有这样的一些同修,当他学大圆满的时候,仍然有一种习惯会继续把他的这些方式用在大圆满教法里面,比如他觉得大圆满是通过分析、不断的深入的分析、深深的思维这样的方式来认识到的。但是大圆满从来没有说是这样的方式来认识大圆满,大圆满上来就是直指心性,哪里用了半点的这些分析?当我拍掌的时候我跟你分析什么了?什么也没分析,现量认识到而已。所以我们要超越这样的习惯,不要将自己的领悟建立在因果之见上,因为所有的判断思维分析都是在因果的层面。

“在无一物可承许之阿底瑜伽乘中,努力去观察与审视[此真实体性]等于中断对它的了悟。”这里无上之源说:你总是努力地去观察去审视(等于中断了对真实体性的了悟)。比如说一个出家人,以格鲁的方式讲各种无我的见解写了十几页,最后说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大圆满。我真的没有时间、精力和意乐去看这18页的大论,所以我大概地看了几眼,大概地看了一会,我就说“嗯,挺好”,但大圆满不是这么学的。这里就是说的这个事情,因为你一直在观察审视,离开了对它的了悟。

“因此,要领悟此一切之源之真实体性、无改之本体,不能通过基于一个见地来体察了悟。”因为很多的显宗,尤其是格鲁派他们的这些闻思当中,关于因明、中观应成的这些见解总是在通过破除各种执着、概念来“树立”他的无见之见,(其实)中观应成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见解,它是通过破除任何的见解来表示它的见解,它没有具体的一个承许、或者一个申明或者一个概念,没有,它只是要破一切而已。但是就算你是这样究竟的中观应成,请问你是在哪个层面在分析?是什么在分析?当然是心意识在分析,难道你用这明觉吗?明觉不需要分析。所以你要一定要了解,如果你看不透这一点,你一直带着自己的这个枷锁在学大圆满,那是非常辛苦的,而且也是错误的方式,一定要理解。

“谛听!我、无上之源、清净圆满识,乃万法于其中被投射之镜。”什么意思?——万法在我无上之源当中被投射出来,换句话说,一切万法都是我无上之源的一种投射。“投射”不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我没有这个想法,你把这个想法投射到我的身上”,比如你喜欢怀疑别人,然后你觉得我也喜欢怀疑别人,所以你把你的想法投射到我的身上。现在说的“投射”不是这个意思,别搞错了,虽然词是同一个。投射在这里也是叫project,在这里的“投射”指的是能量的扩展。记得我说的这个词吗?能量的扩展,能量扩展是什么?就是潜能的展现嘛。我们空性当中具足无尽的潜能,当它有一个助缘它就会通过声音、光、光线展现出来,记得吧?这叫三本初潜能。当它投射出来,你以为是真实的外境,这就变成了万法了,个体性就出现了。 

尽管无有自性,一切清晰显现;无需一个见地,自性清晰照耀。”就是说诸法虽然没有自性,但是一切都会清晰地显现。就像佛陀的金刚语在决法(断法)的末尾就有这句话,诸法虽然没有自性,但是它清晰地显现,没有混浊,没有混乱。所以我们不需要一个什么见,我们的自性也是清晰照耀,是不是?就像我们被发现的赤裸的知一样,单纯的知,它一直在清晰地照耀。

领悟到此根本无生状态并非可观察之二元对境,此即彻悟!”这就是究竟的觉悟,它不是一个可以被观察的二元对境,或者说不是一个对象。

2.6.3.2.2.关于不需持守誓言之章节

“2.关于誓言”

“三身上师、我之显现,根据其弟子之种种不同之根器能力来教授,传授了对一切之源乃需誓言维系之领悟。”根据弟子有不同的根器能力来传授九乘教法等等。

“有的理解为他们必须守持誓言、戒律清净,其他人遵守金刚持誓言,而又有人受持无量之根本与次要之戒律。但是,无论审视如何细致入微,他们不能达到真正的领悟。”很多的人关于这个部分有不明白的地方,因为他们有多年学习佛教的背景,他们觉得学佛一定要有一个戒律,比如学显宗的时候有戒律,学金刚乘的时候有“三昧耶戒”,学大圆满的时候也有“三昧耶戒”,你怎么能说没有戒律呢? 

首先,这个翻译是不对的,不能叫“三昧耶戒”,三昧耶是“誓言”的意思,誓言和戒律是两码事,誓言的梵文叫“萨玛雅”,戒律的梵文叫“威那雅,它是两个词。威那雅是什么意思?禁止你做什么,这就是戒律。“誓言”是什么?不仅包括一些你不可以做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比如说金刚乘的十四种根本誓言被叫做“十四种根本戒”,有的佛教翻译,他们只熟悉显宗,他们必须把它翻译成“戒”心里才踏实,其实不应该翻译成“戒”,就是叫“誓言”,应该叫“十四种根本三昧耶”或者“十四种根本誓言”。比如包括了必须不断地念诵本尊咒、必须不断地净观一切众生都是本尊的身、一切声音都是本尊的咒音、一切的显现都是本尊坛城的显现等等,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部分;而不是说不可以做的部分。戒律,你想想看居士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不饮酒,都是不可以做什么,而誓言就是更进一步。

而大圆满的誓言是什么?根本不是关于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大圆满的誓言就是处在我们的赤裸的觉知当中,这就是我们的誓言。所以大圆满教法当中有一种状态叫“三昧耶的状态”,很多人不理解:誓言的状态?啥意思?发誓还有什么状态?在南师的《梦瑜伽》这本书里面,你就会看到什么叫三昧耶的状态,三昧耶的状态其实就是明觉的状态,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的三昧耶就是明觉,明白吗?大家记住,大圆满的誓言有八个字“无有、平等、唯一、任运”,这八个字其实就是从不同方面来解释明觉。“无有”就是空性;“平等”刚才一直在讲,没有个体性、没有内外、没有能所主客对立就是平等;“唯一”是什么?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一,没有别的,都是无上之源;“任运”是什么?就是“本来就有”的意思,本自圆满,这就是任运。“任运”这个词是禅宗里来的,其实有的时候最好不要翻译成“任运”,翻译成“圆成”比较好,就是本自圆成天然具足的,不带后天造作出来的,本来就具足的,三身本具的。所以大圆满的誓言(大圆满的三昧耶)就是安住在明觉当中。

但是我们无法一直在明觉当中安住,是吧?所以我们就有一个相应于这个的比较实际的“誓言”——保持觉知。我们尽量地保持觉知,这是做得到的是吧?也许我不可能24小时都觉知,但是我尽力了就可以了,尽力而为。 所以也不用太紧张说:“我失去了觉知,我犯戒了怎么办?我这个疼肯定是因为我刚才失去了觉知”,你又紧张了(老师笑),你疼只是因为一个姿势坐太久了,有些人有点迷信就是这样子。不存在一个什么人、一个什么众生一直在那边惩罚你,护法也不会那么无聊,请大家放松一点,不要那么紧张。

我们现在要明白显宗、金刚乘、大圆满的“誓言”到底是什么意思。越高等的越难遵守,最高等的誓言、最究竟的誓言当然是明觉,如果达不到的话,那我们至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保持一个观照,但是观照的状态不是究竟的。因为观照总是有一种努力,我在观察自己在做什么,我观察自己面部表情是不是放松的,我观察自己是不是有觉知等等,总之有一个观察和被观察,这不是明觉,但是这个状态跟明觉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部分就是觉知,一个叫二元的觉知,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一个是没有二元的觉知,唯一的区别就在这。所以南师经常说“保持觉知是融摄的基础”,我们一直有这种觉知的话,甚至能够帮助发现明觉也有可能,当然融摄已经是在明觉的基础之上的功夫了,所以保持觉知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远是“是什么在知道这一切”,当处于这个状态当中,就很容易放松在本源当中,而不是往外攀缘、不是在我在观察什么,所以这个是更究竟,它包含二元的觉知的功德。

我想特别说一下它的英文是什么,我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你懂不懂英文,南师在说“觉知”和“明觉”的时候,他经常用同一个词,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我是过了很多年之后才发现的。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翻译到这的时候,有可能是错的,有的时候是对的,因为他一直说 being present,所以你不知道他到底说的是“明觉”还是“一般的觉知”。但实际上 being present字面意思是什么?present是什么?——“在场”,我跟大家说过很多次,比如“我在场,你缺席了我在场”,什么在场?知!纯粹的知在场。一个是二元的在场,一个是没有二元的在场。二元在场就是我在这里、我知道、我看着你们,对吧?“我知道”这是二元对立的保持觉知,一般的觉知,普通的觉知。但是非二元的或者本来的觉知是什么?赤裸的(老师拍掌)我只是知!我没有知道什么,我没有知道“我”,也没知道“你”,我只是纯然的知,这才是完美的状态,这是没有过失的状态,没有陷入到任何因果的状态,没有被卷入到轮回的状态。

大家要把握这些要点。因为很多人学了两天佛学,被戒律把整个人都绑得变形了,他以为戒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孰不知佛法有不同的层面,见修行有不同的层面,现在你明白了,ok。也许(有的人)明白,有的人可能还是不明白,因为他们已经被洗脑太久。所以这里说,无论多么细致入微去审视这些誓言戒律,他们不能达到真正的领悟,很简单,因为是二元的状态。

无上之源之誓言超越守与不守之二元分别。凡领悟超越‘守与不守’之意者就领悟了我之誓言”“守与不守”就是守戒与不守戒、守誓与不守誓。

谛听!我、无上之源,一切上师之师,乃是一切之根的清净圆满识中一切现象之平等。由此,我即一切誓言之根本体性。要领悟我超越守(誓)与不守(誓)之二元分别!(念诵原文 略)”

“谛听!因为一切诸法之唯一之根乃明觉,誓言之唯一之根并非需要持守:此即意为已领悟其无生之心意。”一切诸法唯一之根就是我们的明觉,誓言的唯一之根不是我要去守这个誓,而是处于誓言的本质当中。三昧耶的本质是就是明觉,所以你处在明觉的状态,这就是你已经守誓了,就这意思。所以超越了守与不守,没有一个守的主体、守的客体以及守的行为,不存在。 

“此即意为领悟其无生之心意。通过无、遍在、唯一以及自圆满[四个要点],”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大圆满的誓言。“无”就是无有;“遍在”就是平等;“唯一”(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一);“自圆满”就是圆成或者叫任运。大家记住(这)四个要点,这是大圆满四个誓言。

一切誓言都被超越。无上之源之誓言指的是对无生状态之领悟。”所以当你安住在明觉当中,所有誓言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圆满地达成了。

“根据行者是否领悟到根本体性非需保护之物,并且基于“不了义”与“了义”[教法]的细分,需要或者不需要受持誓言得以传授。”尽管如此,我们有不同层面的誓言:金刚乘的誓言,还有一些支分誓言,很多很多,甚至某一个续部都有很多誓言,比如时轮金刚续部它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誓言,你应该修多少的咒语,生圆次第多少座等等。

“根据行者是否领悟到根本体性非需保护之物”,你的明觉它不是一个需要保护的东西,你的明觉就是你的本来状态,需要去保护什么?守持什么?不需要守持护持,只是你要处于这个状态而已,它不是一个对象,你怎么去保护?因为有的人获得了这种了义的领悟,有的人没有,所以有的人需要戒律,有的人需要誓言,有的人成了戒律方面的专家。有趣的是,在藏地很少有这样的专家,在汉地就特别多的这种戒律方面的专家,以至于我们中国有特别的律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戒律专门形成了一个宗派,比如著名的弘一法师,律宗的一位大师,有很多这种情况。在藏地更重视的是三昧耶,金刚乘的这些誓言,尤其是十四种根本誓言。所以藏地有的时候要找一个能够传这些具足戒的出家人都很难,具足戒就是完全的比丘戒或者完全的比丘尼戒,有这样的授予资格的人不多,因为这不是他们主要的传统。也有,不是说没有,非常少。

大家也要知道有这么一些现象。因为藏传佛教它毕竟是佛教,既然叫佛教,就是以释迦摩尼佛为本师,这就意味着他们还是遵从尊重佛陀时代的一些传统,所以当然还是很重视戒律的,至少在名义上还是要接受这个形式的,所以有的地方也是非常重视戒律的。但是藏地的主要的修行传统不是显宗而是金刚乘,显宗是出离道,所以最重视戒律,金刚乘是转化道,所以最重视的是三昧耶,而不是戒律。因为三昧耶里面包括实修,刚才我已经说了,不间断地念诵本尊咒等等,净观,不间断地净观,这些是实修的一部分。所以在藏地很多的寺庙,有一些出家人他们会试图成为各个方面的完美的典范,比如戒律我也是完美的,三昧耶我也是完美的,大圆满很少有人懂,所以就不好说。

我举一个例子,著名的嘎玛乔美你们知道,嘎玛乔美就是大手印大圆满双运的实修(双融实修)的教授,他是白玉寺的一位著名的上师,他叫阿拉嘎上师——嘎玛乔美。他后来有一个弟子,叫做南却敏珠多杰,如果你们去白玉寺,发现那边有一个小小的房子,里面就有南却敏珠多杰的好像是胳膊吧还是一个骨头什么的,反正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南却敏珠多杰是一位化身佛,Nirmanakaya,真正的祖古,真正的活佛,这种活佛就是活着的佛,不是说一般的被认证的那种活佛。南却敏珠多杰在十几岁的时候显现出来非常高的智慧成就,他发现了整个的天法虚空藏,整个的天法——南却,南却的教法整个都是敏珠多杰的意伏藏。一开始嘎玛乔美是他的上师,等这孩子十几岁的时候,越来越厉害,发掘了整个的南却伏藏的时候,他反过来成为他(嘎玛乔美)的上师,给他传法,给他的上师传法,两位互为师徒,这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现在想说的是,嘎玛乔美在他修行的密传里面说,显宗的戒律我持守得非常好,但是金刚乘的誓言三昧耶我时不时都有违反,至于更深的跟觉性有关的誓言,我是分分钟都违反。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跟觉性有关的就是大圆满的状态,就是明觉,就是说“我经常无法处于明觉当中,所以违反了誓言”。金刚乘的誓言也很难,因为总是要净观一切都是空行勇父这很难的,比如一个人浑身散发的臭味,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怎么观想她为空行母?这很难的,是不是?这就是为什么容易违反的原因。至于显宗的戒律,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不是那么难,对不对?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所以你们就知道了,显宗更多的跟身体的层面有关;金刚乘更多的跟能量的层面有关,气脉的层面有关,内在的咒语的层面有关,所以叫真言乘;大圆满更多的跟心意的层面有关。所以身语意就是显密大圆满三个层面,当然是更粗大的比较容易达成,比较细微的难,最细微的莫过于安住在觉性当中。所以安住在觉性当中,你当然超越了所有的身语意的层面,这个是非常符合逻辑的,是不是?这样大家就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说。不要以为我们大圆满是讲无法无天,不是这样。

谛听!以此故,此人领悟了无誓言可守,此领悟等同三世诸佛之状态。”无誓言可守意味着什么?安住在明觉当中这就是最完美的状态,守什么誓言啊?这本身就是誓言,这个状态本身就是三世诸佛的状态,所以我一开始就是说“明觉状态本身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有的人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还没成佛呢,你明觉为什么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我指的是明觉状态本身跟无上正等正觉并没有区别,当然我指的是成熟的明觉的状态,不是说刚刚发现的、还是有一点概念的成分的那种初入道的人的状态(还是不太稳定)。

“无此领悟之行者与其心之本体实则背道而驰。那些持守三身上师誓言而非我之誓言者,将会发现千百劫中很难遭遇真实含义。因此,因为你已领受我的教授,要领悟无誓言可守!” 这就是说要领悟到这一点,明觉的状态超越了一般的这种誓言或者戒律。

我想顺便说一下,我以前说过好多次,我们现在在学习的是《菩提心普作王》也叫《普作续》的精华的内容,南师以及我们的大译师 阿锥亚诺·克莱门提,他们已经把这些东西提炼出来了,我们学习它的精髓,你要直接去学密续是很漫长的,就像你学一部很厚的大佛经一样,你很容易迷失的。所以“抓住精华”这就是大圆满的特点,与其去学这个密续本身,我更重视的是学这种论释,知道吧?论释就是那些成就者们用自己的经验之见来给大家总结的精华。

2.6.3.2.3.关于领悟超越了造作和寻求三门的本质的章节

“3.关于修行之根器能力”

“萨埵金刚,善加领悟!从我自性中所化之三身上师,为其弟子显现最合适之形象,并让其领悟:为实现目标,就有必要获得修行之根器能力。”就是说这些上师都是从我的自性当中显现出来的,他们也会显现给他们弟子最合适的形象、最相应的现象,但是目的都是让他领悟,为实现目标就需要获得修行的根器能力。

我喜欢把它翻译成“能力”,不喜欢翻译成“根器”。因为翻译成“根器”,大部分的人都容易理解为一个天生的东西,比如“天生根器很好”,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暗示。但是英文叫capacity,也就是“能力”的意思,最好不要翻译成“根器”。但是为了随顺这个著名的传统,我们就两个字放在一块儿——“根器能力”,这是妥协知道吧?要不然人家觉得:“你这讲的是佛教吗?”说老实话谁在乎是不是佛教?你在乎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真理。

就身而言,有必要打手印;就语而言,要念诵密咒;就意而言,要观想[光]之放射与收摄。他们未领悟到行者可以让身语意三门安住自然状态而以此获得自证。”之前我荟供的讲解答疑的时候(说过),比如说身打手印,语念密咒,心作观想,对不对?尤其是外续部当中这三者是必须有的。内续部当中不是必须的,比如内续部有的修法,我们只是念咒,观想气脉等等,我们没有总是要打手印。所以有的时候是通过这些身语意的方式来获得一些能力。

他们未领悟到行者可以让身语意三门安住自然状态而以此获得自证。”就是说这些外续部的修行者(当然有的时候内续部的修行者也会做这些三密相应的事情),他们没有领悟到最究竟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身语意三门安住在它的本来的状态。我们身体有身体的自然状态,我们的语有语的自然状态,我们的心有心的自然状态。有的人以为身体就一定是二元的,因为它已经是人类的身体了、语已经是人类的语(能量)了,实际上不是这样,虽然它大多数时候处于二元状态,但是当你真正稳固处在明觉状态的刹那,那个短暂的时间当中,你的身语意都有可能处在不二的状态。稳固地处在明觉当中你的业力之气慢慢会进入到中脉当中,自然地发生,不需要你做任何的努力,不像是气脉明点的修法是强制性的方式,这是大圆满的方式,直接安住在觉性当中。

“谛听!我之修行能力并非通过有为造作而得[……]。谛听!我之修行能力并非需寻求之物。因为利益自身已自然圆满,无需有为造作。因为利益他人等同究竟层面,它不需求取。充分领悟这一点!”所以修行能力不是通过有为造作而获得的。有的人会想:“我多念一些咒,我的大圆满就修的更好了,我多观想我多祈请上师,我大圆满修的好”这都叫有为造作,当然这是有功德的、有利益的,但大圆满的修证有大圆满的方式,只要直接去发现,直接去放松,直接去用我们的窍诀、我们的引导的方式直接去处在觉性的状态当中,这是任何的祈请上师、供养上师僧团、做善事、做放生等等都不可相比的。可是现在有一些教大圆满的人,他们把祈请上师放到比天还要重的地位,仿佛大圆满就通过祈请上师就获得了,这都根本跟真正的大圆满是完全不相应的。

但这已经变成当今的一个主流的说法,我也不想去跟他们掰扯,但是我只想讲我认为是真正的纯粹的大圆满。南师从来不讲那些,南师讲“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对上师的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自己的真实状态”这是他经常在强调的事情。所以他甚至没有让弟子念他的长寿祈请文这些,他都不用,他说“你们要念就念中荟供后面那一段,祈请一切上师一切善知识常住世间就可以了,我包括在里面”他根本不注重个人的形象、名声、地位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师超越了这种所谓的个体性,也就是著名的我执。我喜欢用“个体性”这个词,因为其实更好理解,有的时候“我执”用得太滥,这个词就失去了意义,虽然并不是总是这样。

“谛听!因一切皆已在清净圆满识中成就,于其中无需任何造作。谁能将“有为或者“无为”之定义归因于无生且超越造作之觉悟之本体?”所以不需要造作,一切已经本来具足了,本来就成就,甚至不需要“成就”这个词,本来就存在。所以说“有为、无为”这些定义,不能归因于觉性本体,“有为、无为”这些词也是有局限的。

“谛听!为获得我之修行之能力,无需用身体结印,用语来念诵密咒,或者用意来观想放光与收摄。(念诵原文 略)”

“谛听!对那些被概念特征呈多样性所吸引者,三身上师依照他们弟子之念想,传授了息、增、怀、诛之教法”什么叫做“概念特征呈多样性”?佛教教法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所谓的“特性”characteristic,“特性”就是在相对层面使这个东西成为它的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桌子是桌子,花瓶是花瓶,它有它的特性,这只是举一个普通的例子。但是很多人在教法的方面,也被这些各种各样相对层面的多样性吸引着,像有的人天生就喜欢各种的分析、各种概念的辨别等等,然后觉得这里面其乐无穷。 刚才已经说了,有的人给我写了十几页,其实他只是要提一个问题,但是他基本上是写了一本书,这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概念的多样性,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也是一种障碍。之前也说了,因为你总是沉浸于这种概念的游戏的话,你不觉得是游戏,但实际上概念都是游戏。离戏,离戏的意思是超越概念。

所以三身上师他传授了息增怀诛这些教法,息增怀诛到底是什么,息是什么?熄灭这些业力和障碍;增是什么?增长福报,增长功德,增长财富;怀是什么?怀就是怀爱、怀柔,让关系变得比较和谐,化敌为友;诛是什么?诛是诛杀的意思。主要是诛杀教法的怨敌,这里也包括遣除教法的障碍等等,也包括教法当中有时候提到具有十种特征的那些教法的怨敌,是要必须诛杀的,那就是说他有意地长期地在那边扰乱教法,或者是想干扰教法或者是破坏,甚至要侵害这些上师修行者等等有十种特征,具足十种特征这种人,教法当中绝对不可以作为所谓慈悲的对境,因为你再慈悲下去,就等于在造业了。比如社会上有些大恶之人,就有世间的一些法律惩罚他,你一味的对他“我爱你,我对你好,我用爱来感化你”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这里也是同样的。所以息、增、怀、诛就有相应可以应对我们的一些障碍这些方面。

谛听!我,一切之源、无上之上师,传授了一切有为皆为概念戏论之道。领悟了超越有为之修行之真实含义,一切众生就能成为无上之源。”这个教法说白了就是让我们都“成为”无上之源(这句话“无上之源”说的不是很准确,我想可能是历史上翻译的原因),更准确的说,让我们“发现”我们本来就是无上之源,其实我们不需要“成为”,我们本来就是。所谓的超越概念,一切有为都是概念戏论,所以你得完全超越这一切,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无上之源的本性。

2.6.3.2.4.关于领悟到坛城并非因观想而生的章节

“4.关于坛城

领悟,萨埵金刚!三身上师,我之显现,向那些被诸法之分别性所吸引之弟子传授了观修坛城与荟供轮之需要。”今天我刚刚讲过什么是荟供轮。

追随三身之道者通过诸法之分别性之方法寻求获得领悟,成百上千劫中他们不能领悟其实并无坛城可观修。”关于“坛城”,我之前也说过坛城的不同层面的含义,是吧? 有的人以为坛城就是一个佛坛,一个时轮金刚坛城,一个什么某某本尊的坛城,这个时候只是一种象征,但坛城有很多层面的意思,它就是一个层面的意思,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层面,所以叫“金阔尔”,我之前说过。

普贤王如来说:萨埵金刚,你要领悟,三身上师向那些被诸法之分别性所吸引的弟子传授了观修坛城荟供轮的需要。“荟供轮”在金刚乘里也用,但是真正地被领悟实际上只能在大圆满教法当中,因为在金刚乘当中只作为一个概念来讲。就像金刚乘也会讲第四灌,第四灌的时候也会说“心之本性如虚空”,但怎么样体验这个虚空?第四灌顶里面没有具体的引导方法,所以南师经常说“第四灌仅限于此”。

“追随三身之道者通过诸法之分别性之方法寻求获得领悟”金刚乘里面更多的教的是怎么观修坛城,自观本尊或者对观本尊然后观修坛城本尊所在的层面或者宫殿,然后这些弟子们通过分别诸法性然后(寻求获得领悟)。比如说这是诸佛的身坛城,这是诸佛的意坛城,这是诸佛的语坛城,然后他们在坛城当中有一些具体的观想,有什么样的象征,法器象征什么、他的姿势象征着什么、他的庄严的装饰头饰等等象征着什么……通过这些来表示,这一切都是跟所谓的观修坛城和荟供轮有关系。所以这里的“荟供轮”并不是我们大圆满讲的“荟供轮”,大圆满荟供轮就是安住在明觉当中来供养、来荟供。

这里实际上就是说,观想这些荟供轮观想坛城,修学这些教法的人,“成百上千劫中他们不能领悟其实并无坛城可观修”。到底是啥意思呢?什么叫“没有坛城可观修”?金刚乘的一个根本的见解、包括在玛哈瑜伽部里面说“一切万法的体性就是身语意坛城的展现”,这到底是啥意思?桌子、房间、山河大地,都是身语意坛城的展现,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一切都是通过什么来体察到的?当然都是通过身语意,尤其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体察到的,首先得通过身体上的眼睛看到,鼻子闻到,耳朵听到,然后传递给心,心去判断思维分别、去体验、去体察等等。所以一切万法的本质其实都是我们身语意的坛城,身语意的坛城的本质就是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诸佛的法报化三身,这是金刚乘的根本见解,我指的是内续部,外续部不算,内续部当中玛哈瑜伽已经有这种见解,在《大幻化网》里面已经有这样的见解。

但是在大圆满在阿底瑜伽当中认为,其实没有什么坛城要修的。因为所谓的“修”就是要观想等等,比如我自观为曼达拉娃本尊,东方是什么佛母、西方是什么、北方什么、南方是什么,代表着地水火风中间是空,代表着五烦恼,代表着五蕴五方佛等等,然后观想他们放光给我,然后净化了,然后慢慢地修气脉明点,慢慢就所谓地证悟了本尊,这是金刚乘的方法,这是他们的坛城观修的方法,生起次第就是坛城观修。大圆满说其实没有一个什么坛城需要观修,为什么?身语意的本质已经在我们心的本性当中完全具足。(金刚乘所谓的)诸佛的金刚意金刚心不就是法身吗?不就是我们当下的这个(老师拍掌)赤裸的觉知的这个没有分别的空性吗?所以空性就是法身;他们观修的诸佛的金刚语,不就是报身吗?报身---(老师拍掌)这个没有分别、当下却有一个清晰的知,这不就是报身光明的展现吗;你睁开眼睛看整个世界所有的现象,这不就是大悲周边的化身吗?——每一处都是通过你这个纯然的觉知心的本性展现出来的,所以一切万法的本性已经具足在你当下一心的真实状态之中了,是不是? 一个刹那当中包含一切真理,就像华严经当中说,一粒沙中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但是更究竟的是一个刹那整个一切的究竟真理都在当下,究竟的实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观想什么?不需要观想!发现这个本源就行。这当然是大圆满的教授,从大圆满的教授看来,其他的路都是在走弯路,所以无需观修。 

“此乃我之坛城:从我自身生起之坛城已经圆满,因为一切皆在其本体中圆满且超越增与减的可能性。无需观修它,它当下即圆满坛城。”这一点我刚才已经解释了。不需要去观想,因为你观想的目的不就是证悟身语意的本质(也就是法报化三身)吗,难道你是要制造出一个泥塑木雕的菩萨不成?不是为了一个什么实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实相的证悟。

谛听![此即坛城一词之意,藏语为“Khyil khor”]:“khyil”或者“中心”指的是真实本体;“khor”或者“外围”的意思是此本体具足轮涅之法喜。此即一切坛城之本体与根本;一切坛城皆包含于其中。”藏语为Khyil khor(金阔尔),也就是“中心”,指的是真实本体,就是“中间”的意思。真实本体。

一般坛城有中间和四周,“金(中间)阔(四周)”,所以坛城又叫“中围(中间和周围)”。可是大圆满讲的坛城是什么?中间是真实本体,真实本体是什么?一切事物的本体是什么?空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阔尔”是“圆圈”的意思,“阔尔”这里就是“外围”,“外围”的意思就是本体具足轮涅之法喜,就是说具足轮涅的一切的功德。所以真实本体就是我们的空性当中具足无尽的潜能,当它展现出来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金阔尔”,此即一切坛城之本体与根本,一切坛城皆包含于其中。

谛听!无上之源之坛城乃其中本体皆圆满之坛城。凡领悟此圆满者就成了精通“无坛城可观修”之意者。”无上之源的坛城是什么?本体皆圆满,他已经领悟了自身的圆满的功德,这就是他的坛城,这样的圆满的觉者,他已经成就了,他已经精通了所谓的“无坛城可观修”。

“谛听!以此清净圆满识之无生坛城,我、无上之源、一切上师之师,无来亦无去,遍满整个法界。只有通过真知才能入此无生者。”这里说通过真知才能入此无生者,真知就是我们说的赤裸的本来觉知、本觉、明觉。

谛听!五智之坛城是否显现取决于真知或者无明。因此,存有需观修或者不需观修之截然不同之观点。然而,当行者拥有无上之领悟时,此区分就不再存在。所以,不要滞留在文字上(念诵原文 略)”五智之坛城,五智就是佛的五智慧。佛的五智的坛城是否展现、是否显现五智慧(也就是是否显现这个佛果、佛的功德),就取决于是不是获得了真知,是否仍然处于无明的状态。所以有的会说需要观修,有的说不要观修,有真知的当然说不用观修了,没有真知的当然会做各种的努力了,对不对?然而当行者拥有无上领悟,这个区别就不在了。所以不要“滞留”在文字当中,凡能立即领悟者,安住于无上之源的状态中。 

“谛听!正如我所传授与你,五毒即无生之清净圆满识,你、萨埵金刚,亦应如是基于你自己的领悟来教授你的弟子!”那天有一个人给我留言:“听您讲《无上之源》说,五毒炽盛的人也能证悟大圆满,当时我听了好气馁。”他没具体说什么意思,但我猜他的意思就是说:我多年来持戒吃素,有些人抽烟喝酒,怎么也能证悟大圆满?他觉得心有不平。(老师笑) 

五毒:贪、嗔、痴、慢、妒,对吧?五烦恼,当然包括了抽烟喝酒了,这个是肯定的。可这里《无上之源》说,五毒本身就是“清净圆满识”,所以在大圆满究竟的见解和现量的智慧当中不存在五毒这些那些的分别,都是只不过是觉性的展现而已。“觉性的游戏”记得吧?有的人展现了一个庞大的游戏,入戏很深,乃至他变成了一个五毒炽盛的人,甚至有的人变成了大恶之人,无恶不作,坏透了,像希特勒这样的人。但是根据《无上之源》,希特勒也是无上之源的显现(老师笑),所以抽烟喝酒能证悟又有什么奇怪?重要的是发现我们赤裸的真知。每个人都能发现,只要你能发现,你就能迅速地从所有的挣扎、无奈、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也许你仍然有习气,也许你仍然有障碍,但你已经有一条清晰的解脱之道,对不对?所以大圆满讲的是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你、萨埵金刚,亦应如是基于你自己的领悟来教授你的弟子!”实际上金刚萨埵是报身佛,他哪里需要这种教导,所以说白了就是对我们这些认为自己尚未觉悟的这些众生的教导。他教导金刚萨埵说:你现在听懂了我的教言,你以后也应该基于你自己的领悟来教授你的弟子,而不是说我说什么你就照抄、按部就班、生搬硬抄、我说什么你说什么。每个众生既然已经在轮回当中显现为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业力因缘,有他跟众生不同的业缘,你怎么能指望一个上师跟他的上师讲的是百分之百一样的,既没有这个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相对层面有无数的多样性,无数的区别,但是重要的是他们讲的精髓是完全一样的。

南师他在藏地生活了二十年,之后在西方生活了六十年,你想想,他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他曾经在成都待了两年,会一些汉语,他还会一些蒙古语,会完美的意大利语,他的英语非常熟练(虽然没有意大利语那么好),还有非常完美的藏语,语言只是说明南师的人生的这种丰富的经历,没有人能复制他的经验,对吧?他有他特殊的历史使命,但是你不要指望另外一个人去复制这一套,这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人们有不同的对境、不同的业缘、不同的使命等等。所以一定要基于自己的领悟,真实的领悟来教授。今天就先讲到这儿,留下几分钟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课后答疑

(无央老师边念大家在网上提的问题,边解答。)

“学完《无上之源》,请老师讲一下《石中熔金》好吗?”不好,因为我手里没有《石中熔金》。南师是讲过《石中熔金》,但是没有这本书,这本书好像还没有翻译出来,但是有一个法会的文字《石中熔金》,你可以去请,找流通处去请《石中熔金》的中文法会文字,这个是可以做到的。

《无上之源》我已经讲了半年了,我告诉大家,像《无上之源》这样的事情你一辈子不会遇到几次的,因为要再现这样的因缘是非常难的。我不可能一年到头都这么做,因为做这件事,我已经很多事都放下了。刚才我妈妈给我打了两个电话,你们听到我都挂掉了,因为我无法在这个时候做(其他)任何的事情,我每天或者每隔一天,我必须做这件事情,所以很多事情不可能一直有的,你也不要指望我。我虽然提到过我可能还会讲,但我没有承诺,我承诺的事我一定会做,但是我没有承诺的事,你们就不必给我绑一个枷锁。

“一次浅睡眠的时候,感觉不到身体的时候,立刻进入了明觉状态,并且感受了切切实实的一切都是我的显现,请问这类似于死后的子光明和母光明吗?” 我曾经在讲解明觉的三种状态的时候跟大家说过,第一种叫“基即瑞巴”就是基的明觉,它只有在法性中阴之后才会体验到,它完全没有任何的心意识的成分。我们活着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心意识的活跃,但是我们有可能在某些时候达到心意识已经被超越了然后比较稳定的没有概念没有念头的状态,但是不可能很久很久,很久很久这是做不到的,做得到实际上就成佛了。

第二种明觉叫力之明觉“扎即瑞巴”,力的明觉有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有概念和心意识活动的成分,第二种就是概念意识成分已经被超越了,但仍然叫力之明觉,因为还在显现。比如我眼睛看着对面的虚空这个房间,的确是有显现,显现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当下当然是一个扎能量,就是“扎即瑞巴”,所以这叫明觉力。这个时候慢慢地放松,当你完全的放松,那个刹那就是叫本性的净觉,也就是真正的本性的明觉,那是最究竟的,这个状态跟我们法性中阴状态或者“基的明觉”并没有区别,只不过一个是死的时候体验到,就是法性中阴,一个是活着时候体验到,那就是叫力之明觉的本性状态。

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我也讲过两三次。所以你这个不能叫做法性中阴的状态,如果你体验了子母光明会,你已经成佛了,我将非常的高兴,因为我的学生当中已经有一个成佛的(老师笑),所以我相信你还没有。南师说的很清楚,子母光明会就是证悟报身佛,这不仅仅是说解脱,是证悟报身佛!成佛了!不一样。

“在其他地方得到了大圆满传承,还能够再从其他地方(接受)传承吗?”啥意思?你的意思就是说,在别的地方得到大圆满传承,是不是能来这里继续得到大圆满的传承?当然可以!上师之间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凡是有这样的概念的人,你最好不要跟他学,因为这些人没有脱离个体性,因为他们都还在我执的控制当中。有的人说“你跟我学了就不能跟别人学”,这样的上师你远离他,因为这意味着他想控制你。当然排除一些上师观察到你的根器,发现你的因缘可能怎么样,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我没有绝对化。

但是假如有这样的上师,当他想控制你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谁告诉你他就是佛啊?大众告诉的?大众告诉就是真的吗?你得通过自己的闻思修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任何人告诉你他是佛,你都不要轻易相信,你得看他有没有这种真正的真知灼见,有没有能力让你生起体验,让你领悟教法,他有没有这种闻思修讲辩著的功德,有没有真知智慧,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无我的品质?如果动不动就要控制你,我曾亲耳听到有的上师说“你只能给我发心,不能给别人发心”,(对于此类人)最好离得远远的。

所以大家不要有这种分别,你学大圆满是最顶级的教法,你还有这种分别?蒋阳钦哲汪波有157位上师,蒋贡康楚就有120多位上师,南师有将近40位上师,这其中大圆满的上师就有很多,谁会去分别啊?谁在乎!我们大圆满同修会的原则来去自由,随便!相反,那些教了不到一个半个“法”的人就特别想控制你,他没什么东西,所以怕你跑了,知道吧?不要对号入座啊,我没有特别指任何人,Ok?

“《石中熔金》讲什么?”就是石头里面有黄金,(老师突然拍了一下掌)这个就是“石中熔金”的意思。任何一个现象当中都有黄金,都有这个明觉,这就是石中熔金的意思。

“我做梦的时候车冲向我来,所有我很清晰地躲开,这是明觉吗?”这是正常的本能反应,这不叫明觉。但是你如果梦中有很清晰的这些感受,这种梦的话应该是有一定明性的,因为凡是比较清晰的,英文就是clarity,就是明性的意思。Ok。

“老师您是不是噶绕多杰的化身?您讲的课甚至超越了南开诺布法王的讲解,我认为您与南师都是噶绕多杰的化身。”我认为说谁谁是谁的化身,这种见解是比较不究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贤王如来的化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噶绕多杰的化身,为什么不呢?在这本书的最后,你就会发南师(关于这一点)跟我说的是完全一样的话。

“(有人说)这个圈子黑暗料理太多”(老师笑)的确是这样,其实不光是这个圈子。藏传佛教是一个很神秘的圈子,有的时候真的很黑暗,你要“弃暗投明”嘛,但是不要去批评以前的上师,如果你们有金刚关系,你已经跟他有师徒关系,不要去批评,你就离开就好了,这叫“默摒”,就是“默然的摒弃”,这是佛陀教的。

“我现在在学大手印和大圆满,我要注意什么?”你要注意的就是坚持参加《无上之源》的课,直到讲完最后一课,之前没有听完的,把它尽快补起来,从头到尾听一遍,你的大圆满应该差不多很清楚了。

“(有人说)嘉瓦仁波切说藏传佛教有很多流弊”千真万确,千真万确!南师也说过同样的话,南师说藏地的活佛最多只有三成是真的,我认为这是很保守的说法,也就是说七成都是因为个人和寺庙的利益被树立起来的。那些一听到某某大师、一看到穿红袈裟的就扑上去磕头供养的人,你一定要有起码的智慧,得有一个正常人的人之常情,你得去观察他讲的是什么,不要看他剃个光头就好像一定是高僧大德,这是很荒唐的。而且由于所谓的“密法”这个要保密那个也要保密,很多地方就搞得很黑暗,你知道吧?黑暗料理比比皆是。(有人说来汉地大多是捞钱捞色)这个我不知道,因为你说“大多”,这个我没统计过,但肯定有很多。

“念阿弥陀佛是容易体验觉知状态吗?”不容易。念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你一直在专注,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禅定的特征。实际上我们的禅修通常有三种,我先说两种主要的:一个是止一个是观。念阿弥陀佛这种念名号发出声音的禅修,像念任何一个咒一样,念咒或者念这个声音,本身它是一个专注,它不是观察,一直在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你没观察什么东西,没有观察“我在念咒”或者怎么样,当然那些实相念佛之类的另当别论,所以主要是一个“止”的功夫。为什么《净土三经》上说念阿弥陀佛要1天到7天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你建立了一个禅定的基础,通过禅定的功德结合阿弥陀佛的佛威神力,通过你念佛的禅定力功德还结合了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结合了阿弥陀佛的功德,你就有往生的可能,是这样子。所以一般来说这个(方式)主要是一种禅定,不是观。咱们也不排除有一些用不同方式来念佛的人。

“定能生慧和明觉有什么关系?”大圆满的方式不是通过“定”、不是通过“止和观”来发现明觉、处于究竟的状态。大圆满的状态是直接来的,(老师拍掌)我已经做过无数次,我们当然不是通过定了。显宗的方式就是通过止而生定,然后在禅定的基础上升起观,这就是一开始叫“奢摩他”梵文就是Samatha,奢摩他就是指“专注”,刚才我说了念阿弥陀佛也是一种专注,在这个基础上生起观察,观察生住灭等等,那么这个时候观能生慧,所以释迦摩尼佛教的就是止和观,止和观一开始都是二元的。我在专注鼻尖,这是著名的身念处当中的呼吸念处,一开始就是专注,然后慢慢地主客越来越合一、稳定,进入到一些初级的禅定当中,在这个稳定的禅定当中生起观,是这样子的,都是这样的方式。有的时候没有到真正的禅定,所以叫“近行定”,就相似于禅定的、相似于欲界定或者色界定的状态,就可以生起观。

但大圆满不是(这种方式),大圆满一开始直接地进入止观平等、止观不二的状态,这已经不是二元了。而止和观一开始都是二元的状态,观也是这样的,“观”是先生起了一个稳定的心的状态,一直安止在这个状态当中不会散乱,在这个基础上就很清楚地能观察。就好像一杯水,浑浊的水,我把它定定地放在那,这就相当于止或者定的功夫,然后它慢慢地尘埃落定,你再观察,这就是发现了水的真相,对不对?这就是止和观的根本的道理。大圆满不是这样的,我们直接发现水的本质,不是说要经过“止观”、经过“定”。“止能生定,观能生慧”所以是“先止再观、先定再慧”,大圆满不是(这种方式),大圆满是直接地“止观平等、定慧等持”,知道吗?定和慧是等持,平等的,没有二元的分别。

“祈请教授《本初胜妙》”你请吧,祈请是你的事儿,教是我的事儿(老师笑)。

“自从听了老师讲保持觉知后,我的脑子不再胡思乱想,生活里没有对立的人事物,这个感觉真好。”很好,这说明修行有作用了。但是我教的不只是保持觉知,我教的更重要的:是什么在觉知这一切,发现这个觉知本身,这就是我们的明觉。“发现觉知本身”而不是“在觉知什么”,不是“我在觉知我在做什么”,这是一般的觉知,这是一个次要的功夫。最重要的是你这个无上之源的赤裸的真知。

实际上当你把我讲的《无上之源》融会贯通的时候,你不需要什么《本初胜妙》、什么《石中熔金》,因为它们讲的根本是一样,而且这个《无上之源》是更加的根本,因为这里面融汇了早期的好几种密续的精华,这个已经足够了,我觉得甚至《声应成续》也不过如此,因为都是最原始的经典,所以我觉得这个足够了。而且以前大圆满很多祖师要讲心部的话,《普作王》一定是首当其冲,就是这样的,而不(仅)是什么心部而已。它是整个大圆满的最究竟的精髓,这句话我已经讲过无数次了,原始大圆满的主要的精髓。后面的大圆满有一些根据佛教的因缘环境结合起来做了一些发展,所以它变得不是那么纯粹了,但是并不是说它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只是可能大圆满就慢慢地被包裹在一些八乘佛法当中,不太容易直接发现,明白我的意思吗?

“没听课的人可以请法本吗?”不可以。我们这听了课的请还不够呢,我们只印了500本。

 

好了,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了,我们先来回向功德(回向 略)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