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三部
+

    ◆内容摘要:当下觉知就是明觉。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此时此刻就是当下,这不是大圆满说的当下,大圆满真正意义上的当下是超越时空概念的当下,不是指现在的具体时间。当下的觉知是超越二元分别的本来觉知,这才是真正的当下。因为它超越了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但是超越了,而且它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本质。
作者:无央老师
来源:微信《大界无央》公众号
阅读:29629

大圆满根本续论《无上之源》法会文字(第1期)(2)



2《无上之源》讲解

 

2.1讲解《前言》

 

如果有这本书的人,你可以打开目录;没有这本书的人,之后你可以在你所在的群里找流通处,他是一位管理员。你可以找他请电子书。实体书可能要两个月以后才能出版,因为现在的疫情还没有过去,没有办法出版。这本书是公开出版的,对各个群里的请购者没有限制。

 

2.1.1前言所呈现的

 

好,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目录的部分。因为看一本书,尤其是这种大部头的经典,你一定要看它的科判或者它的目录的结构,这样你才知道整本书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一上来就直接栽到某一页里面,然后去看一些他认为很喜欢、很精彩的内容,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方式经常是你看了半天(也不清楚)。我发现有的人就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面问:哎,我看了半天,我不知道哪一部分是南师的讲解,哪一部分是翻译的说明,哪一部分是密续原文,这是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看科判。你看藏地的上师们讲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时候,一定会讲科判的,科判就是目录、结构,你要看明白这一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录,一开始是前言,我们来看前言,我先给大家读一下,因为有的人还没有这本书,必须要读一下:

 

《菩提心普作王》(Kun byed rgyal po)可被认为是大圆满的根本密续,而大圆满教法依照传统而言已经师徒传承超过了两千年。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人唤醒他/她的真实本性:觉悟的本初状态——这可以比作一面镜子,其镜面能反射各种各样存在的现象。介绍这种真知是上师的任务,而深切领悟并把它融入自身的存在则是弟子的任务:只有当这个(任务)得以完成,传统的经文才能成为有生命的文字,以及朝着无上之源的永恒之旅进发的珍贵指南。

事实上,大圆满正如西藏上师们经常所说的那样,不仅可被视为一切佛法证悟的修道之巅,也是其他传统教法和种种修行方法的顶峰。每一个法门的目的,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是要克服二元状态,以此获得不可思议的究竟胜义境界:这种境界正是真正的大圆满上师要给弟子引导的本初状态。

正是这个事实激发了我,为那些对一般的修行探求以及尤其是对藏传佛教感兴趣的读者们奉上一部大圆满的根本教文:“贡觉迦波”,即《普作王》,虽然不是全部内容。在本著作中呈上的《无上之源》密续,它在名称中同时包含了上师、由上师传达给弟子的本初状态、以及弟子长养的知识经验(三种)含义。

……

本著作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讲述了在传统大圆满心部教文中所讲的大圆满的来源和根本义,《菩提心普作王》是其中的根本教文。

本著作的第二部分包含了由南开诺布法王所传的不共口传教法:一个对密续(Tantra)2和大圆满的基本方面的简要介绍,接着是一个对《菩提心普作王》的八十四章中最主要要点的简要说明。

2.1.2关于译本 

先读到这儿。刚才读的这一部分,让大家大概了解了这本书的结构。前言是阿椎雅诺.克莱门提所作。这本书从意大利语翻译成英语的就是大圆满同修会的大译师阿椎雅诺.克莱门提,他是南师最主要的把藏文翻译成意大利文或者英文的大译师,他是翻译的源头。如果文本原文是藏文的话,我们中文版本不是直接从藏文翻译过来的,而是把已经由藏文翻译成英文的版本翻译成中文。

有的人会觉得这样不就变成二手了嘛?但是我告诉大家,你不要这么想。除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外,南师几乎百分之百的法会,都是用英文直接讲的,所以不存在二手的问题。南师的法会我们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不存在第二次再转译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转译了两次,而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有的人会觉得文本由藏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翻译成中文会有很多的问题,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观察现今存在的直接从藏文翻译成中文的很多经典,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由于藏文与中文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就是说,藏文有很多就像中文的七言九言,它很多是对仗要押韵的。有的时候不押韵,至少是要一开头是同样的字,或者结尾是同样的字,很多时候字数是相同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你想直接翻译成中文的格式的话,比如说五明佛学院的翻译等等,你们会看到那些翻译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方式,藏文有几个字,中文可能也相应的几个字,这个时候就容易受到很大的限制。

 

就是说你在这种韵文当中九言十一言,或者是七言五言,那么五个字七个字,这种就有很大的限制,你没有办法用白话文很充分地表达出来。就像我现在如果说一些半文半白的话,甚至说一些文言文,大家能听懂多少呢?同样的道理,从英文翻译过来就不一样,英文是影响现代世界语言方式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我们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话会很直白,比较清楚,如果用藏文的话,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凑那些字数,然后又有一些非常简要的一个字两个字试图表达很深的意思,这种情况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的想法并不符合实际的状况。

 

阿椎雅诺是一九九六年写的这个前言,九七年出版了意大利文版,所以他一开始是把《无上之源》翻译成意大利文的。

 

2.1.3本初状态


刚才我读的这些部分,前面的我想大家通过之前的讲解大概已经明白了,比如说第一段,首先开宗明义:《菩提心普作王》被认为是大圆满的根本密续。为什么是根本密续?因为我们一开始说《菩提心普作王》是大圆满心部的根本密续,但实际上心部是第一部,而且最主要的那些祖师,基本上所有的都是大圆满心部的祖师,后来才有界部的祖师,窍诀部的祖师,所以心部是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知道《菩提心普作王》既是心部的根本密续,也是大圆满的根本密续,传承超过两千年,目的是要唤醒我们的本性,这些我们都明白。

 

本初状态这个词我要解释一下,因为很多新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词。本初状态是什么意思?本初”,英文叫Primordial,就是本来的意思,就像我们汉语说的本来的。这个本来你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但是这样的理解不是很精确的,应该理解为一切现象的本质的层面,而不仅仅是过去的最开始的这个意思,不是时间的最开始,而是说一切现象的本质,也就是我们的本性的意思。当我们说到本初状态,大圆满要证悟我们的本初状态,就是我们说的我们真正的本性,一切众生的真正的本性。

 

有的时候这个字眼在不同的佛教传统里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说在大乘佛教我们称之为佛性;在金刚乘当中称之为金刚,有的时候也称之为大手印;在大圆满当中我们称之为大圆满,所以本初状态就是我们的本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心的本性。

 

2.1.4大圆满里面一个重要比喻——镜子

 

这可以比作一面镜子,镜面能反射各种各样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的本初状态在大圆满里面用镜子来作为比喻。我们的本性是镜子本身,听清楚,镜子里面反射的影像就是我们所谓凡夫心的状态。如果你处于反射的影像的层面,而不处在镜子无尽的不加抉择的无条件的自然的刹那的反射一切的这个本质上面,你就陷入到所谓的二元的对境当中,所以在这里,镜子它没有抉择地反射一切的这种潜能及本性是镜子的真实状态。

 

镜子并不是镜子里面反射的那些东西,镜子能反射东西是镜子的潜能。它有这个能力,它具备这种功德,只要有一个助缘,这个助缘指的是镜子前面有一个东西。比如镜子前面有一只手,镜子里面就能反射出这只手。镜子的真正的本性是镜子无尽反射的这种本性,而不是反射的这个东西。镜子可以反射无穷无尽的东西,但是无尽反射的这种能力,不加抉择的这种自然显现一切的能力,这种潜能是镜子的本性。这是大圆满里面一个重要的比喻。这里也提到介绍这种真知或者这种智慧是上师的任务,领悟它并且融入自身的层面,是弟子的任务。

 

2.1.5一切教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超越二元

 

大圆满不光是一切佛法修道之巅峰,也是其他传统宗教、教法和一切的修行方法的顶峰。我们一直在说大圆满是一切佛法的精髓,事实上大圆满也是一切其他教法的精髓。有的人无法理解这句话,我前两天做的一个主题叫作《一切危机的当下解脱》讲座里面一开始就讲了,一切存在的这些宗教或者修行的传统,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有一些共性。比如说要超越一切的痛苦,超越一切的障碍、一切的问题,获得所谓的永恒的快乐,或者说开发我们内在所有的智慧等等诸如此类的,但是他们的共性就是首先要没有问题,要超越所有的问题。也许有神论宗教是通过信仰上帝来达到的,有的是通过崇拜一个什么东西,或者念什么咒,或者是怎么样观想等等,或者做一些禅定止观等等,但是最终得要克服一切的问题——所谓的二元状态。

 

前言的第一段也说了,一切法门的目的,不管直接或间接都要克服二元的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以二元形式呈现的宗教也好,修行途径法门也好,它是不究竟的,就是不根本。比如说当你祈求一个外在的造物主、上帝、神,然后你觉得这个上帝是完美的,我是充满罪恶的,充满缺陷,我有原罪,我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所以你一直在供养他,祈祷他,让他加持你,让他净化你,你要忏悔你的罪业等等,你永远处在二元的状态。

 

比如世俗化基督教的传统方式就是很常见的,我以它为一个例子。你一直祈祷一个外在的神,你觉得自己永远是有问题的(原罪),然后你认为通过相信神,你最终能上天堂,达到一个永恒极乐的状态。实际上你想一想,我们如果一直处于这个主客对立的状态,我们觉得自己总是不完美的,然后有一个外在完美的上帝、神、佛菩萨,你怎么可能进到一个所谓的你想象当中的那个完美的净土极乐世界,然后你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如果你有二元的状态,不可避免的就是你认为有个外在比你更好的东西。你觉得它好,然后你就会贪恋它,执着它,得不到你就会生气,就会不满足,不高兴,得到了就开始执着,然后更多的问题产生。这个贪嗔痴慢妒就是所谓佛教讲的轮回之根,就是二元状态,就是所谓的无明。

 

大圆满讲了三种无明,最根本的无明就是这种潜在的认识不到一切的显现、一切的发生都是我们心的本性能量的展现这样的一个根本的真理,所以才有二元的这种潜在的无明的潜能,这种无明展现出来的俱生无明,乃至一切事物具体的根据众生的业力显现出来的遍计所执的这种无明——就是一个一个的独立的去分别它,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个比较好,那个比较不好;这个比较漂亮,那个比较丑,这是大圆满讲的三个层面的无明。总结一下,一个叫原始无明,一个叫俱生无明,一个叫作遍计所执的无明,或者叫作分别无明。回到这个主题。通过这种分析和理解我们就能明白,必须克服二元状态。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佛教里面讲到净土宗的时候,我们说这个叫方便法门。你不能说净土是一个究竟的法门,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三经里面说得非常清楚,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佛威神力幻化出来的一个层面,虽然是极乐世界,我们还有九种众生是从下品下生到上品上生。九种众生往生到这个地方,然后再各自接受相关的教导,继续修行才能成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原话。关于净土宗,后来在大乘佛法当中,展开了各种的发挥创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诠释,但是重要的是依经不依论,你不要看人们的各种论著,你看原始的导师是怎么说的,释迦牟尼佛是这么说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基督教徒想象自己能够上天堂,然后在耶稣基督那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都是二元的。你怎么知道耶稣他不能继续教导你圆满证悟?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们都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对现在所处的业力幻象层面的理解,我们的闻思修就能发现这个真理。只要是二元对立的,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所以我们就要知道这个“贡觉嘉波”(普作王),就是要发现我们的这种真知,叫Knowledge。英文的knowledge,不仅仅是知识的意思,因为汉语当中说到知识的时候,更多指的是头脑的心意识的层面,但是英文当中的knowledge可不一定,有的时候指的是真知,真知意味着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本来智慧。

 

2.1.6什么是无上之源

 

而且这里面有一句话,阿椎亚诺译师他说,在本著作当中,呈现了无上之源,无上之源这几个字它包括了:上师就是无上之源,包括了上师给弟子引导他发现的,或者传达的这个本性,或者本初状态也是无上之源,弟子长养的知识经验也是无上之源。这怎么理解呀?上师传给我们(教法),首先上师是教法的源头,上师引导我们发现我们心的本性,我们的本初状态,这也是无上之源本身。为什么?因为大圆满教法的见解认为,所有一切众生都有同样的大圆满的本性,而不是说上师有这个本性,他发现了那个本性,而我们没有这个本性,或者我们还没有发现。的确我们还没有发现这个本性,但是我们所有的众生,就算一只小蚂蚁,它也具有同样的大圆满的本性,这是大圆满的见解。

 

所以你不要以为我们就没有大圆满,我们有这个本性,但是它是作为一种潜能存在的,潜能意味着还没有展现出来,所以叫潜伏着的潜藏着的。当我们通过上师的直指引导,给予传承,我们去闻思修持,发现了这种真知或者智慧,然后我们不断去串习巩固、融摄,我们的经验得以长养。这里面的经验就不光是我们的本性的经验,(还)包括一些知识层面的。闻思修有三种智慧:听闻教法的智慧,思维清楚的智慧,还有修持的智慧,修持的智慧里面又包括相对层面的和究竟的层面。

 

然后再往下看。他说这个教文是来自八世纪,它源头有可能更为古远。八世纪只是毗卢遮那翻译了这些教法的时间,并不是教法的源头,它成为一切时代的伟大经文之一,所以阿椎亚诺认为它可以与《薄伽梵歌》相媲美。有的人就会想《薄伽梵歌》不就是印度教的外道的经典吗?不必急着盖一个章打一个标签,除非我们真正的了解它。

 

2.1.7本书三大部分简介

 

然后接着往下看。这里面说了《菩提心普作王》是其中的根本教文。它第一部分讲这个。当提到《菩提心普作王》,它主要的是来自这个版本——就是《毗卢精义》,它就是毗卢遮那的传记,就是他写的这些传记。然后在八世纪,他把心部、界部从乌金国和印度引入。有人说大圆满不是源自乌金国吗怎么又有印度呢?首先是这样的,乌金国是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的这个区域,基本上地球上现在看起来最负面的地方往往是以前最神圣的最重要的地方,这种能量就是这样的吸引。然后,我们知道现在的印度半岛,但是在古代印度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关于乌金国,有的时候会把它单列,有时候会把它放到印度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念莲师七句的时候,我们会念“乌金西北隅……”。有的时候说莲师来自印度,有的时候说来自乌金国,因为有的时候是不区分,有的时候是区分的。

 

这个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前五章讲了大圆满的来源的真正的历史。它为什么说真正的历史啊?因为有的时候,真正的历史和宗教的历史往往不是一回事。宗教的历史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有的时候会进行一些添加。

 

接着往下看。第二部分包含了南开诺布法王传的不共的口传教法。这个是七七年、七八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个法会,是《菩提心普作王》的一个法会上传的,所以大家知道南师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大圆满的,是一九七六年。一九七六年第一次大圆满的法会,在意大利的苏比亚克这个地方。实际上他一九七一年就开始传授幻轮瑜伽,这是大圆满的日月和合幻轮瑜伽,是以跟大圆满相关的气脉明点为核心的一个修法,但是作为正式的大圆满的传授是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第二年他就开始传心部教法。为什么呢?南师说过一件事情,他说一九七六年在苏比亚蔻第一次法会上主要是传的大圆满窍诀部的内容,也就是像现在藏地的绝大部分的上师,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上师做的那样都是传的窍诀部,是什么?是龙钦宁提为主,他说一开始我传的就是窍诀部。

 

窍诀部是大圆满三部的第三部,也是相应于《椎击三要》的第三要,就是融摄任运。它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明觉的经验。明觉的经验就是刚才说的对于本初状态的认识,是实证经验,叫明觉。你如果还没有明觉经验,你谈不上什么融摄,谈不上什么窍诀部,窍诀部根本是无从起修的,只是在一些概念和想象当中修而已,那是空中楼阁。所以他说:“我后来发现,我一开始虽然传的是大圆满最精华的窍诀部,但是我发现很多弟子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当中,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生起经验”。所以他从第二年就开始教大圆满心部。

 

大家要深刻的思维一下这件事情,是不是我们自己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接触大圆满教法很多年了,有的人看了很多大圆满相关的书,但是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一些概念性的理解上面,知识性的了解上面。有的时候虽然也接了一些传承修了一些法,但更多的是处在概念的理解当中,甚至是想象和投射的状态。因为真正的大圆满原汁原味的教授必须是先直指心性,先明明白白的让你明白什么是凡夫的二元的心,什么是心的本性,凡夫的二元心有什么样不同的状态,心的本性只有一种状态,这叫“一味”。那么你如果没有得到这样的一个原汁原味的大圆满教授,没有直指,你上来就修什么高大上的窍诀部,念一个非常深奥的仪轨,那又有什么用呢?有一些加持而已,并不是说什么用都没有,但是这是比较表层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里南师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他发现一开始去传窍诀部不行,所以他开始教心部了。

 

往下看,这里有一个建议,对藏传佛教不熟悉的人,可以先看密续和大圆满的根本义这个章节,如果已经具备了小乘和大乘的知识的话,会有所帮助。我相信很多来听这个读书会讲解的人都是类似情况,因为中国传统上毕竟很长时间都是佛法的国度,所以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了解,尤其是显宗的知识,但是显宗跟密法、密续还有大圆满完全是不同的层面,尽管是相关的层面。

 

接下来往下看,第三个部分和最后的部分:包含了来自《菩提心普作王》的摘录,所选取的内容能够让读者得到这个教文的殊胜知识,而又不必埋首于因不具备显宗和密乘方面各个领域的某些知识而难以理解的细节。《菩提心普作王》是一部主要为佛法修行者的利益而写下的教文,因而其语言和用词大部分是佛教显宗和密乘的用语。

 

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无上之源》虽然是大圆满的根本经典,但是它的语言大部分还是显宗和密乘的。因为很多人从来没接触过真正的大圆满,必须用一些让他能理解的语言来讲,所以这里有显宗用语,也有密乘用语。释迦牟尼佛教的小乘、大乘教法,就是所谓的显宗。密乘指的是我们说的金刚乘,包括外续部和内续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再加上玛哈瑜伽和阿努瑜伽,这叫作金刚乘。

 

2.1.8大圆满是究竟真理

 

接着往下读:在所有的真知传统里,究竟胜义等同于不可思议,超越语言文字和思维。……然而这并不是说语言文字没有价值。自古以来,大圆满的知识就已经通过三种类型的传承进行了传达:直传,即从心到心;表示传,通过使用姿势、物件或者谜语;以及口传,通过语言表述。


这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阐述了怎么理解究竟的胜义。“究竟”就是根本的,彻底的,本质的;“胜义”我们叫作究竟真理,绝对真理,这句话就是等同于不可思议。就像禅宗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语言文字没有办法完全的表达究竟真理,究竟实相。不光是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你的心意识处的推理分别判断思维,也没有办法完全触及它,表达它,理解它,等等。就算理解,有的时候只能进行一些相似的理解,而不是百分之百的彻底的理解领悟,所以我们说究竟真理超越语言文字,还有思维。如同教法中说的:就算佛陀的舌头表达般若波罗蜜多也是软弱无力的。就是说佛陀本人智慧无边,他用语言来表达究竟实相,有的时候也是无力的,没有办法完全表达。

 

因为这个超越了语言,超越了二元的层面,所以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圆满自古以来它的这种知识,其实这里的知识,knowledge,就是包括智慧,大圆满知识智慧就已经通过三种传承(传下来)。

 

第一种叫直传。直传,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翻译叫作诸佛密意直传。诸佛密意直传,有的时候也叫作如来密意直传,是一样的。这个更多的就是我们说的直指,直指的方式。这个直指就是从心直接进入心的本性,非常的直接。

 

那么还有的就是通过表示传,表示就是象征的意思。我们翻译成持明表示传比较多。“持明”就是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大圆满传统里面的证悟者,他们叫作持明——“仁增”。那么这些持明尊者通过一些姿势,比如说这个姿势,比如说这个姿势,这些都是一些姿势,这些姿势有它的甚深含义。

 

比如这个姿势就是直指的手印,这个需要解释的。还有物件,比如说一个水晶球。上师说这个水晶球代表着什么。通过一些谜语,这里的谜语指的是一些比喻,非常甚深的比喻、象征。通过这个,因为有的时候语言没有办法说得清楚,但是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或者说给你一个象征物,你一看,噢,是这个意思,或者做一个姿势等等,有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

 

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通过语言,这个叫口传,也叫作补特伽罗口耳相传,或者叫凡夫口耳相传,或者叫凡夫耳传,都有这样的说法。

 

这就是三种传承。这三种传承分别跟意、语、身有关系,相应。意语身,就是我们说的身口意,三者是相应的。

 

念诵原文 )这里说的努钦.桑杰.益西,是西藏最初的大圆满上师之一,是莲师的大弟子。努钦.桑杰.益西非常的重要,也是大圆满心部的重要祖师。(念诵原文 )这里说的如同黑暗中寻找需要一盏明灯。这个明灯指的就是需要文字和经典的明灯,所以文字,你不要随便地忽视它。

 

很多人一说到文字读书,就反问:书上有大圆满吗?书上有教法吗?他陷到另外一个极端当中。我们教法当中说有文字般若,对不对啊?在你真正获得大圆满证悟之前,或者是任何证悟之前,是离不开文字的,离不开语言的,离不开经典的,对不对?当你真正有了这些真实的传承和真实的经验的时候,你可以更少地依赖这些东西,甚至最后完全不需要任何依赖,但是从一开始,我们的闻思修是不能够脱离文字和经典的。好,这就是这一段。

 

这部著作是为了大圆满教法在西方的弘扬而做的,希望未来的时代也会有幸得以遇到诸如南开诺布法王这样活生生的真知之缘的上师,对我来说,他过去以及现在都一直是真正的普作王这段话我就不用解释了,南师一直是真正的普作王。

 

“普作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刚才已经说了它叫《无上之源》,是一本论释。论释是什么?论释Commentary就是一个解释啊,一部讲解的著作。这种讲解的论释,在古代大圆满教法里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传承的来源。因为密续都是最原始的经典,就像佛经一般,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明白的人给你讲解解释,没有有实证经验的人给你讲解解释,比如像南师这样的论释如果不存在的话,你要看懂(密续)几乎根本没有可能,要去实践操作也没有可能,非常难,所以我们必须有上师的这个解释。

 

这是阿椎亚诺他写的一个前言。

 

一九九七年的版本,在前言里面对一九九六年的版本稍微修正了一下,这里基本上不用说太多了。努钦.桑杰.益西说的我们需要文字和经典的明灯来为我们照亮”,这句话来自于《禅定眼灯》(桑腾米真)这本书,这是大圆满心部重要的论著,南师也专门对它做过大量的教授。

 

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就接着往下读一些。现在是进入到序言部分。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